一种钻探平台锚泊安全保障装置

文档序号:32825954发布日期:2023-01-04 08:3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探平台锚泊安全保障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泊指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钻探平台锚泊安全保障装置。


背景技术:

2.海上钻探平台通过多条锚链连接锚设备使其固定在工作位置,锚链的悬链长度一般可达500米,如果海面没有指示锚链位置的装置,很可能会发生过往船只触碰锚链的事故。在锚链联线上设置部分浮标装置可以有效提高附近水域的安全。
3.浮标,指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浮标在航标中数量最多,应用广泛,设置在难以或不宜设立固定航标之处。浮标,其功能是标示航道浅滩或危及航行安全的障碍物。装有灯具的浮标称为灯浮标,在日夜通航水域用于助航为信号浮标。有的浮标还装雷达应答器、无线电指向标、雾警信号和海洋调查仪器等设备。
4.但是现有浮标装置由于采用常规电池作为电源,因而其使用周期短且需要经常更换电池才能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这无疑会增加维护负担;同时浮标装置受海上湿气影响较大,密封性不足会导致装置容易导致短路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其一而提供一种钻探平台锚泊安全保障装置,实现了装置的自主发电,并配置干燥剂缓解内部的水汽侵蚀进程,降低养护频率,提高使用寿命和实用性。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钻探平台锚泊安全保障装置,包括基座、套设于基座固定的气垫、固定于基座上侧面的装置主体、信号指示灯以及通过固定链条固定于基座下方的固定锚;
8.所述的装置主体表面固定设有太阳能发电机构;所述的装置主体顶部固定设有风力发电机构,所述的信号指示灯通过顶杆固定于风力发电机构顶部;
9.所述的基座上侧面中心设有存放盒,所述的存放盒内设置储能机构,所述的储能机构与太阳能发电机构、风力发电机构和信号指示灯电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的基座上侧面围绕存放盒开设有与装置主体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装置主体卡接设置于凹槽内并焊接固定。通过凹槽的设置使装置主体底部置于凹槽内,并进一步通过焊接的方式使装置主体固定于基座上,实现两者的紧密嵌套,有效保证了该部分的密封性。
11.优选地,所述的装置主体包括支撑架和抽拉盒;所述的支撑架为四棱台,在所述的支撑架每一侧面上均设有太阳能发电机构;所述的抽拉盒设置于支撑架每一侧面的底部,所述的抽拉盒顶面开设有若干顶部槽,所述的抽拉盒内设置干燥剂。抽拉盒及内部干燥剂的设置有效缓解内部结构受水汽侵蚀的进程;并且在每一侧面均设有抽拉盒,能够提高吸水能力;进一步在抽拉盒推入后均紧贴于存放盒,可以降低电路受潮、侵蚀而造成永久破坏
的可能。每一侧面均设置太阳能发电机构能够有效捕获太阳能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于储能机构中或作为信号指示灯的电源。
12.优选地,所述的抽拉盒正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的抽拉盒内部设置有锁。通过锁的设置可以避免本装置在海面漂浮时抽拉盒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滑开进而导致的进水失效。
13.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架每一侧面均设有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在支撑架每一侧面形成四块开口,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构嵌合固定于开口内。太阳能发电机构分块嵌合设置于开口内部,在出现坏片时不会影响绝大部分位置的使用。
14.优选地,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机构包括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的太阳能板以及套接于太阳能板外侧的封条套;所述的太阳能板嵌合固定于开口内。套接于太阳能板外侧的封条套在太阳能板嵌合于开口内后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
15.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架顶部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构与通孔固定连接。
16.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架顶部在四角处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的连接板在四角处通过固定栓固定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与卡接槽卡接配合并焊接固定。通过卡接槽于卡接凸起的卡接配合并进一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于支撑架顶部能够紧密嵌套,保障良好的水密性,缓解内部结构受水汽侵蚀的进程。
17.优选地,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构包括与通孔固定连接的套筒、固定于连接套筒上的竖杆以及由竖杆顶部向侧边伸出的若干组风力发电组件;
18.所述的风力发电组件包括支撑杆、立柱、转轴和转杆;所述的支撑杆设有一对,沿竖杆轴向间隔固定于侧壁上;所述的立柱设有一对,分别与间隔设置的支撑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转动连接于该对立柱之间;所述的转杆设有若干根,间隔固定于转轴侧边。通过多组风力发电组件以及多根转杆的设置可以有效捕获风力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于储能机构中或作为信号指示灯的电源。
19.优选地,所述的信号指示灯通过顶杆固定于竖杆顶部。信号指示灯设置于装置的最高处,用于视觉警示,更为醒目,并能够提示来往船只海面下存在锚链。
20.优选地,所述的信号指示灯为led灯。
21.优选地,所述的安全保障装置还包括ais航标,所述的ais航标固定于装置主体内部。
22.优选地,所述的ais航标包括固定设置于装置主体内部的ais航标主体以及固定于风力发电机构顶部的ais天线;所述的ais天线与ais航标主体电连接;所述的ais航标主体与储能机构电连接。ais航标通过储能机构进行供电,可以向装有ais的来往船只发出信号,以提醒海面下存在锚链。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主体配合基座、支撑架顶部的卡接槽对接连接板底部的卡接凸起,并进一步焊接固定、密封,通过装置的紧密嵌套,保障良好的水密性,接着通过设置于抽拉盒内部的生石灰干燥剂进一步防潮祛湿,实现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防止在海上长期使用导致的水汽侵蚀影响正常使用;抽拉盒可以通过锁锁紧,避免在海面漂浮时由装置主体内滑出。
25.2、通过风力发电机构配合太阳能发电机构,相当于结合使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
电,将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储能机构中,有效延长装置在海面上的使用时间,避免多次频繁更换电源。
26.3、通过ais航标发送报文配合led灯保证装置为过往船只提供信号和视觉的双重警示。
附图说明
27.图1为实施例1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实施例1的装置主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实施例1的太阳能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实施例1的风力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实施例1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实施例1使用时的探钻平台锚泊示意图;
33.图中:1-基座;2-气垫;3-固定链条;4-固定锚;5-存放盒;6-凹槽;7-装置主体;8-连接套筒;9-竖杆;10-风力发电机构;11-顶杆;12-信号指示灯;13-太阳能发电机构;71-支撑架;72-抽拉盒;73-顶部槽;74-开口;75-第一横杆;76-第二横杆;77-第三横杆;78-螺纹孔;79-卡接槽;710-卡接凸起;711-固定栓;712-连接板;713-通孔;101-支撑杆;102-立柱;103-转轴;104-转杆;131-太阳能板;132-封条套;133-固定板;134-螺孔;135-螺栓;20-钻探船;21-钻探平台;22-主锚;23-侧锚;24-锚链;25-孔位。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5.实施例1
36.一种钻探平台21锚泊安全保障装置,其如图1-5所示,包括基座1、套设于基座1固定的气垫2、固定于基座1上侧面的装置主体7、信号指示灯12以及通过固定链条3固定于基座1下方的固定锚4;
37.装置主体7表面固定设有太阳能发电机构13;装置主体7顶部固定设有风力发电机构10,信号指示灯12通过顶杆11固定于风力发电机构10顶部;
38.基座1上侧面中心设有存放盒5,存放盒5内设置储能机构,储能机构与太阳能发电机构13、风力发电机构10和信号指示灯12电连接。
39.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
40.如图1所示,本装置由上至下主要可分为信号指示灯12、风力发电机构10、装置主体7(表面固定设置太阳能发电机构13)、基座1(外侧套设气垫2)、固定链条3和固定锚4。其中固定锚4通过固定链条3与基座1地面中心相固定,在使用时,将固定锚4安装在探钻平台的锚链24上,使得装置固定于该位置的上方海面。
41.由图2可见,底座的中心处固定设置了一个存放盒5,在该存放盒5内放置储能机构,本实施例中的储能机构选用市售的电容器组。在存放盒5外侧开设了一方形的凹槽6,该凹槽6用于与装置主体7的底部相配合卡接并焊接固定,形成紧密嵌套的结构,使此处的连接部水密性提升。装置主体7主要为支撑架71,支撑架71整体为四棱台,底部的方形尺寸与凹槽6的尺寸相匹配。在支撑架71每一面侧面的底部均滑动设置了一个抽拉盒72(通过固定
于支撑架71底面的滑轨滑动连接,当装置主体7卡接于凹槽6内时,该抽拉盒72仍能够被拉出),在抽拉盒72内设置干燥剂(本实施例采用生石灰干燥剂),在抽拉盒72的顶面上间隔开设有3条顶部槽73,因而在抽拉盒72推入支撑架71内部后可以通过顶部槽73吸收内部的水汽,保护内部装置避免短路,并延长使用寿命。在抽拉盒72的正面还设置了把手,采用暗把手,使支撑架71的每一个侧面都为平面;在内部设有锁,使得使用时抽拉盒72能够牢牢锁在支撑架71内部,避免滑出而导致装置进水失效。
42.支撑架71的每个侧面开设固定安装太阳能发电机构13的开口74,且每一面的开口74均被第一横杆75、第二横杆76和第三横杆77等高的分隔为4个梯形的小开口74。在支撑架71内侧面(包括支撑架71底部的内侧面、第一横杆75的内侧面、第二横杆76的内侧面和第三横杆77的内侧面)间隔开设有螺纹孔78(用于与太阳能发电机构13螺接安装),其分布如图2所示,在支撑架71底部的内侧面(抽拉盒72的两侧)对称设置2个螺纹孔78;并在第一横杆75的内侧面、第二横杆76的内侧面和第三横杆77的内侧面间隔设置3个螺纹孔78,其中,中间的螺纹孔78位于第一横杆75/第二横杆76/第三横杆77的中心点,左右两个螺纹孔78则对称分布。如图3为太阳能发电机构13的结构示意图,其主体为太阳能板131,太阳能板131也呈梯形,且尺寸分别与各开口74尺寸相匹配;在太阳能板131的外侧包裹一圈封条套132(密封胶条),以保证在太阳能板131固定安装于开口74内后能够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在太阳能板131的背面固定有一块固定板133,该固定板133分别在上部和下部设置一块突出,在该突出部分开设螺孔134,通过螺栓135穿过固定板133上的螺孔134和第一横杆75/第二横杆76/第三横杆77的螺纹孔78以将太阳能板131固定于开口74内。如图3中螺孔134分布所示,固定板133在上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开设螺孔134的突出,在下部则是于靠近两端的位置处设置开设螺孔134的突出;以安装于第一横杆75与第二横杆76之间的开口74为例,上部的螺孔134与第一横杆75中间位置的螺纹孔78通过螺栓135完成固定,而下部的螺孔134则与第二横杆76两侧位置的螺纹孔78通过螺栓135完成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使得固定位置能够刚好错开,不会影响上下相邻太阳能板131的安装。
43.在支撑架71的顶面四角处均开设有l型的卡接槽79,如图3中所示,该卡接槽79与连接板712底部设置的卡接凸起710相配合卡接。如图5中所示,为连接板712的结构示意图,连接板712的四角处通过固定栓711在连接板712的底部设置了与卡接槽79形状相配合的l型卡接凸起710。连接板712通过卡接配合的卡接凸起710和卡接槽79卡接安装于支撑架71顶部后,进一步通过焊接固定,使该连接处形成紧密嵌套结构,提升水密性。在连接板712的中心位置开设了一个通孔713,该通孔713用于与风力发电机构10的连接套筒8相配合固定,并进一步将连接套筒8与通孔713焊接牢固。
44.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构10的结构示意图,可见其底部为连接套筒8(连接套筒8设置于通孔713内部并固定),竖杆9固定于连接套筒8的上表面中心。在竖杆9顶部垂直于竖杆9的固定有向外侧延伸出的4组风力发电组件,风力发电组件交叉设置,以竖杆9为中心形成一个中心对称的十字型。每组风力发电组件包括由竖杆9延伸出的支撑杆101、固定在支撑杆101端头处的立柱102、设置于上下两立柱102之间的转轴103以及由转轴103侧边向外侧延伸的转杆104;其中支撑杆101一上一下的间隔设置有一对,上侧的支撑杆101固定在竖杆9的顶部侧壁上,下侧的支撑杆101固定在竖杆9靠近中间位置的侧壁上,两根支撑杆101的端部均固定有一立柱102,两立柱10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两立柱102
之间转动设置转轴103,转杆104则由转轴103的侧边向外侧延伸,转杆104交叉设置有4根,以转轴103为中心的形成一中心对称的十字型。在风力的驱动下,4组风力发电组件的共16根转杆104会发生转动并带动相应的转轴103发生旋转以捕获风力进行发电。
45.在竖杆9的顶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了顶杆11,而在顶杆11的顶部则固定设置了信号指示灯12,如图4中所示。信号指示灯12采用led灯,并且安装于整个装置的最高点,能够更好的提供视觉警示。此外,为进一步提供警示信息的传输,本实施例的安全保障装置还进一步加装了常规的市售ais航标,包括ais航标主体(通常设置有通过i/o接口相互电连接的基带模块、控制模块、射频模块等多个模块)和ais天线。其中ais航标主体焊接固定在装置主体7内部,并且该ais航标主体的电力输入端与储能机构的输出端通过电路电连接;在ais航标主体上安装有gps定位模块用于收集gps定位信息。另外,还在风力发电组件上部立柱102的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ais天线(每一个风力发电组件上部立柱102上均设置,共计设置4根ais天线),并向上延伸,ais天线通过馈线与ais航标主体的i/o接口相连接。由于ais航标的设置,可以通过ais天线向附近(通常为20-30海里范围)的ais基站以及船载ais发出包含gps位置信息和装置自身信息的电文,进而实现向过往船舶发出信号警示。
46.储能机构(电容器组)分别与装置中的太阳能发电机构13(太阳能板131)的电力输出端、风力发电机构10(风力发电组件)的电力输出端、信号指示灯12的电力输入端以及ais航标的电力输入端通过电路连接。储能机构接收来自太阳能发电机构13(太阳能转化的电能)和风力发电机构10(风力转化的电能)的电能并储存于储能机构内,同时储能机构由向信号指示灯12和ais航标输出电能以提供电源,使信号指示灯12和ais航标工作。
47.组装时,将太阳能板131依次对准支撑架71、第一横杆75、第二横杆76和第三横杆77交叉形成的开口74插入,接着将螺栓135对准固定板133上的螺孔134,将螺栓135经过螺孔134旋转插入螺纹孔78的内部,实现将太阳能板131固定在支撑架71的开口74内。接着把支撑架71的底部对准凹槽6,并将支撑架71焊接安装在基座1的顶端表面,再将抽拉盒72拉出并在里面放入生石灰干燥剂后推入内部反锁。接着将连接板712底部的卡接凸起710对准支撑架71顶端表面的卡接槽79卡接安装并焊接完成装置的固定设置。
48.使用时,通过太阳能板131和风力发电机构10给装置供给电力延长装置的使用时长,支撑架71的多层紧密嵌套结构将装置密闭,防止湿气进入装置内部影响使用,同时配合抽拉盒72内部的生石灰干燥剂进一步保证内部设备的防潮效果。
49.如图6所示,钻探平台21通常设置于钻探船20上,钻探船20沿水流方向在上游和下游通过锚链24分别设置一对主锚22,并通过锚链24朝斜向设置4根侧锚23实现固定,钻探平台21上在靠近钻探船20的位置设置孔位25以供钻探作业。
50.本装置通过固定锚4安装在钻探平台21的锚链24上,装置工作时通过信号指示灯12的闪烁和信号天线发出的信号对靠近的来往船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船只远离。通常建议每条锚链24配置至少两个本装置以显示该锚链24的走向,并且其中一个装置应位于锚链24的末端,以指明范围。
51.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
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