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舷灯箱防浪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4865发布日期:2023-03-29 09:4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舷灯箱防浪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舷灯保护领域,具体为一种船用舷灯箱防浪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船舷灯箱布置位置在距离甲板较近的位置,此位置容易在船舶航行中容易受到海浪冲击,船舷灯本体强度能够满足承受海浪冲击,但是其填料函及电缆却容易受到海浪冲击而造成损坏,致使舷灯故障。
3.如图3所示,舷灯的前侧为照明区域,将填料函及电缆都集中在后侧区域,如果海浪冲击此处,对填料函及电缆具有很高的损坏性,因此有必要对舷灯填料函及其进线区域进行保护,减少海浪对舷灯填料函及其进线区域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海浪对舷灯填料函及其进线区域造成影响,致使舷灯故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用舷灯箱防浪保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舷灯箱防浪保护装置,包括:舷灯箱、舷灯,所述舷灯位于舷灯箱的内侧,还包括:第一挡浪板、第二挡浪板,所述第一挡浪板、第二挡浪板的底端均与舷灯箱固定连接;
6.第一挡浪板与第二挡浪板分布在舷灯的两侧,与舷灯共同构成一个防浪保护面;
7.第一挡浪板与第二挡浪板均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位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且倾斜设置的吸能支撑板,所述第二板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海浪缓冲孔。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第一板体与舷灯箱之间还设有肘板,且肘板设置有三个,呈上、中、下分布。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吸能支撑板包括支架板,所述支架板呈倾斜状态,所述支架板与第一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三角块,支架板与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二三角块。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第一板体靠近第二板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二板体的侧面开设有竖向腰孔,所述限位杆一端穿过竖向腰孔,并连接有螺帽。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限位杆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分布在第一板体的四角,位于上方的两个或者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连接有趋紧组件。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趋紧组件包括两个端板,两个所述端板之间通过弹性筋连接,所述端板的侧面开设有横向腰孔,所述横向腰孔的内侧设置有锥口,所述限位杆穿过横向腰孔,且端板位于第二板体与螺帽之间。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与舷灯箱壁厚相同。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所述海浪缓冲孔的直径不超过40mm。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海浪对舷灯填料函及其进线区域造成影响,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特别适合舷灯箱设计距水面较近的情况下使用。
23.对第一挡浪板与第二挡浪具体结构进行设计,前侧采用第二板体,并设置有海浪缓冲孔,能够有效的降低海浪对结构的冲击力,内侧设计吸能支撑板能够吸收能量,对冲击进行缓冲,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表示一种船用舷灯箱防浪保护装置,示出以下附图;
25.图1为舷灯箱的整体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8.图4为挡浪板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29.图5为图4中b处局部示意图;
30.图6为挡浪板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
31.图7为挡浪板的正视图;
32.图8为挡浪板的侧视图;
33.图9为挡浪板的俯视图;
34.图10为图8中e-e处剖面线的剖视图;
35.图11为图10中d处局部示意图。
36.其中附图中的标号;
37.1、舷灯箱;2、舷灯;3、甲板;4、第一挡浪板;5、第二挡浪板;6、第一板体;7、肘板;8、第二板体;9、海浪缓冲孔;10、吸能支撑板;101、支架板;102、第一三角块;103、第二三角块;11、竖向腰孔;12、限位杆;13、趋紧组件;131、端板;132、弹性筋;133、横向腰孔;134、锥口;14、螺帽;a、保护区域;c表示舷灯的照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38.请参考附图1-图1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用舷灯箱防浪保护装置,包括:舷灯箱1、舷灯2,舷灯2位于舷灯箱1的内侧,一般舷灯箱1都是通过支架固定在甲板3上,舷灯箱1具有一侧(船体的前侧)为照明区域。
39.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一挡浪板4、第二挡浪板5,第一挡浪板4、第二挡浪板5的底端均与舷灯箱1固定连接,第一挡浪板4与第二挡浪板5分布在舷灯2的两侧,与舷灯2共同构成一个防浪保护面。
40.如图3所示该防浪保护面能够有效的阻挡海浪对保护区域a的冲击,能够有效的保护舷灯填料函及其进线区域,实现提高舷灯2使用寿命。
41.第一挡浪板4在不影响舷灯照射角度前提下,尽可能靠近船首侧,以便更好起到挡
浪作用。
42.第二挡浪板5在不影响舷灯照射角度前提下,尽可能靠近舷灯首部,以便更好起到挡浪作用。
43.第一挡浪板4与第二挡浪板5均包括第一板体6、第二板体8以及位于第一板体6与第二板体8之间且倾斜设置的吸能支撑板10,第二板体8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海浪缓冲孔9。
44.第一板体6处于固定状态,第二板体8与吸能支撑板10组成一个能够吸收能量的缓冲板面,能够有效的降低海浪冲击对本结构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本结构的使用效果。
45.第一板体6与舷灯箱1之间还设有肘板7,且肘板7设置有三个,呈上、中、下分布。
46.设计肘板7的目的是增加第一板体6与舷灯箱1的连接强度,使其能够更好的抵抗风浪冲击。
47.参考附图4-图5,吸能支撑板10包括支架板101,支架板101呈倾斜状态,支架板101与第一板体6之间设置有第一三角块102,支架板101与第二板体8之间设置有第二三角块103。
48.第二板体8受力的时候,能够进行挤压吸能支撑板10,使支架板101的倾斜角度增加,挤压第一三角块102、第二三角块103,实现缓冲的作用。
49.支架板101的两端可以采用合页连接,也可以不连接,依靠第一三角块102与第二三角块103进行辅助限位。
50.第一板体6靠近第二板体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第二板体8的侧面开设有竖向腰孔11,限位杆12一端穿过竖向腰孔11,并连接有螺帽14,螺帽14对第二板体8起到限制作用,当第一板体6靠近第二板体8的时候,两者会发生竖直反向的相对移动,此时限位杆12位于竖向腰孔11内上下的滑动,竖向腰孔11的具体长度,能够对第一板体6与第二板体8的距离起到限制作用。
51.限位杆12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分布在第一板体6的四角,位于上方的两个或者位于下方的两个限位杆12之间连接有趋紧组件13。
52.趋紧组件13对第二板体8施加一定的力,使第二板体8靠近吸能支撑板10,避免第二板体8受到微弱的力产生晃动。
53.具体的,趋紧组件13包括两个端板131,两个端板131之间通过弹性筋132连接,端板131的侧面开设有横向腰孔133,横向腰孔133的内侧设置有锥口134,限位杆12穿过横向腰孔133,且端板131位于第二板体8与螺帽14之间。
54.弹性筋132向内侧拉紧两个端板131,在锥口134的作用下,端板131具有朝向第二板体8移动的趋势,其能够给第二板体8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处于稳定状态,不至于晃动,发出噪声。
55.第一板体6的厚度与舷灯箱壁厚相同,板与进行焊接组装。
56.海浪缓冲孔9的直径不超过40mm。
57.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58.应当理解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