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1416发布日期:2023-07-07 14:2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通风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风孔,尤其涉及一种通风孔结构。


背景技术:

1、船舶上救生装备,为了防止受海水腐蚀、紫外线照射,通常会储存在用grp或金属材质制作的装备箱内,一方面能够保证救生装备的完好性能,同时也便于船舶上的目视化和5s管理。

2、但目前救生装备箱在通风和水密两个方面存在问题,当通风时通风孔为完全敞开状态,很容易导致大量的灰层或者海水进入装备内,很难达到既能够有效通风,又能够防止海水或灰尘的进入,导致一些救生装备在存储时受到一定限制与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孔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通风孔很容易进入海水和灰尘的技术问题,通过设置风阀和卡接杆,且密封罩连接于风阀,从而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节密封罩和开口之间的间距,以避免灰尘进入通风孔。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通风孔结构,箱体开设有开口,该通风孔结构包括:

4、插设于该开口的套管;

5、固定于该套管内的插槽;

6、供罩设于该套管的密封罩;

7、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密封罩的底部且插设于该插槽内的风阀,该风阀开设有卡槽,该卡槽设置有呈闭合状的调节轨道,该调节轨道的一侧自上至下形成有若干向内凹陷的卡位,该调节轨道的另一侧顺滑地连接位于顶端和底端的卡位;以及

8、转动连接于该插槽内的卡接杆,该卡接杆的顶端向靠近该卡槽的方向弯折以形成凸起,该凸起滑设于该调节轨道,通过按压该密封罩,以带动该风阀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该凸起沿该调节轨道移动并卡入该卡位,以改变密封罩和套管之间的距离。

9、本实用新型通风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调节轨道对应该卡位的一侧自下至上形成有向上倾斜的若干移动段、向下倾斜且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移动段之间的第一限位段以及向下倾斜且连接于位于顶部的移动段的第二限位段,该第一限位段的顶端和该第二限位段的底端形成该卡位;

10、该调节轨道远离该卡位的一侧形成有连接第二限位段和位于底端的移动段的回程段。

11、本实用新型通风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回程段与该第二限位段的连接处向上倾斜以形成第一缓冲部,该第一缓冲部与风阀中心线的夹角大于该第二限位段与该风阀中心线的夹角,该回程段与位于底部的移动段的连接处向下倾斜以形成第二缓冲部,该第二缓冲部与风阀中心线的夹角大于位于底部的移动段与该风阀中心线的夹角。

12、本实用新型通风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该风阀远离该卡槽的侧部的导向槽;

13、该通风孔结构还包括固定于该插槽内且对应该导向槽的导向杆以及套设于该导向杆的弹簧,该弹簧的顶端抵接于该导向槽顶部且底端抵接于该插槽底部;

14、通过按压该密封罩时,以带动该风阀向下移动并压缩该弹簧,且该凸起沿第二限位段移动进入位于下方的移动段,从而打开该密封罩,进而松开该密封罩,进而该弹簧的回弹力带动该风阀向上移动,使得该凸起沿该移动段向下滑动并卡入对应的该卡位,以改变该密封罩和该套管之间的距离。

15、本实用新型通风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该插槽的内底壁的插孔以及设置于该插孔的顶部的限位槽,该卡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于该插孔内壁;

16、通过该卡接杆贴合于该限位槽的侧壁,以使得该卡接杆转动至最大位置。

17、本实用新型通风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开设于该风阀的顶部的螺纹孔以及固定于该密封罩的底部的螺纹杆;

18、通过该螺纹杆螺合于该螺纹孔,以固定连接该密封罩和该风阀。

19、本实用新型通风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套管的内壁间隔固定有四个支撑杆,四个该支撑杆呈x型,该插槽固定于四个该支撑杆远离套管内壁的端部。

20、本实用新型通风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套管靠近开口的位置向外延伸以形成延伸部,该延伸部开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穿设于连接孔并螺合于箱体,以固定连接该套管和该箱体。

21、本实用新型通风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套管的内壁有部分凸伸出该延伸部的顶面以形成凸伸部;

22、该通风孔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该延伸部的顶面且盖住螺栓的连接环,该连接环和该凸伸部之间具有设定距离以形成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内设置有该密封垫。

23、本实用新型通风孔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粘贴于该密封罩的底部的密封层。

24、本实用新型通风孔结构通过调节风阀和卡接杆的连接位置,以改变密封罩和开口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进入开口的风量,且由于密封罩还是在开口上方,避免了大部分的灰尘进入开口,当密封罩罩设于开口时,完全密封住开口,避免水和尘土进入开口,提高了开口的密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通风孔结构,箱体开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通风孔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轨道对应所述卡位的一侧自下至上形成有向上倾斜的若干移动段、向下倾斜且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移动段之间的第一限位段以及向下倾斜且连接于位于顶部的移动段的第二限位段,所述第一限位段的顶端和所述第二限位段的底端形成所述卡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程段与所述第二限位段的连接处向上倾斜以形成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与风阀中心线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段与所述风阀中心线的夹角,所述回程段与位于底部的移动段的连接处向下倾斜以形成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与风阀中心线的夹角大于位于底部的移动段与所述风阀中心线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风阀远离所述卡槽的侧部的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插槽的内底壁的插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插孔的顶部的限位槽,所述卡接杆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插孔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风阀的顶部的螺纹孔以及固定于所述密封罩的底部的螺纹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内壁间隔固定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呈x型,所述插槽固定于四个所述支撑杆远离套管内壁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靠近开口的位置向外延伸以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开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穿设于连接孔并螺合于箱体,以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和所述箱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内壁有部分凸伸出所述延伸部的顶面以形成凸伸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贴于所述密封罩的底部的密封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孔结构,箱体开设有开口,该通风孔结构包括:插设于该开口的套管;固定于该套管内的插槽;供罩设于该套管的密封罩;可拆卸地连接于该密封罩的底部且插设于该插槽内的风阀,该风阀开设有卡槽,该卡槽设置有呈闭合状的调节轨道,该调节轨道的一侧自上至下形成有若干向内凹陷的卡位,该调节轨道的另一侧顺滑地连接位于顶端和底端的卡位;以及转动连接于该插槽内的卡接杆,该卡接杆的顶端向靠近该卡槽的方向弯折以形成凸起,该凸起滑设于该调节轨道。本技术通过设置风阀和卡接杆,且密封罩连接于风阀,从而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调节密封罩和开口之间的间距,以避免灰尘进入通风孔。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健,王建军,王乙光,朱伟,陈俊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领海挪华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