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1305发布日期:2023-10-14 19:1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船舶,具体为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


背景技术:

1、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目前航速较快的船舶在进行行驶时需要安装压浪板,其主要作用就是在比较高的速度下,把船头的浪涌压住,这样可以让船头长期处于高于船头涌浪的状态,防止船头在大浪之下出现严重的埋头,而造成速度下降;因此这类压浪条一般出现在追求高速的鱼雷快艇或者其他小型军舰上,专利号为cn 206012880 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组合式压浪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浪板和液压油缸,所述压浪板一边铰连在船艉板下部,所述液压油缸一端与船艉板上部铰连,液压油缸另一端与压浪板铰连,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时带动压浪板俯仰移动。”实现了对航行状态的调整,但压浪板和液压油缸均存在一定的重量,尤其是小型船体上安装的压浪板,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船体的吃水深度,不利于应用至小型的节能型船舶。

2、因此需要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包括船舶机构和升降防护板,所述船舶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呈斜向设置,所述船舶机构船尾部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压浪板机构,所述压浪板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球机构,所述浮球机构位于压浪板机构的底部,所述船舶机构包括船体。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船体的底部为船舶机构的入水部分,所述船体的尾部固定连接有压浪板机构,所述压浪板机构包括压浪板,所述压浪板固定于船体的船尾位置,所述压浪板包括齿槽板,所述齿槽板与压浪板之间设置有电动恒力铰链,所述齿槽板位于压浪板的一侧呈斜向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浮球机构包括固定槽口,所述固定槽口分布于齿槽板底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槽口的内部插合连接有安装插块,所述安装插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密封气泵内部的两侧,所述气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气泵内外两侧。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齿槽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泵,两侧的气泵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有浮球。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船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一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操作室一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太阳能板的电能输出模块与气泵电性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防护板,所述升降防护板位于操作室的顶部,所述升降防护板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限位槽口,所述限位槽口开设于操作室顶部的两侧,所述限位槽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于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与气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气动伸缩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升降防护板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二转动轴的内部转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防护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气动伸缩杆,所述气动伸缩杆呈对称设置于升降防护板底部的两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齿槽板和电动恒力铰链能够实现对压浪板进行延伸,在进行延伸的过程中斜向设置的压浪板向下延伸实现适应对不同吃水深度的船只进行压浪操作,启动安装插块即可推动气泵内部的活塞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实现气泵内部进行排空或进水,通过设置的浮球能够在气泵将水流排空后增加船舶尾部的浮力,从而能够实现对船尾压浪板的位置增加浮力,调整压浪板增加的吃水重量;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板能够在航行过程中收集太阳能发电,从而为气泵提供辅助能源,通过设置的气动伸缩杆由两侧推动升降防护板进行上升,能够实现对升降防护板的上升,进一步实现对操作室内部的通风。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包括船舶机构(1)和升降防护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机构(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呈斜向设置,所述船舶机构(1)船尾部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压浪板机构(3),所述压浪板机构(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球机构(4),所述浮球机构(4)位于压浪板机构(3)的底部,所述船舶机构(1)包括船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5)的底部为船舶机构(1)的入水部分,所述船体(5)的尾部固定连接有压浪板机构(3),所述压浪板机构(3)包括压浪板(16),所述压浪板(16)固定于船体(5)的船尾位置,所述压浪板(16)包括齿槽板(18),所述齿槽板(18)与压浪板(16)之间设置有电动恒力铰链(17),所述齿槽板(18)位于压浪板(16)的一侧呈斜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机构(4)包括固定槽口(19),所述固定槽口(19)分布于齿槽板(18)底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槽口(19)的内部插合连接有安装插块(21),所述安装插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20),所述气泵(2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25),所述活塞(25)密封气泵(20)内部的两侧,所述气泵(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口(24),所述排水口(24)连通气泵(20)内外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槽板(18)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泵(20),两侧的气泵(20)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2),所述固定杆(22)的外部套设有浮球(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5)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室(6),所述操作室(6)一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7),所述操作室(6)一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2),所述太阳能板(7)的电能输出模块与气泵(20)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防护板(8),所述升降防护板(8)位于操作室(6)的顶部,所述升降防护板(8)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还包括限位槽口(10),所述限位槽口(10)开设于操作室(6)顶部的两侧,所述限位槽口(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2),所述第一转动轴(12)于第一固定块(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2)的一端与气动伸缩杆(13)固定连接,所述气动伸缩杆(13)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5),所述升降防护板(8)底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4),所述第二转动轴(14)的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5),所述第二固定块(15)位于第二转动轴(14)的内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防护板(8)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气动伸缩杆(13),所述气动伸缩杆(13)呈对称设置于升降防护板(8)底部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低尾浪节能型船舶,包括船舶机构和升降防护板,所述船舶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呈斜向设置,所述船舶机构船尾部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压浪板机构,所述压浪板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球机构,所述浮球机构位于压浪板机构的底部,所述船舶机构包括船体,在进行延伸的过程中斜向设置的压浪板向下延伸实现适应对不同吃水深度的船只进行压浪操作,启动安装插块即可推动气泵内部的活塞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实现气泵内部进行排空或进水,通过设置的浮球能够在气泵将水流排空后增加船舶尾部的浮力,从而能够实现对船尾压浪板的位置增加浮力,调整压浪板增加的吃水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勇,肖利霞,何儇林,李欠力,曾琼,戴修军,林娜娜,祁敏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新洲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