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浮式系靠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536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调浮式系靠船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港口用的系靠船设备,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可以随水位自调浮动的系靠船设备。
目前大水位差码头均采用多层固定式系靠船构件,由于其结构复杂,计算工作量大,码头结构布置与水位差密切相关,因地而异,最低一层抢在枯水季节进行,且橡胶护弦用量大,因此施工季节性强,工期长,周转慢,工程造价高,工程质量难以提高。采用此种系靠船构件不利于码头结构标准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调浮式系靠船设备,该设备可利用水的浮托力,随水涨落,自动调节,上下浮动,使之在任何水位均能与停泊的船只保持一定的干弦高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将原来由靠船梁、立柱、走道板、栏杆14组成的系靠船设备加以改进,靠船梁采用箱式结构1,立柱采用组合钢立柱2,其上端固定于码头排架横梁4和混凝土桩帽5上,下端用钢抱箍6固定在排架前方的钢管柱3上,箱形浮体结构1的两端焊有传力支承轴7、防倾轴8,两轴均伸入钢立柱2的导槽16中。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加以叙述。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
图1的俯视图图3
图1的A-A剖面图参照附图,钢管柱3位于高柱码头排架前方,起传力、导向作用的钢立柱2上端固定于码头排架横梁4和混凝土桩帽5上,下端固定在钢管柱3上。钢立柱2外侧装配有弧形钢护木15,以防护船舶可能碰撞在钢立柱上。在箱形浮体结构1前沿与停泊船舶的接触面处安设有一排吸能的橡胶护弦10,以减轻船舶靠离时对箱形浮体结构的碰撞力。作用于箱形浮体结构的船舶荷价通过支承轴7传至钢立柱2,再传至码头排架。
钢立柱2上开有导槽16,箱形浮体结构1两端焊有的传力支承轴7,防倾轴8均伸入导槽16中,保证了箱形浮体结构1只能沿此导槽上下活动。由于箱形结构1是用钢材、橡胶、尼龙等材料加工为中空封闭式,故它可利用水的浮托力,随水涨落而上下浮动,使其能在任何水位均保持与停泊船只的干弦高差。在支承轴7、防倾轴8端部套有高硬度的耐磨尼龙箍套9,该箍套可自由转动,它减少了轴和槽之间的磨损和浮动时的摩擦阻力。
箱形浮体结构1甲板面上设有检查人孔11,每隔1-2跨的甲板面上设有系船桩12。箱形浮体结构内侧设有活动栏杆14,沿码头纵向设有固定扶梯,在相邻两浮体结构之间,设有人行的活动搭接板13。
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层固定式系靠船构件的所有功能,且在设计上结构受力明确,简化计算。本实用新型可在工厂制造后再现场安装,缩短了现场工期,使码头施工不受季节影响,并有利于提高质量。采用本设备后使高柱码头结构布置不再受水位差影响,为码头标准化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
权利要求1.一种由靠船梁、立柱、走道板、栏杆14组成的自调浮式系靠船设备,其特征在于靠船梁为箱形浮体结构1,立柱为组合钢立柱2,其上端固定于码头排架横梁4和混凝土桩帽5上,下端用钢抱箍6固定在排架前方的钢管柱3上,箱形浮体结构1的两端焊有传力支承轴7,防倾轴8,两轴均伸入钢立柱2的导槽1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靠船设备,其特征在于箱形结构1用钢材,橡胶、尼龙等材料分段加工成中空封闭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靠船设备,其特征在于箱形浮体结构1前沿安设有橡胶护弦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靠船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承轴7,防倾轴8,端部套有高硬度的耐磨箍套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靠船设备,其特征在于钢立柱2外侧装配有弧形钢护木15。
专利摘要自调浮式系靠船设备是一种适宜大水位差连片直立式码头使用的系靠船设备,它由箱形浮体结构和钢立柱等组成,钢立柱固定在码头排架横梁和钢管柱上。箱形浮体结构两端有轴伸入钢立柱导槽内。箱形浮体结构可随水位涨落浮动,在任何水位均与停泊船只保持一定的干弦高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在工厂制造后再现场安装,使码头施工不受季节影响,缩短现场工期,为码头标准化设计创造了条件。
文档编号B63B21/00GK2054012SQ8921384
公开日1990年3月7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8日
发明者吴慧如 申请人: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