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浪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582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浪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浪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大风雨时仍可排水顺畅的金属浪板。
以往的浪板结构,请配合参阅


图1所示,是以往浪板的立体组合图,其主要特征在于浪板1一侧凸峰11外侧设置呈锯齿状边12;因为有锯齿状边12引导,因为虹吸作用而往上渗流的雨水排出,以期完全祛除毛细现象所导致渗水的缺陷。
但是,现今一般以金属浪板所搭建的大厂房,其屋顶的倾斜度极小,与数十年前农村房舍所居住屋顶斜度极大的瓦厝有别,所以,当前述厂房在遭受大风雨侵袭时,因为屋顶倾斜度小,其排水速度非常慢,这时,再加上大风一波又一波的不断吹动着,浪板上在峰谷中慢慢往下排离的积水,终因大风不断吹袭扬起急剧降落的大量积水,使积水逐一渗满锯齿状边12的各导水沟内,也即浪板峰谷中的积水,此时仍会因为虹吸作用或毛细现象而产生渗流与滴漏入屋内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遭遇大风雨时仍可排水顺畅的金属浪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属浪板,其包括上、中、下层,上层是金属浪板,中层是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其将上、下层紧密粘合成一体;其中上层浪板两侧凸峰的峰面高度较上层浪板中间的凸峰高,上层浪板的峰谷形成有凹入缘。以便在大风雨时仍可排水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金属浪板,其中所述的下层是金属平板。
所述的下层是塑料布。
所述的上层浪板两侧凸峰的峰面高度较上层浪板中间的凸峰高2mm。
所述的的凹入缘的凹设深度是1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十分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构造,确可完全杜绝大风雨侵袭时所导致的渗水现象,在大风雨时仍可排水顺畅,完全使积水无法升到浪板凸峰上,不允许有渗水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浪板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以往浪板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较佳实施例中特征部份的放大示意图。
请参阅图2、图3所示,其是由上层的烤漆金属浪板20,下层的烤漆金属平板或塑料布40,中层以聚氨酯(polyurethane)发泡剂30将上、下层紧密粘合成的三层体,且在上层浪板20一侧凸峰21外侧设置呈锯齿状边22;其特征在于上层浪板20两侧凸峰21的峰面高度皆往上提升预定高度,请再配合参阅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为成型时高度各往上提升2mm,如此将使中间的三凸峰24,皆较两侧凸峰21为低,实务上,请参照图4所示,增高后的凸峰21是25mm,均较原来中间高度为23mm的凸峰24为高,其提升高度D=2mm,且峰谷25上皆形成有一凹入缘26,凹入缘26除了具有加强构造强度之外,也有利于排除峰谷内的积水作用,藉此组成结构,使在大风雨时仍可获得排水顺畅的实用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浪板,其包括上、中、下层,上层是金属浪板,中层是一种聚氨酯发泡剂,其将上、下层紧密粘合成一体;其特征在于上层浪板两侧凸峰的峰面高度较上层浪板中间的凸峰高,上层浪板的峰谷形成有凹入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是金属平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是塑料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浪板两侧凸峰的峰面高度较上层浪板中间的凸峰高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入缘的凹设深度是1mm。
专利摘要一种金属浪板,其是一种三层式金属浪板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层浪板两侧凸峰面高度较上层浪板中间的凸峰高,且在峰谷上皆形成凹入缘,其在大风雨时仍可排水顺畅,完全使积水无法升到浪板凸峰上,不允许有渗水的情况发生。
文档编号B63B35/00GK2152761SQ93204789
公开日1994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0日
发明者杨荣乾 申请人:赖忠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