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船舶分段的整体分段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9018发布日期:2023-10-14 12:1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船舶分段的整体分段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船舶分段建造,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船舶分段的整体分段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1、船舶通常采用分段建造的方式进行总组,总组即为将已经制作完成的各分段合成总段的过程。总组通常利用龙门吊将各分段逐个吊至总组船坞,单个分段一般需要利用龙门吊起吊两次,第一次为将分段吊装至总组船坞,第二次为分段的余量修割完毕后,将其吊起并与其他分段合拢。

2、船舶分段建造都是在固定的平面胎架或曲面胎架上将分段所需全部零件逐步进行组装成整体分段后,再下胎利用平板车运输至涂装房进行冲砂和涂装直至分段完工结束。因而建造分段场地必须固定,当生产物量大幅增加就存在施工场地面积不能满足建造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船舶分段的整体分段组装结构,以解决现有分段建造场地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物量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移动式船舶分段的整体分段组装结构,它包括大组立,所述大组立设置在移动式托架平台上,所述大组立包括流水线组立、外板和外板纵骨,所述流水线组立包括内底板和内底纵骨,内底板上设有多根内底纵骨,所述内底板上设置多组纵桁中组立,所述纵桁中组立包括纵桁板和纵骨,所述纵桁板上设有两条纵骨,用于卡接肋板小组立,所述纵桁板上设有多个肋板小组立,所述肋板小组立的顶边、底边和其中一个侧边均设有两个凹槽,侧边的凹槽分别卡设于纵骨上;所述纵桁板垂直设置在内底板上,所述肋板小组立的顶边凹槽卡设在内底纵骨上,内底纵骨的个数和位置与肋板小组立的底边凹槽一一对应;所述流水线组立倒扣至移动式托架平台上。

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式托架平台包括多根横梁和纵桁组成的平面托架,在该托架下方设有两排立柱用于支撑。

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式托架平台上设置一块外板,所述外板上设有与内底板上的内底纵骨匹配对应的外板纵骨。

6、进一步地,所述流水线组立倒扣至外板上,所述肋板小组立的底边凹槽卡设在外板纵骨。

7、进一步地,所述外板边缘设置多个卡板,用于固定外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利用小组立、中组立、流水线组立和最后的大组立等阶段把复杂的船舶分段分成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若干部分,便于空间分道、时间有序的分时分道生产和节拍化施工。本实用新型可以综合统筹、合理利用建造场地资源,解决分段建造胎位不足与物量增加的矛盾,精细高效生产,有效提高建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船舶分段的整体分段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大组立(4),所述大组立(4)设置在移动式托架平台(5)上,所述大组立(4)包括流水线组立(3)、外板(6)和外板纵骨(7),所述流水线组立(3)包括内底板(31)和内底纵骨(32),内底板(31)上设有多根内底纵骨(32),所述内底板(31)上设置多组纵桁中组立(2),所述纵桁中组立(2)包括纵桁板(21)和纵骨(22),所述纵桁板(21)上设有两条纵骨(22),用于卡接肋板小组立(1),所述纵桁板(21)上设有多个肋板小组立(1),所述肋板小组立(1)的顶边、底边和其中一个侧边均设有两个凹槽,侧边的凹槽分别卡设于纵骨(22)上;所述纵桁板(21)垂直设置在内底板(31)上,所述肋板小组立(1)的顶边凹槽卡设在内底纵骨(32)上,内底纵骨(32)的个数和位置与肋板小组立(1)的底边凹槽一一对应;所述流水线组立(3)倒扣至移动式托架平台(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船舶分段的整体分段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线组立(3)倒扣至外板(6)上,所述肋板小组立(1)的底边凹槽卡设在外板纵骨(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移动式船舶分段的整体分段组装结构,它包括大组立,所述大组立设置在移动式托架平台上,所述大组立包括流水线组立、外板和外板纵骨,所述流水线组立包括内底板和内底纵骨,内底板上设有多根内底纵骨,所述内底板上设置多组纵桁中组立,所述纵桁中组立包括纵桁板和纵骨,纵桁板上设有两条纵骨,用于卡接肋板小组立,所述纵桁板上设有多个肋板小组立,肋板小组立的侧边的凹槽分别卡设于纵骨上;所述纵桁板垂直设置在内底板上,肋板小组立的顶边凹槽卡设在内底纵骨上,所述流水线组立倒扣至移动式托架平台上。本技术综合统筹、合理利用建造场地资源,高效生产,有效提高建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余勇华,倪荣,薛健,李晓凤,龚建兵,洪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