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15026发布日期:2023-12-19 13:2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透气桅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1、透气桅是一种用于船舶通风、排风、除湿的设备,其主要利用气动力原理和透气过滤设备,实现船舶内部气体的排除和外部气体的吸入。透气桅通常与lng燃料舱直接连接,lng是液化天然气,是在-163摄氏度的低温下将天然气压缩成液态的一种燃料。lng的沸点非常低,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即使在绝热的燃料舱中,也会有一定量的热量渗透进来,导致lng部分蒸发。lng的蒸发气体称为bog。bog会使燃料舱内的压力升高,造成安全隐患。

2、透气桅上的透气帽是一种用于防止雨水、海水等进入透气桅内部的装置,其结构一般包括一个圆形或多边形的帽体,帽体上有多个进出气孔,进出气孔上有防水罩或防水网,以及一个与透气桅连接的固定座。透气帽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进出气孔的形状和位置,使得内部气体能够顺畅地排出,而雨水、海水等不能进入透气桅内。当lng燃料舱内的压力过高时,气体由透气帽排出;而当lng燃料舱内的压力过低时,需要向燃料舱内补充惰气,以提升燃料舱内的气压。

3、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如下缺陷:由于透气帽主要用于排出气体,向透气桅内补充气体时,需要另设置进气阀以及压力传感器,用于在压力过低时向透气桅内补入惰气。透气帽自身具备根据压力自行放气的功能,导致透气帽和进气阀需要分开管理;进气阀进气时,局部区域内的压力增高也可能会导致透气帽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透气帽兼备排气和进气功能,本申请提供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包括透气桅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气桅顶端的透气帽,所述透气帽包括固定于所述透气桅顶端的外管套、设置于所述外管套内的内管套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内管套内的透气芯;所述透气芯用于根据压差变化向远离或靠近所述透气桅的方向移动;所述透气芯上开设有用于向外界排出所述透气桅内气体或向所述透气桅内引入惰气的透气孔,所述透气芯上还开设有用于引入所述透气桅内气体或惰气的入气孔;所述内管套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向所述透气芯内引入所述透气桅内气体的进气槽;所述外管套上连接有用于向所述透气帽内引入惰气的惰气管。

4、可选的,所述内管套包括固定连接的顶管及底管;所述顶管及所述底管内分别开设有环形槽一,所述顶管与所述底管的所述环形槽一拼合后形成滑动空腔;所述透气芯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空腔内的基座、固定于所述基座顶面的排气管以及固定于所述基座底面的进气管;所述排气管滑动设置于所述顶管内,所述进气管滑动设置于所述底管内;所述透气孔开设于所述进气管及所述排气管周侧;所述进气槽开设于所述底管底面;所述透气孔开设于所述基座的顶面和底面。

5、可选的,所述顶管底面及所述底管的顶面分别开设有环形槽二;两个所述环形槽二拼合形成转动空腔;所述转动空腔内转动设置有转动阀;所述进气槽与所述转动空腔连通;所述顶管的所述环形槽二顶面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与所述滑动空腔连通;所述转动阀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进气槽对位后,气体可由所述进气槽流入所述排气槽内。

6、可选的,所述基座外周面固接有驱动轴;所述滑动空腔的内周壁上转动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且所述驱动轴的外周面固定有若干个螺旋状凸起,所述传动齿轮上开设有可供所述驱动轴穿过的传动孔,所述传动孔内壁开设有若干个螺旋状凹槽,所述螺旋状凸起与所述螺旋状凹槽啮合,所述转动阀的内周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的啮合齿。

7、可选的,所述滑动空腔内沿竖向滑动设置有位于所述基座上方的顶环以及位于所述基座下方的底环;所述顶环底面可与所述基座顶面抵接,用于封堵所述基座顶面的入气孔;所述底环顶面可与所述基座底面抵接,用于封堵所述基座底面的入气孔;所述顶环与所述顶管之间以及所述底环与所述底管之间分别固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为所述顶环提供向下复位的弹力,为所述底环提供向上复位的弹力。

8、可选的,所述惰气管的出气端固设有出气阀门,所述惰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惰气装置,所述顶管的管壁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气阀门和所述惰气装置通断的开关组件一。

9、可选的,所述开关组件一包括沿所述顶管径向与所述顶管滑动连接的抵接片以及沿竖向与所述顶管连接的滑动片;所述抵接片与所述滑动片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倒角;所述抵接片远离所述滑动片的端部开设有可与所述基座抵接的斜面;所述滑动片侧壁固接有导向片和复位弹簧;所述顶管内开设有可容纳所述导向片的导向槽;所述复位弹簧固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复位弹簧端部与所述导向片固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为所述滑动片提供向上复位的弹力;所述导向片顶面固定有开关动片一,所述导向槽顶面固定有可与所述开关动片一电接触的开关定片一,开关动片一与所述出气阀门和所述惰气装置电连接,所述开关定片一与电源电连接。

10、可选的,所述顶环顶面及所述底环的底面均固接有导向轴,所述顶管的所述环形槽一顶面以及所述底管的所述环形槽一底面均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向轴的导向孔,所述顶管的所述环形槽一顶面以及所述底管的环形槽一底面均固定有电磁铁,所述顶环顶面及所述底环的底面均固接有可与所述电磁铁进行吸附的磁吸片;所述电磁铁与定时器、电源串联;所述导向轴底端固接有开关动片二,所述导向孔底面固接有可与所述开关动片二电接触的开关定片二;所述开关定片二与电源连接;所述开关动片二和定时器电连接。

11、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的内周面均包覆有防水透气帽,用于阻隔水和灰尘。

1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3、1.本申请用透气帽完成透气桅及燃料舱内的换气操作,当透气桅内压力较低时,通过引入氮气提升透气桅内压力,当透气桅内压力过高时,通过排出透气桅内气体降低压力;

14、2.本申请设置转动阀用于排出透气桅内的气体,当透气桅内压力过高时,透气芯在压差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带动转动阀转动,从而使透气桅内气体由透气帽向外界排出;

15、3.本申请设置惰气装置及出气阀门向透气桅内引入惰气,当透气桅内压力过低时,透气芯在压差作用下向下移动,并使惰气装置及出气阀门工作,从而使惰气由透气帽进入透气桅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包括透气桅(1)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气桅(1)顶端的透气帽(1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帽(11)包括固定于所述透气桅(1)顶端的外管套(12)、设置于所述外管套(12)内的内管套(2)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内管套(2)内的透气芯(3);所述透气芯(3)用于根据压差变化向远离或靠近所述透气桅(1)的方向移动;所述透气芯(3)上开设有用于向外界排出所述透气桅(1)内气体或向所述透气桅(1)内引入惰气的透气孔(31),所述透气芯(3)上还开设有用于引入所述透气桅(1)内气体或惰气的入气孔(41);所述内管套(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向所述透气芯(3)内引入所述透气桅(1)内气体的进气槽(28);所述外管套(12)上连接有用于向所述透气帽(11)内引入惰气的惰气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套(2)包括固定连接的顶管(21)及底管(23);所述顶管(21)及所述底管(23)内分别开设有环形槽一(24),所述顶管(21)与所述底管(23)的所述环形槽一(24)拼合后形成滑动空腔(26);所述透气芯(3)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空腔(26)内的基座(5)、固定于所述基座(5)顶面的排气管(32)以及固定于所述基座(5)底面的进气管(33);所述排气管(32)滑动设置于所述顶管(21)内,所述进气管(33)滑动设置于所述底管(23)内;所述透气孔(31)开设于所述进气管(33)及所述排气管(32)周侧;所述进气槽(28)开设于所述底管(23)底面;所述透气孔(31)开设于所述基座(5)的顶面和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21)底面及所述底管(23)的顶面分别开设有环形槽二(25);两个所述环形槽二(25)拼合形成转动空腔(27);所述转动空腔(27)内转动设置有转动阀(22);所述进气槽(28)与所述转动空腔(27)连通;所述顶管(21)的所述环形槽二(25)顶面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与所述滑动空腔(26)连通;所述转动阀(22)上开设有进气孔(14),所述进气孔(14)与所述进气槽(28)对位后,气体可由所述进气槽(28)流入所述排气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外周面固接有驱动轴(51);所述滑动空腔(26)的内周壁上转动设置有传动齿轮(54);所述驱动轴(51)贯穿所述传动齿轮(54)设置,且所述驱动轴(51)的外周面固定有若干个螺旋状凸起(56),所述传动齿轮(54)上开设有可供所述驱动轴(51)穿过的传动孔(57),所述传动孔(57)内壁开设有若干个螺旋状凹槽,所述螺旋状凸起(56)与所述螺旋状凹槽啮合,所述转动阀(22)的内周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传动齿轮(54)啮合的啮合齿(5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空腔(26)内沿竖向滑动设置有位于所述基座(5)上方的顶环(4)以及位于所述基座(5)下方的底环(42);所述顶环(4)底面可与所述基座(5)顶面抵接,用于封堵所述基座(5)顶面的入气孔(41);所述底环(42)顶面可与所述基座(5)底面抵接,用于封堵所述基座(5)底面的入气孔(41);所述顶环(4)与所述顶管(21)之间以及所述底环(42)与所述底管(23)之间分别固接有压缩弹簧(43);所述压缩弹簧(43)为所述顶环(4)提供向下复位的弹力,为所述底环(42)提供向上复位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气管(6)的出气端固设有出气阀门,所述惰气管(6)的进气端连接惰气装置,所述顶管(21)的管壁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气阀门和所述惰气装置通断的开关组件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一包括沿所述顶管(21)径向与所述顶管(21)滑动连接的抵接片(62)以及沿竖向与所述顶管(21)连接的滑动片(63);所述抵接片(62)与所述滑动片(63)的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倒角(69);所述抵接片(62)远离所述滑动片(63)的端部开设有可与所述基座(5)抵接的斜面(68);所述滑动片(63)侧壁固接有导向片(66)和复位弹簧(67);所述顶管(21)内开设有可容纳所述导向片(66)的导向槽;所述复位弹簧(67)固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复位弹簧(67)端部与所述导向片(66)固接;所述复位弹簧(67)用于为所述滑动片(63)提供向上复位的弹力;所述导向片(66)顶面固定有开关动片一(70),所述导向槽顶面固定有可与所述开关动片一(70)电接触的开关定片一,开关动片一(70)与所述出气阀门和所述惰气装置电连接,所述开关定片一与电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环(4)顶面及所述底环(42)的底面均固接有导向轴(53),所述顶管(21)的所述环形槽一(24)顶面以及所述底管(23)的所述环形槽一(24)底面均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向轴(53)的导向孔(58),所述顶管(21)的所述环形槽一(24)顶面以及所述底管(23)的环形槽一(24)底面均固定有电磁铁(64),所述顶环(4)顶面及所述底环(42)的底面均固接有可与所述电磁铁(64)进行吸附的磁吸片(65);所述电磁铁(64)与定时器、电源串联;所述导向轴(53)底端固接有开关动片二(61),所述导向孔(58)底面固接有可与所述开关动片二(61)电接触的开关定片二(13);所述开关定片二(13)与电源连接;所述开关动片二(61)和定时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3)和所述排气管(32)的内周面均包覆有防水透气帽(11),用于阻隔水和灰尘。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舱通风系统,属于透气桅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透气桅以及设置于透气桅顶端的透气帽,透气帽包括固定于透气桅顶端的外管套、设置于外管套内的内管套以及滑动设置于内管套内的透气芯;透气芯用于根据压差变化向远离或靠近透气桅的方向移动;透气芯上开设有用于向外界排出透气桅内气体或向透气桅内引入惰气的透气孔,透气芯上还开设有用于引入透气桅内气体或惰气的入气孔;内管套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向透气芯内引入透气桅内气体的进气槽;外管套上连接有用于向透气帽内引入惰气的惰气管。本申请通风系统中的透气帽兼备排气和进气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薛金锋,徐鑫,黄宇,董桥华,薛钱柳,朱明,杨兆民,黄永锋,宋磊,夏刘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