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机货舱的货物接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703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飞机货舱的货物接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带货物接纳区的飞机货舱的货物接纳装置, 在货物接纳区中配备有至少一个折叠装载桥和装栽门,装载门在装栽 桥的区域以旋转方式关闭飞机货舱。
背景技术
飞机货舱的装栽门或货舱门通常位于机身的起始处和端部。 为了能够无故障地转移通过使用装载机或特殊车辆而输送到货舱
的"ULD"(集装设备),货物接纳区的边缘或边缘区域通常被设计成折 叠元件,折叠元件亦被称作装载桥。如果装载机在对接过程中撞在装 载桥上,那么所述装栽桥通常能向上折叠以避免损坏。为了简单地转 移ULD,转移区段即货舱的引入区(run-in area)与装载机之间的距离应 尽可能地小。而为了进行装载机的对接和定向,若可能的话,货舱应
具有平行于飞机的直边缘。
然而,货舱门通常位于机身的起始处或端部处,即,位于机身的 狭窄区域,其中货舱的可用宽度改变,因此若要产生平行于飞机的直 边缘,则装载桥必须具有不同的长度。然而,因此设于较狭窄机身区 域中的较长装载桥会与飞机壁或更精确地说与装栽门碰撞。因此,在 完成装载过程后,装载桥必须被折叠起来以避免在关门时损坏到门。 例如,从DE42 10 191 Cl可获知飞机货艙的特殊实施例的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货物接纳装置,利 用该货物接纳装置能够可靠地关闭货舱门。
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货物接纳装置来作为这个问题的 解决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本发明的有利扩展。
一种用于带货物接纳区的飞机货舱的货物接纳装置,在该货物接 纳区中配备有至少一个折叠装载桥和装载门,装载门在装栽桥的区域 中以旋转方式关闭飞机货舱,该货物接纳装置被提供为本发明的重要
部分,其中装载门内面被设计成当装载门关上时,折叠装载桥由于与 装载门内面的物理接触的结果而折叠。装载门通常在货物接纳区上方 保持于水平定向的旋转轴上。装载门,特别是装栽门内面被设计成在 装载门关上时,特别地设置于机身狭窄区域中的装载桥与装栽门内面 接触,从而引导装载桥使得装载桥上摆.
装载桥优选在外侧具有至少一个滚轮。该滚轮还用于使装载桥与 装载机的碰撞无破坏性,使得在与装载机发生碰撞时装载桥容易向上 折叠。滚轮和装栽门内面还优选设计成,带滚轮的装栽桥在装载门内 面上滚行且以此方式向上折叠。装载桥优选具有至少两组滚轮。在优 选实施例中,装栽门内面被设计成,装载桥在装栽门内面上靠来自不 同滚轮组的至少两个滚轮滚行。在优选实施例中,装载桥具有四组滚 轮,装栽门内面被设计成使装载桥在装载门内面上靠两个滚轮,更精 确地说,靠来自两个非邻近滚轮组的两个滚轮滚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装载门内面具有至少一个楔形滚 行表面.滚行表面优选地在尺寸上适应装载桥的滚轮的滚行路径。因 此滚行表面被设计成与装栽门相比而言较小。因此装栽门内面的适应 优选通过一个、两个或更多滚行表面的组合进行,这些滚行表面与装 载门的区域相比而言较小。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用弹簧预张装载桥。这种预张的作用 是,当装载门打开时,装载桥被推回到初始位置。即使装载机被输送 到靠近飞机处,或更精确地说是靠近装载桥处,装栽桥也会由于装栽 桥外侧的滚轮的滚行过程而向上折叠并因此避免碰撞。在排除碰撞的 起因后,通过额外地提供的弹簧,装栽桥被自动地向下推回到装载位
置。由附加弹簧所实现的另一优点在于,防止装栽桥颤动(rat"ing)。这 是因为,由于弹簧的预张,装载桥被保持在限定位置。装载桥优选被 弹簧朝水平展开的位置预张。弹簧优选设置于装栽桥的旋转轴中。根 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货物接纳区的中部将弹簧分开、固定和预 张。


借助于在附图中所表示的优选实施例,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解释本 发明。在各图中,
图1是带三个装载桥的装载门区域中的飞机货舱的货物接纳区的
局部剖视图2是装载门打开的情况下沿着图1中的线B-B所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装载门关闭的情况下沿着图1的线C-C所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装载门关闭的情况下的装载桥的透视图; 图5是图1中的细部A的放大图,其中,弹簧设置于装载门的旋 转轴中。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带三个装载桥4、 5和6的飞机的货物接纳区1的局部剖 视图。飞机货舱位于货物接纳区1上方。货物被从箭头17的方向运送 到货物接纳区且被递送到货物接纳区1上。货物接纳区1的前部被设 计成可旋转的装载桥4、 5和6的形式,它们特别地可向上折叠。所述 装载桥可绕旋转轴7、 8和9旋转。在装载机被输送到过于靠近装栽桥 的位置而发生碰撞时,这种设计是尤其有利的。然后装载桥4、 5和6 可经由设置于装载桥外侧的滚轮11所形成的滚动接触而向上折叠,避 免损坏。滚轮ll优选布置成滚轮组lO,每一组具有三到五个滚轮。装 栽桥4和5各具有三个滚轮组10,而装栽桥6具有四个滚轮组10。球 形元件12设置于装载桥4、 5、 6的上侧,该球形元件12使得待接纳货 物的运输更为容易。在后面的货物接纳区1的区域中示出托架2和装 载门条3,托架2和装载门条3形成货物接纳区1的结构性子结构且使 得可用铰链和连杆支持装载桥4、 5和6。带球形元件12和/或其它运 输助件或固定助件的板(此处未图示)安装或放置于这些托架2和装载 门条3上。两条内拉壁线(drawn-in wall line)l3之间的整个图示区域被 装载门覆盖或关闭,在图l中看不到装载门。装载门在两个壁线13之 间延伸。点划线14示意性地示出了机身外轮廓线,还表示出,特别是 位于图1右侧的装载桥6处于机身的狭窄区域中,因此在这里仅很小 的区域可用。为了使三个装载桥4、 5和6能够形成平行于飞机的边缘 以更好地进行装载和卸栽,将装栽桥6设计成比装载桥4和5更宽, 如图1所示。而在此处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装栽桥4和5位于装载门 内侧,还处于图示的展开状态,用于这种情形的空间在装载桥6的区 域中是不够的,因此在装载桥6的外边缘与装载门之间将会发生碰撞。
为此,装载桥6必须向上折叠,或更精确地说根据本发明通过与装栽 门接触而自动地向上折叠。
图2表示装载门打开的情况下沿着线B-B向引出的箭头的方向截 取的剖视图。可以看到托架2的一部分。在托架2上的右手区域中延 伸的是又一货物接纳区1。可以看到带前部滚轮11的装栽桥6的旋转 轴9在托架2的左手端。壁线13在背景中延伸。接着这个壁线13,还 以密封方式存在装栽门面。从这里还显然可以看出,装栽桥6的前部 处于该壁线的外侧且因此将会发生碰撞。
图3表示装载门关闭的情况下沿图1中的线C-C向该处所引箭头 的方向(即,向左的方向)截取的剖视图。在这个视图中,与图2的图示 相反,托架2向左延伸。在托架2上设有接纳板18, ULD16被放置在 接纳板18上。在图3中,装载门20是关闭的。装载门线22对应于壁 线13。这里装载桥6绕旋转轴9向上折叠或旋转,使得装栽桥6处在 装载门内侧。通过装载门内面23的相应适应来实现装载桥6的自动向 上折叠,该装载门内面23在此体现为特别引入的滚行(roll-off)表面 21。滚行表面21在装载门内面23的比较小区域中被设计成楔形,使 得在这个剖视图中所示出的装载桥6的滚轮ll在滚行表面21上滚行。
图4表示装载门20关闭的情况下的装栽桥6的透视图、以及装载 门内面23。附图并不是忠实的图示,因为装栽门20是关闭的且装载桥 6处于直的展开状态,因此装载桥6的外部,特别是滚轮11,挤过装 栽门内面23。楔形的滚行表面21被绘制在装载门内面23上的两个位 置,即,前滚轮组10的滚轮11处和从前数第三个滚轮组10的滚轮11 处。由于靠相互间隔开的至少两个滚轮11即设置于非相邻滚轮组10 中的滚轮ll引导装载桥6,所以能确保装载桥6均匀且平行地移动。 出于说明目的,前滚轮11被拆了下来且图示在滚行表面21上方。当 装栽门20以旋转方式关上时,滚轮11在滚行表面21上滚行且向上引 导装载桥6,其中两个滚行表面21被指定给滚轮11。装载桥6绕旋转 轴9旋转,旋转轴9被保持在货物接纳区的托架2和装载门条3处。在 旋转轴9中还设有弹簧15,弹簧15将装载桥6向展开位置预张,使得 当装载门20打开时,装载桥6被自动地带回到展开位置。
图5表示弹簧15的详细视图,弹簧15被设置于装栽桥4、 5、 6 的旋转轴7、 8、 9上。弹簧15的轴被设置于旋转轴8中。弹簧15自身
为两部分且绕中央支承件25分开,每一边具有相同的匝数。弹簧的中 央支承件25固定于托架2的中部且因此被预张。弹簧15被设计成扭 簧且在点26处从旋转轴9分隔开地连接至装栽桥6。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带货物接纳区(1)的飞机货舱的货物接纳装置,在货物接纳区(1)中配备有至少一个折叠装载桥(4,5,6)和装载门(20),所述装载门在所述装载桥(4,5,6)的区域中以旋转方式关闭所述飞机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门(20)的装载门内面(23)被设计成,在所述装载门(20)关上时,所述折叠装载桥(6)与所述装载门的所述装载门内面(23)接触而向上折叠。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 桥(4, 5, 6)在外侧具有至少一个滚轮(1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 (11)在所述装载门的所述装栽门内面(23)上滚行。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装栽桥(4,5,6)具有至少两个滚轮组(1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 桥(6)在所述装载门的所述装栽门内面(23)上靠来自不同滚轮组(10)的 至少两个滚轮(ll)滚行。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桥(6)具有四个滚轮组(10),且所述装载桥(6)在所述装载门的 所述装载门内面(23)上靠来自两个非相邻滚轮组(10)的两个滚轮(11)滚 行。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栽门的所述装载门内面(23)具有滚行表面(21)。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行 表面(21)被设计为楔形。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滚行表面(21)在尺寸上适合于所述装载桥(6)的被指定的滚轮(11)的滚 行路径。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 于,用弹簧(15)预张所述装载桥(4,5,6)。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簧(15)将所述装载桥(4, 5, 6)向水平展开的位置预张。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15)被设置于所述装载桥(4,5,6)的所述旋转轴(7、 8、 9)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货物接纳装置,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货物接纳区(1)的中部将所述弹簧(15)分开、固定和预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带货物接纳区的飞机货舱的货物接纳装置,在货物接纳区中配备有至少一个折叠装载桥(4,5,6)和装载门(20),装载门在装载桥的区域以旋转方式关闭飞机货舱,其特征在于,装载门的装载门内面(23)被设计成,在该装载门关上时,折叠装载桥与装载门内面接触而向上折叠。这在飞机宽度变化的区域中尤为重要,因为装载桥在那里会与装载门碰撞。
文档编号B64C1/14GK101378955SQ200780004314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日
发明者O·比特纳 申请人:空中巴士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