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机库浮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9520发布日期:2023-10-21 15:2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机库浮潜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浮潜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式机库浮潜器,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打击敌舰只或敌航母的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打击目标航母的方式,有部署水雷、发射导弹、潜艇水面舰艇攻击等,都各有不足。例如部署水雷,由于水雷不能移动,通常无法起到效果;发射导弹,由于目标是移动的,需要很精准的坐标,需要卫星去锁定目标,卫星给的数据不是即时数据,要不断修正目标坐标位置信号给导弹,要保证制导精度很难;战斗机、潜艇或水面舰艇攻击,有成本过高的问题,这些攻击武器造价昂贵、目标大,而且随着敌军的反突防能力不断提高,突防难度极高,容易被击沉,任务失败的话损失太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机库浮潜器,可以搭载无人机进行攻击,降低被探测的概率,是一种成本低廉,效率高的打击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移动式机库浮潜器,包括机库和浮舱,所述机库底部固定连接在浮舱顶部,且机库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机库两端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浮舱顶部位于机库内部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无人机,所述浮舱内部固定密封连接有一块隔板,且隔板将浮舱内部区域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浮舱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内部设置有桨叶,所述浮舱底部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浮舱顶部开设有透气孔。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滑轨末端转动连接在浮舱顶部,所述滑轨一侧设置有减速块,且减速块的末端插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减速块的内腔,所述减速块的外端呈斜面型。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浮舱顶部位于滑轨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的圆形与滑轨转动连接浮舱的位置处相重合,所述弧形槽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轨底部,两根所述滑轨靠近弧形槽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浮舱顶部位于弧形槽一侧转动连接有卷辊,且拉绳的另一端缠绕在卷辊一侧,所述卷辊末端贯穿浮舱顶部并延伸至内部。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浮舱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轴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顶部固定连接在卷辊末端。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隔板两端贯穿固定连接有固定筒,且固定筒顶部为锥形,所述固定筒顶部与底部连通,所述固定筒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且活塞顶部形状与固定筒顶部相适配。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塞与固定环外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环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柱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且滑杆截面形状与滑槽截面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接柱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力块,且浮力块截面直径大于连接柱截面直径。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浮舱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壳,且浮舱位于防水壳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且第二蜗轮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末端贯穿浮舱底部并延伸至外侧。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套筒两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套筒内部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两个连接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桨叶末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中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蜗轮,且第三蜗轮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三蜗杆,所述第三蜗杆顶部固定连接在传动轴底部。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本发明,可以在海面部署无人机,且体型较小,处于半潜状态,使得同时处于水上水下的部分较小,可以降低被探测到的概率,且成本低廉,同时部署多个浮潜器,使得作战范围更广。具体来说:

13、本发明的浮潜器,一半潜在水里,一半浮在水面上,体积小,目标小,水面上难以探测到,水面下的敌方声呐也很难探测到。其暴露在水面上的部分装有太阳能光伏板,自带太阳能发电功能,可以按照要求部署在任何位置,例如台海,可以自由航线,24小时不间断作战。

14、本发明的浮潜器,作战半径极大,其内部有无人机库,不需要很精准的坐标,只要移动到目标3公里或者5公里范围,上述作战范围取决于所搭载的无人机的性能,就可以放出无人机攻击目标,作战半径极大;如果一次性部署上百个本发明装置,就能覆盖整个作战区域。放出的无人机可以飞的离目标很近再发动攻击,攻击成功率大大提高。

15、本发明的浮潜器,关键特性是“只收不发”,即只接收信号,不发射信号。在任务过程中,把浮潜器投放在某位置,在正常情况下,其只接收信号,不发射信号,不会暴露自己,难以被敌方侦查到。当卫星发现敌特混舰队或某舰只,就调配目标附近的浮潜器,把目标坐标位置发给浮潜器,浮潜器只有接收卫星信号命令才去执行,浮潜器航行后埋伏在目标的前进路线上,等到目标靠近时,其他单位通过卫星向浮潜器发出攻击命令,浮潜器的机库就打开,发出无人机到坐标位置,进行攻击任务。

16、本发明的浮潜器,可以回收。攻击任务成功后无人机返回浮潜器位置,能回收无人机,开回母港;如果攻击任务失败也只损失无人机,浮潜器可以开回母港。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机库浮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库(1)和浮舱(4),所述机库(1)底部固定连接在浮舱(4)顶部,且机库(1)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光伏板(2),所述机库(1)两端转动连接有门板(3),所述浮舱(4)顶部位于机库(1)内部设置有滑轨(7),且滑轨(7)上设置有无人机(6),所述浮舱(4)内部固定密封连接有一块隔板(27),且隔板(27)将浮舱(4)内部区域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浮舱(4)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套筒(39),且套筒(39)内部设置有桨叶(37),所述浮舱(4)底部一侧安装有水泵(28),所述浮舱(4)顶部开设有透气孔(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机库浮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7)末端转动连接在浮舱(4)顶部,所述滑轨(7)一侧设置有减速块(8),且减速块(8)的末端插接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且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减速块(8)的内腔,所述减速块(8)的外端呈斜面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机库浮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舱(4)顶部位于滑轨(7)的顶端开设有弧形槽(11),且弧形槽(11)的圆形与滑轨(7)转动连接浮舱(4)的位置处相重合,所述弧形槽(11)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12),且第二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轨(7)底部,两根所述滑轨(7)靠近弧形槽(11)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13),所述浮舱(4)顶部位于弧形槽(11)一侧转动连接有卷辊(14),且拉绳(13)的另一端缠绕在卷辊(14)一侧,所述卷辊(14)末端贯穿浮舱(4)顶部并延伸至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机库浮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舱(4)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8),且第一电机(18)轴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7),且连接轴(1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16),所述第一蜗杆(16)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蜗轮(15),所述第一蜗轮(15)顶部固定连接在卷辊(14)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机库浮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7)两端贯穿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9),且固定筒(19)顶部为锥形,所述固定筒(19)顶部与底部连通,所述固定筒(19)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4),且固定环(24)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柱(21),所述连接柱(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20),且活塞(20)顶部形状与固定筒(19)顶部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机库浮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0)与固定环(24)外侧均开设有凹槽(23),所述固定环(24)内侧开设有滑槽(26),所述连接柱(21)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杆(25),且滑杆(25)截面形状与滑槽(26)截面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接柱(21)底部固定连接有浮力块(22),且浮力块(22)截面直径大于连接柱(21)截面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机库浮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舱(4)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壳(30),且浮舱(4)位于防水壳(30)内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32),所述第二蜗杆(32)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33),且第二蜗轮(33)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0),所述传动轴(40)末端贯穿浮舱(4)底部并延伸至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机库浮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9)两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所述套筒(39)内部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38),且两个连接架(38)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6),所述桨叶(37)末端固定连接在转轴(36)上,所述转轴(36)中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蜗轮(35),且第三蜗轮(35)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三蜗杆(34),所述第三蜗杆(34)顶部固定连接在传动轴(40)底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机库浮潜器,是一种成本低廉,效率高的舰只打击装置。其组成包括机库和浮舱,机库底部固定连接在浮舱顶部,且机库顶部设置有太阳能光伏板,机库两端转动连接有门板,浮舱顶部位于机库内部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无人机,浮舱内部固定密封连接有隔板,且隔板将浮舱内部区域分成上下两部分,浮舱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内部设置有桨叶,浮舱底部一侧安装有水泵,浮舱顶部开设有透气孔。通过本发明可以在海面部署无人机,且体型较小,处于半潜状态,使得同时处于水上水下的部分较小,可以降低被探测到的概率,且成本低廉,同时部署多个浮潜器,使得作战范围更广,打击成功率高,本体存活率高,可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陈乐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数字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