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桨板用可变尾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08641发布日期:2023-07-07 13:1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桨板用可变尾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桨板,尤其涉及一种桨板用可变尾鳍。


背景技术:

1、桨板中的尾鳍类似于鱼类的鱼鳍,安装在桨板尾部底侧,在进行水上冲浪滑行时起到稳定方向的作用。

2、现有的桨板尾鳍一般分为两种,一种采用固定座直接固定在桨板上,另一种时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桨板上,不使用时可以拆卸下来防止碰伤,但是这两种桨板尾鳍一般在安装在桨板上之后都处于固定状态,无法运动,而在用户使用桨板时,遇到水下环境较为复杂或水中存在硬质杂物时,尾鳍很容易产生碰伤甚至折断,影响用户体验,另外,现有的桨板尾鳍一般也不具备变向、变速功能,无法针对不同的人群在冲浪时进行调整,适应性较差。

3、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因复杂水文环境导致的碰伤、同时具备变向变速功能的桨板用可变尾鳍。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桨板用可变尾鳍,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桨板用可变尾鳍,包括翅形的尾鳍主板、安装在桨板底侧的连接座和安装在连接座中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在连接座中的固定支架和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限位支架,限位支架位于固定支架远离桨板的一侧并通过螺栓与固定支架连接,且限位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存在间隙,限位支架上开设有垂直于桨板的条形通孔,所述尾鳍主板一端插设于条形通孔中且端部伸出条形通孔向固定支架方向延伸,且尾鳍主板上开设有铰接孔,条形通孔中设有铰接轴,铰接孔的位置与铰接轴适配以使尾鳍主板能够在条形通孔中绕铰接轴转动。

4、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支架和限位支架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设有弹力机构,弹力机构与尾鳍主板靠近桨板的一端连接以便于使转动后的尾鳍主板复位。

5、优选的是,所述弹力机构包括弹簧和固定杆,固定杆轴向与桨板垂直且其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和限位支架连接固定,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杆上,另一端与尾鳍主板靠近桨板的端部连接。

6、优选的是,所述弹簧靠近尾鳍主板的一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呈环状,尾鳍主板靠近桨板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连接件穿设在连接孔内以使弹簧与尾鳍主板连接。

7、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支架和限位支架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还设有限位标尺,所述限位标尺的位置与条形通孔位置适配,且限位标尺位于尾鳍主板靠近桨板一端的转动路径上,所述限位标尺远离尾鳍主板一端固定,靠近尾鳍主板的一端可伸缩以调节限位长度从而调节尾鳍主板的转动角度。

8、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座中固设有调节杆,桨板上开设有贯穿桨板的调节孔,调节孔呈圆弧形,调节杆与调节孔的位置适配且调节杆能够沿调节孔运动。

9、优选的是,所述调节孔和调节杆均为一对,两根调节杆分别位于靠近连接座两端处,两个调节孔为同心且对称设置的圆弧。

10、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杆穿透桨板,其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固设有调节垫6以便于用户用手或脚来调节方向。

11、本发明的一种桨板用可变尾鳍,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的桨板用可变尾鳍,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尾鳍能够实现受力转动功能,在尾鳍与杂物发生碰撞时可以进行转动缓冲,减少损伤可能性,另外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改变尾鳍主板的入水弧度,在一定程度上人为控制桨板速度,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同时该尾鳍还具备变向功能,提高了桨板的使用灵活性;

1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桨板用可变尾鳍,其特征在于:包括翅形的尾鳍主板(1)、安装在桨板底侧的连接座(2)和安装在连接座中的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包括固定在连接座中的固定支架(31)和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限位支架(32),限位支架位于固定支架远离桨板的一侧并通过螺栓与固定支架连接,且限位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存在间隙,限位支架上开设有垂直于桨板的条形通孔,所述尾鳍主板(1)一端插设于条形通孔中且端部伸出条形通孔向固定支架方向延伸,且尾鳍主板上开设有铰接孔,条形通孔中设有铰接轴,铰接孔的位置与铰接轴适配以使尾鳍主板能够在条形通孔中绕铰接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板用可变尾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1)和限位支架(32)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设有弹力机构(33),弹力机构与尾鳍主板靠近桨板的一端连接以便于使转动后的尾鳍主板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桨板用可变尾鳍,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机构(33)包括弹簧(331)和固定杆(332),固定杆(332)轴向与桨板垂直且其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和限位支架连接固定,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杆上,另一端与尾鳍主板靠近桨板的端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桨板用可变尾鳍,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31)靠近尾鳍主板(1)的一端设有连接件(333),连接件呈环状,尾鳍主板靠近桨板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连接件穿设在连接孔内以使弹簧与尾鳍主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板用可变尾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1)和限位支架(32)之间形成的间隙中还设有限位标尺(34),所述限位标尺的位置与条形通孔位置适配,且限位标尺位于尾鳍主板(1)靠近桨板一端的转动路径上,所述限位标尺远离尾鳍主板一端固定,靠近尾鳍主板的一端可伸缩以调节限位长度从而调节尾鳍主板的转动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板用可变尾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中固设有调节杆(5),桨板上开设有贯穿桨板的调节孔(41),调节孔呈圆弧形,调节杆与调节孔的位置适配且调节杆能够沿调节孔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桨板用可变尾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41)和调节杆(5)均为一对,两根调节杆分别位于靠近连接座(2)两端处,两个调节孔为同心且对称设置的圆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桨板用可变尾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穿透桨板,其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固设有调节垫(6)以便于用户用手或脚来调节方向。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桨板用可变尾鳍,包括翅形的尾鳍主板、安装在桨板底侧的连接座和安装在连接座中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在连接座中的固定支架和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限位支架,限位支架位于固定支架远离桨板的一侧并通过螺栓与固定支架连接。本发明的桨板用可变尾鳍,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尾鳍能够实现受力转动功能,在尾鳍与杂物发生碰撞时可以进行转动缓冲,减少损伤可能性,另外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改变尾鳍主板的入水弧度,在一定程度上人为控制桨板速度,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同时该尾鳍还具备变向功能,提高了桨板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强,林鹏,宫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创意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