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力推拖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6521发布日期:2023-11-06 15:3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电力推拖船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船舶,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力推拖船。


背景技术:

1、驳船是一种设备简单、吃水浅、载货量大的非机动船,通常与拖船或顶推船组成驳船船队。其中拖船是一种用于拖带其他船只或浮动建筑的船舶,船身较小、功率较大,且自身并不载运货物或旅客,而顶推船则是专门用于顶推非自航货船的船舶,与拖船相比,顶推运输时驳船在前,推船在后,整个船队有较好的机动性,阻力减小、航速提高,不再需要驳船上的舵设备和操舵人员,并且顶推船的驾驶室高于拖船的驾驶室。

2、现有技术中,驳船、拖船和顶推船均为单独设置,每种船只功能单一,对于小型客户而言,资金有限无法配备多种船只,因此无法满足小型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力推拖船,不仅能实现拖带和顶推功能,还能实现货物的载运功能。

2、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电力推拖船,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的前端设置有顶推架,所述主船体的首部设置为首部锚泊系泊舱,所述首部锚泊系泊舱的上方通过升降装置设置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能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整体被升高或降低,所述主船体的中部设置能放置集装箱的货舱,所述主船体的尾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用于提供整船动力的电池舱、控制室、供船员生活的生活舱和尾部系泊舱,所述生活舱的上方设置有供船员休息的休息室,所述休息室和驾驶室均设置为带有甲板和顶棚的双层结构,所述主船体的左右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带缆桩。

3、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主船体设置为单甲板船,所述货舱设置为纵骨架式的双底、双舷结构,所述主船体的尾部设置为横骨架式的单底、双舷结构,所述主船体的首部设置为横骨架式的单底、单舷结构,所述休息室和驾驶室均采用横骨架式结构。

4、进一步优选,所述电池舱内设置有能向全船进行供电和提供船舶推进动力的集装箱式移动电源。

5、进一步优选,所述主船体与驾驶室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升降式的楼梯,所述楼梯的上端固定在驾驶室左右两侧面设置的平台上,下端为伸缩端且与主船体之间留有距离。

6、进一步优选,所述楼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护栏。

7、进一步优选,所述主船体包括舱底和设置在舱底上方的主甲板。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置有顶推架、升降的驾驶室和带缆桩,使得本申请的船只不仅能实现拖带的功能,同时通过升高驾驶室后,还能实现顶推功能;还设置有货舱,使其还能实现货物的载运。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电力推拖船,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船体(1),所述主船体(1)的前端设置有顶推架(2),所述主船体(1)的首部设置为首部锚泊系泊舱(1a),所述首部锚泊系泊舱(1a)的上方通过升降装置设置有驾驶室(3),所述驾驶室(3)能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整体被升高或降低,所述主船体(1)的中部设置能放置集装箱的货舱(1b),所述主船体(1)的尾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用于提供整船动力的电池舱(1c)、控制室(1d)、供船员生活的生活舱(1e)和尾部系泊舱(1f),所述生活舱(1e)的上方设置有供船员休息的休息室(4),所述休息室(4)和驾驶室(3)均设置为带有甲板和顶棚的双层结构,所述主船体(1)的左右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带缆桩(5)。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电力推拖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设置为单甲板船,所述货舱(1b)设置为纵骨架式的双底、双舷结构,所述主船体(1)的尾部设置为横骨架式的单底、双舷结构,所述主船体(1)的首部设置为横骨架式的单底、单舷结构,所述休息室(4)和驾驶室(3)均采用横骨架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电力推拖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舱(1c)内设置有能向全船进行供电和提供船舶推进动力的集装箱式移动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电力推拖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与驾驶室(3)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升降式的楼梯(6),所述楼梯(6)的上端固定在驾驶室(3)左右两侧面设置的平台(3a)上,下端为伸缩端且与主船体(1)之间留有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多功能电力推拖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护栏(7)。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电力推拖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船体(1)包括舱底和设置在舱底上方的主甲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力推拖船,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的前端设置有顶推架,所述主船体的首部设置为首部锚泊系泊舱,所述首部锚泊系泊舱的上方通过升降装置设置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能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整体被升高,所述主船体的中部设置能放置集装箱的货舱,所述主船体的尾部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用于提供整船动力的电池舱、控制室、供船员生活的生活舱和尾部系泊舱,所述生活舱上方设置有船员休息的休息室,所述休息室和驾驶室均设置带有甲板和顶棚的双层结构,所述主船体的左右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带缆桩。不仅能实现拖带和顶推功能,还能实现货物的载运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刘杨,彭伟,干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船舶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