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浮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4464发布日期:2023-11-17 16:3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浮圈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上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浮圈。


背景技术:

1、浮圈是水上使用的辅助漂浮设备,广泛应用于水上的移动传输的领域。

2、相关技术中,浮圈作为一种辅助漂浮工具进行使用,使用时浮圈抱紧钢管,从而使得钢管漂浮于水面上,方便用户对钢管进行运输。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钢管的大小不固定,针对不同规格的钢管需要专门定制不同尺寸的浮圈,造成了大量材料的浪费,尚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针对不同规格的钢管需要专门定制不同尺寸的浮圈,造成了大量材料的浪费,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浮圈。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浮圈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组合浮圈,包括浮圈本体,所述浮圈本体包括两个相互配合形成空腔的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一端和第二弧形部的一端互相铰接,还包括连接杆、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所述第一调节架转动连接于第一弧形部远离铰接处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架转动连接于第二弧形部远离铰接处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调节架远离第一弧形部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二调节架远离第二弧形部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呈反向螺纹设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架、第二调节架配合连接杆,可以使得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远离铰接处的一端互相靠近或者远离,从而使得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互相配合形成的空腔可以调节大小,避免出现钢管和空腔大小不匹配而脱落的现象,提高了浮圈的运输效率。

5、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调节架嵌设并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弧形部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调节架嵌设并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内。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对连接杆、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进行避让,一方面,使得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可以在第一调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转动时不和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发生干涉,提高了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的转动流畅性;另一方面,用户对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实时得知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的生锈情况,便于用户进行更换,提高了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的使用寿命。

7、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二弧形部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槽壁均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槽壁均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一一对应穿设于两个第一穿设孔内,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一一对应穿设于两个第二转动孔内,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延伸至第一弧形部的两侧的侧壁外,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伸至第二弧形部的两侧的侧壁外,所述第一弧形部远离铰接处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一固定块分别位于第一弧形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弧形部远离铰接处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位于第二弧形部的两侧,两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一对应螺纹连接于第一转动轴的两端,两所述第二固定块一一对应螺纹连接于第二转动轴的两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和转动孔的设置,使得浮圈本体和调节架之间转动连接,当第一调节架和第一弧形部出现损坏时,可以通过将第一固定块从第一转动轴上螺纹脱离,然后将第一转动轴从第一弧形部上脱离,当第二调节架和第二弧形部出现损坏时,可以通过将第二固定块从第二转动轴上螺纹脱离,然后将第二转动轴从第二弧形部上脱离,从而实现对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拆卸,提高了浮圈的使用效率。

9、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弧形部设有第二凸块,所述浮圈本体上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依次穿设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以使得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铰接,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位于浮圈本体的两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和支撑柱的设置,使得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转动连接,当第一弧形部或是第二弧形部出现损坏时,可以拆卸支撑柱进行替换,提高了浮圈的使用寿命。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块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二凸块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凸块和若干所述第二凸块交错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呈交错设置,使得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的连接更加稳定,提高了浮圈的使用效率。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凸块的数量为一个。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数量为一个,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材料成本,使得浮圈的生产较为简洁环保。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两侧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第一转动孔和第一凹槽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第三凹槽内且抵接于第三凹槽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二弧形部的两侧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第二转动轴和第二凹槽互相连通,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第四凹槽内且抵接于第四凹槽靠近第二凹槽的一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放置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减少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裸露于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的外侧的体积,从而避免发生冲撞现象而使得螺栓松动,提高了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上安装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凸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的设置,使得发生碰撞时首先碰到的是第一凸筋,避免直接撞击于浮圈上而将浮圈损坏,增强了浮圈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浮圈的使用寿命。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的两侧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圆角,所述第二弧形部的两侧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圆角。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角和第二圆角的设置,形成导向面,引导钢管在进入浮圈的空腔内时受到导向面的作用而调整进入位置,顺利进入浮圈中,提高了浮圈的夹持效率;另一方面,避免钢管端口撞击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从而发生磨损现象,提高了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的使用寿命。

21、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凸环。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的设置,使得浮圈的内侧壁凹凸不平,使得当钢管伸入浮圈内时,增大与钢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钢管和浮圈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浮圈与钢管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使得能够放置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避免第一调节架和第二调节架裸露于空气中;

25、2.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数量为一个,使得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铰接处的接触面积减小,降低了生产材料成本,使得浮圈的生产较为简洁环保;

26、3.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的设置,使得当钢管伸入浮圈内,增大与钢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浮圈与钢管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