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加速型螺旋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16921发布日期:2022-11-16 07:4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船用加速型螺旋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与船用螺旋桨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船用加速型螺旋桨。


背景技术:

2.一般的船艇若要增加船速,通常会选择配置较大尺寸的螺旋桨(例如40.64cm或43.18cm),但是前述大尺寸螺旋桨除了成本较高以外,在使用时的吃水深度较深,所以航行在较浅的水道时,有可能会因为吃水较深而影响船艇的运行安全。因此,如何在不增加螺旋桨尺寸(常用尺寸为39.37cm)的情况下又能提升行驶速度实为目前业界需要克服的问题。
3.另外,螺旋桨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横向绕流和纵向伴流,其中的横向绕流会产生航行阻力而影响推进效率。为了限制横向绕流及加速纵向伴流来提升螺旋桨的推进效率,根据专利号为cn205256630u的专利所实用新型的螺旋桨借由双流向结构来提高推进效率,但是外桨叶和内桨叶之间互不对应且螺旋方向相反,在实际使用时所能提升的效率有限,因此实用性并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加速型螺旋桨,其能在不增加尺寸的情况下提升船艇在高速行驶时的运行效率。
5.为了达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包含一桨轴、多个第一桨叶,以及多个第二桨叶。多个第一桨叶连接于桨轴的外周面,使得多个第一桨叶能跟着桨轴同步转动;多个第二桨叶连接于桨轴的外周面,使得多个第二桨叶也能跟着桨轴同步转动,并且能通过桨轴与多个第一桨叶同向旋转,此外,多个第二桨叶位于多个第一桨叶的前方并与多个第一桨叶以一对一的方式相互对应,多个第二桨叶的尺寸小于多个第一桨叶的尺寸,且该多个第二桨叶的旋向与多个第一桨叶的旋向相同。
6.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借由尺寸较小的多个第二桨叶降低横向绕流,同时由多个第二桨叶增加纵向伴流,如此即可在不增加该多个第一桨叶尺寸的情况下提升船艇在高速行驶时的运行效率。
7.较佳地,多个第二桨叶在直径方面为多个第一桨叶的70%。
8.较佳地,多个第二桨叶在面积方面为多个第一桨叶的三分之一。
9.较佳地,在平行于桨轴的轴向的一投影方向上,各第二桨叶完全落入与其相对应的一该第一桨叶所涵盖的范围内。
10.较佳地,各第二桨叶的尾缘大约位于相邻二第一桨叶的前缘中间,如此可以达到减少乱流的效果。
11.较佳地,桨轴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由一轴体和一设于轴体前端的环体所构成,其中,轴体的外周面连接该多个第一桨叶,环体的外周面连接多个第二桨叶。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船用加速型螺旋桨的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船用加速型螺旋桨的立体分解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船用加速型螺旋桨的侧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船用加速型螺旋桨的端视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船用加速型螺旋桨的立体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和传统螺旋桨的船速对转速的曲线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0-螺旋桨;20-桨轴;21-轴体;22-组接部;23-环体;24-轴套;25-肋部;30-第一桨叶;32-前缘;40-第二桨叶;42-尾缘。
具体实施方式
20.申请人首先在此说明,在整篇说明书中,包括以下介绍的实施例以及申请专利范围的权利要求书中,有关方向性的名词均以附图中的方向为基准。其次,在以下将要介绍的实施例以及附图中,相同的组件标号,代表相同或近似的组件或其结构特征。
2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螺旋桨10包含有一桨轴20、多个第一桨叶30,以及多个第二桨叶40。
22.桨轴20在本实施例中由一轴体21和一环体23所构成的两件式结构,如图2及图3所示,轴体21的前端具有一组接部22,环体23以紧配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于轴体21的组接部22。另外,桨轴20还具有一轴套24,如图2及图4所示,轴套24设于轴体21内且经由三肋部25连接于轴体21的内周面,桨轴20以轴套24连接一动力源(图中未示),使桨轴20能受动力源的驱动而旋转。
23.该多个第一桨叶30连接于轴体21的外周面,使得该多个第一桨叶30能跟着桨轴20同步运转。
24.该多个第二桨叶40连接于环体23的外周面,使得该多个第二桨叶40能跟着桨轴20同步运转并且通过桨轴20与该多个第一桨叶30朝相同方向旋转,用以提供导流效果。如图3及图4所示,该多个第二桨叶40位于该多个第一桨叶30的前方并与该多个第一桨叶30以一对一的方式相互对应,而且,第二桨叶40的尺寸小于第一桨叶30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桨叶40的直径为27.94cm,第一桨叶30的直径为39.37cm,因此第二桨叶40的直径约为第一桨叶30的直径的70%,且第二桨叶40的面积约为第一桨叶30的面积的三分之一。此外,第二桨叶40的旋向与第一桨叶30的旋向相同,再如图4所示,在平行于桨轴20的轴向的投影方向上,第二桨叶40完全落入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桨叶30所涵盖的范围内,而且,第二桨叶40的尾缘42(trailing edge)约是在相邻二个第一桨叶30的前缘32(leading edge)中间,如此即可达到减少乱流的效果。
25.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10利用桨轴20带动该多个第一桨叶30和该多个第二桨叶40朝相同方向运转,在运转过程中由尺寸较小的第二桨叶40降低横向绕流,同时再由第二桨叶40朝第一桨叶30的方向增加纵向伴流,以减少航行阻力并提高推进效率。另外在图6当中,传统螺旋桨仅具有第一桨叶30,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10则是具有第一桨叶30和第二桨叶40,从图6可以看出,两者在转速越高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10在船速
方面会提升越多,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10即可在不增加第一桨叶30尺寸(也即保持为39.37cm)的情况下提升船艇在高速行驶时的运行效率。
26.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桨轴20不限于两件式结构,如图5所示,桨轴20也可用一体成形的方式所制成,并配合该多个第一桨叶30和该多个第二桨叶40在上述实施例当中的设置,同样也能提升船艇在高速行驶时的运行效率。
2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船用加速型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桨轴;多个第一桨叶,连接于所述桨轴的外周面;以及多个第二桨叶,连接于所述桨轴的外周面且能与所述多个第一桨叶跟着所述桨轴同向旋转,所述多个第二桨叶位于所述多个第一桨叶的前方并与所述多个第一桨叶以一对一的方式相互对应,所述多个第二桨叶的尺寸小于所述多个第一桨叶的尺寸,且所述多个第二桨叶的旋向与所述多个第一桨叶的旋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加速型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桨叶在面积方面为所述多个第一桨叶的三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加速型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桨叶的直径为所述多个第一桨叶的直径的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加速型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桨轴的轴向的一投影方向上,各所述第二桨叶完全落入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桨叶所涵盖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加速型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桨叶连接于轴体的外周面,所述多个第二桨叶连接于一环体的外周面,所述环体固设于所述轴体的前端并与所述轴体构成所述桨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加速型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桨叶的尾缘位于相邻二所述第一桨叶的前缘中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加速型螺旋桨,包含一桨轴、多个第一桨叶及多个第二桨叶。多个第一桨叶连接于桨轴的外周面,使得多个第一桨叶能跟着桨轴同步运转,多个第二桨叶连接于桨轴的外周面,使得且能与多个第一桨叶同向旋转,多个第二桨叶位于多个第一桨叶的前方并与多个第一桨叶以一对一的方式相互对应,且多个第二桨叶的尺寸小于多个第一桨叶的尺寸,且多个第二桨叶的旋向与多个第一桨叶的旋向相同。借此,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桨可以在不需要增加多个第一桨叶的尺寸下提升船艇在高速行驶时的运行效率。运行效率。运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林允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般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