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0158发布日期:2023-05-31 20:4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特别涉及一种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


背景技术:

1、通常,引航员通过引航员软梯或者引航员软梯与舷梯的配合使用登上船舶,由于引航员软梯相关缺陷导致引航员坠落伤亡的案例每年都在发生,尤其是在大风浪天气登离大船时,抓着摇摆不定的软梯,踩着窄窄踏板,贴着船壳爬好几层楼高度,其惊险程度堪比走钢丝,可谓一步三摇,步步惊心。

2、针对此,国际海事组织(imo)对相关的规范也一直在进行修订,包括限制软梯的爬行高度,软梯的踏步间距等等,以保证引航员的安全。然而对于一直会存在的恶劣环境,如大风大浪等情况,危险情况无法避免。

3、现有技术条件,主要是在船体外板上开绑扎孔,其存在如下问题:

4、1、需要有船员爬软梯下去,手动绑扎,不安全;

5、2、破坏船体外板结构;

6、3、绑扎孔里面容易产生积水,容易导致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

2、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包括软梯本体;船体外板上设有竖向分布的滑槽,软梯本体上固设有若干滑动件,滑动件包括能够在滑槽内竖向滑动的滑动体;滑动体设于滑槽内;滑槽具有用于限制滑动体横向脱离滑槽的限制端;滑槽具有用于滑动体进入滑槽或脱离滑槽的开口部。

4、开口部设于滑槽的顶部。

5、滑动件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设于软梯本体,连接杆的另一端固接于滑动体。

6、滑槽的限制端具有竖向开口,连接杆穿设于竖向开口,滑动体的宽度大于竖向开口的宽度。

7、滑动体为球体。

8、或者,滑动体为杆状;滑槽和滑动件的横截面均为l形。

9、滑槽与船体外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10、或者,滑槽为电磁吸滑槽。

11、软梯本体包括若干踏步,滑动件固接于踏步。

12、滑槽为两个,软梯本体的两侧均设有滑动件。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引航员使用引航员软梯前,本发明无需船员进行手动绑扎,避免了绑扎时会掉落的风险,保证了船员的安全。采用滑动体和滑槽的配合方式,可以便于引航员软梯的下放和回收,减少船员在舷侧对引航员软梯的操作时间,提高了船员的安全。本发明中,通过滑槽将引航员软梯的晃动位置锁定在滑槽内的有限空间中,避免引航员软梯的摇晃,同时能让引航员软梯能够更紧固的靠着船体外板,保证了引航员的安全。本发明无需破坏船体外板,保证了船体外板的完整性。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包括软梯本体;其特征在于,船体外板上设有竖向分布的滑槽,软梯本体上固设有若干滑动件,滑动件包括能够在滑槽内竖向滑动的滑动体;滑动体设于滑槽内;滑槽具有用于限制滑动体横向脱离滑槽的限制端;滑槽具有用于滑动体进入滑槽或脱离滑槽的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口部设于滑槽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件还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设于软梯本体,连接杆的另一端固接于滑动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槽的限制端具有竖向开口,连接杆穿设于竖向开口,滑动体的宽度大于竖向开口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体为球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体为杆状;滑槽和滑动件的横截面均为l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槽与船体外板之间为焊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槽为电磁吸滑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软梯本体包括若干踏步,滑动件固接于踏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槽为两个,软梯本体的两侧均设有滑动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航员软梯系固装置,其包括软梯本体;船体外板上设有竖向分布的滑槽,软梯本体上固设有若干滑动件,滑动件包括能够在滑槽内竖向滑动的滑动体;滑动体设于滑槽内;滑槽具有用于限制滑动体横向脱离滑槽的限制端;滑槽具有用于滑动体进入滑槽或脱离滑槽的开口部。本发明可以保证船员和引航员的安全;还具有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戴玛丽,郑云亮,夏玉涛,肖明,姜伟,王丰,倪伟平,翟帅帅,耿继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