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网转船舶用电自适应变频岸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7242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公网转船舶用电自适应变频岸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船用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船舶对空气的污染源包括固定式污染源、移动式污染源,船舶停靠于码头时属于固定式污染源、船舶于航行时属于移动式污染源,船舶的动力系统当船舶停靠或航行时均会产生空气污染,动力系统中柴油机及锅炉燃烧时所产生排气的污染是燃烧空气式污染源的主要来源。
[0003]船舶的电力系统往往依赖于船舶的动力,特别是当船舶靠岸后,为了维持发电机的电力,必须将柴油机持续运转,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对岸上人的生活品质具有重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网转船舶用电自适应变频岸电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公网转船舶用电自适应变频岸电系统,包括一位于岸边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设有至少一个升压变频回路、至少一个降压变频回路;
[0007]所述升压变频回路与所述降压变频回路均设有一电源输入端、一电源输出端,所述升压变频回路与所述降压变频回路通过电源输入端接入不同电压频率下的电源,所述升压变频回路与所述降压变频回路的电源输出端输出电源为适用于船舶供电的440?460V/60HZ 的电源;
[0008]所述升压回路或所述降压回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一电缆绕卷装置,所述电缆绕卷装置上绕设有一电缆,所述电缆上设有一与船舶的电力系统的电能输入端相匹配的电能输出端。
[0009]本发明通过在岸边设有一变电站,将码头岸边的不同种电源变为适宜船用的电源,通过一电缆绕卷装置,从而适宜不同距离的延伸,便于对船舶进行供电。相较传统靠岸柴油机工作提供电能的方式,节能环保。
[0010]所述电缆绕卷装置包括滑环箱,所述电缆绕卷装置绕设的电缆的一端通过所述滑环箱连接所述升压回路或降压回路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电缆绕卷装置绕设的电缆的另一端设有船舶的电力系统的电能输入端相匹配的插头;
[0011]所述滑环箱内装有由铜制成的滑环与电刷,所述电刷设有至少五层片状导电体。
[0012]本发明通过优化传统滑环箱的结构,便于实现滑环与电刷的电相连,通过优化传统块状的电刷结构改良为片状,实现滑环箱电力输送的稳定性。
[0013]所述滑环设有至少三道V型槽,所述电刷设有片状导电体的个数等于所述V型槽个数的4倍;
[0014]所述电刷设有四个并联的导电单元,每个导电单元由与V型槽个数一致的片状导电体构成,四个导电单元位于所述滑环的外围,且处于同一平面,每个导电单元设有的片状导电体的排布方向平行于V型槽的排布方向,且排布方向为片状导电体的厚度方向。
[0015]所述片状导电体设有与所述滑环电相连的接触端,所述接触端呈外凸状,所述接触端与所述滑环设有V型槽处接触连接。
[0016]从而实现电力输送的稳定性。
[0017]所述滑环包括一主动力集电环、一辅助动力集电环,所述主动力集电环设有四个滑环组,每个滑环组均设有5道V型槽;所述辅助动力集电环设有四个滑环组,每个滑环组均设有3道V型槽;
[0018]所述主动力集电环连接第一电刷,所述第一电刷设有20层片状导电体;
[0019]所述辅助动力集电环连接第二电刷,所述第二电刷设有12层片状导电体。
[0020]本发明通过优化传统滑环箱的结构,提高了滑环与电刷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导电性、改善了散热能力。
[0021]所述电缆绕卷装置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所述滑环箱,所述机架上还固定有一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一传动部件连接所述电刷;
[0022]所述滑环箱包括一环状框架,所述电刷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导电单元通过所述弹性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环状框架上,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环状框架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电刷转动;
[0023]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包括格里森弧齿锥齿轮,所述格里森弧齿锥齿轮的齿面是由渗碳淬火后磨削而成的。
[0024]便于实现不同种转速。
[0025]所述滑环箱的端部设有一齿轮开关,所述齿轮开关上设有一转角编码器;
[0026]所述电机连接一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连接一主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连接一用于监测电刷与滑环两者相对旋转状态的旋转光纤耦合器,所述主控系统还连接一转角编码器。
[0027]所述减速箱设有三个动力输入端,分别为第一动力输入端、第二动力输入端、第三动力输入端,所述第一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入端的中心轴线处于一平面上,所述第三动力输入端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平面。
[0028]—个垂直和两个水平输入端可灵活地搭配获得各种更高的速比。
[0029]相邻的所述滑环组之间设有一绝缘隔片。保证绝缘性能。
[0030]所述升压变频回路包括第一输入侧隔离开关,所述升压变频回路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输入侧隔离开关连接外接电源,所述第二输入侧隔离开关连接第一 EMI滤波器,所述第一 EMI滤波器连接第一整流逆变单元,所述第一整流逆变单元连接第一正弦波滤波器,所述第一正弦波滤波器连接一升压变压器,所述升压变压器通过第一输出侧隔离开关连接所述电缆绕卷装置。
[0031]所述升压变压器与所述第一正弦波滤波器均设有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连接主控系统,主控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整流逆变单元,所述第一正弦波滤波器设有一反馈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第一正弦波滤波器通过所述反馈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整流逆变单元,所述第一整流逆变单元还连接一上位机。
[0032]便于实现对变频的调整监控,实现自反馈与自调整。具有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短路及过热警告等。
[0033]所述降压变频回路包括第二输入侧隔离开关,所述降压变频回路的电源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输入侧隔离开关连接外接电源,所述第二输入侧隔离开关连接降压变压器,所述降压变压器连接第二 EMI滤波器,所述第二 EMI滤波器连接第二整流逆变单元,所述第二整流逆变单元连接第二正弦波滤波器,所述第二正弦波滤波器通过第二输出侧隔离开关连接所述电缆绕卷装置。
[0034]所述降压变压器与所述第二正弦波滤波器均设有第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模块连接主控系统,主控系统连接所述第二整流逆变单元,所述第二正弦波滤波器设有一反馈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正弦波滤波器通过所述反馈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整流逆变单元,所述第二整流逆变单元还连接一上位机。
[0035]便于实现对变频的调整监控,实现自反馈与自调整。具有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短路及过热警告等。
[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