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通风系统消毒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1694发布日期:2022-11-29 23:2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通风系统消毒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通风系统消毒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2.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早期为木、竹、麻等自然材料,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船舶通风系统消毒灭菌装置,具备便于固定和高效除菌通风的效果,可以给船舶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使船舶内的空气更加清新,同时也为搭载船舶的人们提供了更加良好健康的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通风系统消毒灭菌装置,具备便于固定和高效除菌通风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消毒灭菌装置不具备便于固定和高效除菌通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船舶通风系统消毒灭菌装置,包括定位壳,所述定位壳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通风板,所述定位壳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通风板,所述第二通风板前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吹风机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电机和第二传动杆,所述定位壳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两个限位壳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线除菌灯,所述定位壳两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风板后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块,四个定位块的前侧之间与定位壳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两个固定块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个螺纹孔的内腔均螺纹连接有螺栓。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两个限位壳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每两个限位块相反的一侧均与定位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后侧与第二通风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一传动杆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内腔的左侧啮合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腔与第二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后侧与第二通风板活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后侧与第二通风板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后侧活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
的后侧与第二通风板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壳、第一通风板、第二通风板、吹风机构、限位壳、紫外线除菌灯和固定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消毒灭菌装置不具备便于固定和高效除菌通风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壳固定连接,起到了对第二通风板的固定作用,通过设置螺纹孔和螺栓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需要将定位壳通过定位块固定在某个位置时,首先使用者可将螺栓扭进至螺纹孔的内腔,以此来固定,通过设置限位块,限位块与定位壳的内壁固定连接,起到了对限位壳的固定作用。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扇叶、主动轮、传动带、从动轮、第二传动杆和第二扇叶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需要将船舶内的空气进行除菌并通风时,首先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一扇叶进行旋转吹风,在第一传动杆旋转的同时带动主动轮进行旋转,此时主动轮旋转带动传动带进行传动,在传动带传动的同时通过从动轮带动第二传动杆进行旋转,在第二传动杆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扇叶进行旋转吹风,此时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同时旋转吹风,将外部的空气通过定位壳的内腔向船舶内吹送,在空气经过定位壳的内腔时,紫外线除菌灯在限位壳的内部将空气照射杀菌,再由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旋转吹送至船舶内,对船舶内的空气进行更换。
16.4、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环,限位环与第二通风板固定连接,起到了对电机的限位和保护作用,通过设置轴承座,轴承座与第二通风板固定连接,起到了在第二传动杆旋转的同时对第二传动杆进行限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20.图中:1、定位壳;2、第一通风板;3、第二通风板;4、吹风机构;401、电机;402、第一传动杆;403、第一扇叶;404、主动轮;405、传动带;406、从动轮;407、第二传动杆;408、第二扇叶;409、限位环;410、轴承座;5、限位壳;6、紫外线除菌灯;7、固定块;8、定位块;9、螺纹孔;10、螺栓;1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通风系统消毒灭菌装置,包括定位壳1,定位壳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通风板2,定位壳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通风板3,第二通风板3前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吹风机构4,吹风机构4包括电机401和第二传动杆407,定位壳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壳5,两个限位壳5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线除菌灯6,定位壳1两侧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
24.参考图1、图2和图3,第二通风板3后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块8,四个定位块8的前侧之间与定位壳1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块7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螺纹孔9,四个螺纹孔9的内腔均螺纹连接有螺栓10,两个限位壳5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每两个限位块11相反的一侧均与定位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
2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定位块8,定位块8与定位壳1固定连接,起到了对第二通风板3的固定作用,通过设置螺纹孔9和螺栓10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需要将定位壳1通过定位块8固定在某个位置时,首先使用者可将螺栓10扭进至螺纹孔9的内腔,以此来固定,通过设置限位块11,限位块11与定位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起到了对限位壳5的固定作用。
26.参考图1和图3,电机401的后侧与第二通风板3固定连接,电机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402,第一传动杆402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403,第一传动杆402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主动轮404,主动轮404的表面啮合连接有传动带405,传动带405内腔的左侧啮合连接有从动轮406,从动轮406的内腔与第二传动杆407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杆407表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408,第二传动杆407的后侧与第二通风板3活动连接。
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电机401、第一传动杆402、第一扇叶403、主动轮404、传动带405、从动轮406、第二传动杆407和第二扇叶408的配合使用,当使用者需要将船舶内的空气进行除菌并通风时,首先电机40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杆402带动第一扇叶403进行旋转吹风,在第一传动杆402旋转的同时带动主动轮404进行旋转,此时主动轮404旋转带动传动带405进行传动,在传动带405传动的同时通过从动轮406带动第二传动杆407进行旋转,在第二传动杆407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扇叶408进行旋转吹风,此时第一扇叶403和第二扇叶408同时旋转吹风,将外部的空气通过定位壳1的内腔向船舶内吹送,在空气经过定位壳1的内腔时,紫外线除菌灯6在限位壳5的内部将空气照射杀菌,再由第一扇叶403和第二扇叶408旋转吹送至船舶内,对船舶内的空气进行更换。
28.参考图1和图3,电机401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409,限位环409的后侧与第二通风板3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杆407的后侧活动连接有轴承座410,轴承座410的后侧与第二通风板3固定连接。
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限位环409,限位环409与第二通风板3固定连接,起到了对电机401的限位和保护作用,通过设置轴承座410,轴承座410与第二通风板3固定连接,起到了在第二传动杆407旋转的同时对第二传动杆407进行限位的作用。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1.在使用时,当使用者需要将船舶内的空气进行除菌并通风时,首先电机40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杆402带动第一扇叶403进行旋转吹风,在第一传动杆402旋转的同时带动主动轮404进行旋转,此时主动轮404旋转带动传动带405进行传动,在传动带405传动的同时通过从动轮406带动第二传动杆407进行旋转,在第二传动杆407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扇叶408进行旋转吹风,此时第一扇叶403和第二扇叶408同时旋转吹风,将外部的空气通过定位壳1的内腔向船舶内吹送,在空气经过定位壳1的内腔时,紫外线除菌灯6在限位壳5的内部将空气照射杀菌,再由第一扇叶403和第二扇叶408旋转吹送至船舶内,对船舶内的空气进行更换。
32.综上所述:该船舶通风系统消毒灭菌装置,通过定位壳1、第一通风板2、第二通风板3、吹风机构4、限位壳5、紫外线除菌灯6和固定块7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消毒灭菌装
置不具备便于固定和高效除菌通风的问题。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