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登机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846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新型登机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局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登机梯,包括口盖、踏板,所述口盖为机身表面的一部分,口盖上部通过弹簧合页与机身铰接且从下部对口盖施力后打开,所述踏板设置于机体内的机体底部,所述踏板下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也设置于机体内部。本实用新型从外部来看,口盖与机身融为一体,踏板设置于机体内部,与机体融为一体不破坏飞机外形,节约空间,踏板自身作为机体的一部分,同时也参与力的传递,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尤其适用于农林飞机等低速飞机。
【专利说明】新型登机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局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登机梯。【背景技术】
[0002]登机梯是飞机的一种常见结构,用于飞行员和乘客上下飞机。登机梯有机载和非机载两种,通常飞机登机梯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便捷性差和成本偏高等问题,无法满足某些飞机的技术要求和经济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登机梯。
[000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新型登机梯,包括口盖、踏板,所述口盖为机身表面的一部分,口盖上部通过弹簧合页与机身铰接且从下部对口盖施力后打开,所述踏板设置于机体内的机体底部,所述踏板下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也设置于机体内部。
[0006]所述支架包括一个支撑板和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板面垂直于踏板且支撑于踏板的下方,支撑柱的轴线与支撑板的板面垂直,支撑板的两边与支撑柱的外表面相切。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1.从外部来看,口盖与机身融为一体,踏板设置于机体内部,与机体融为一体不破坏飞机外形,节约空间,踏板自身作为机体的一部分,同时也参与力的传递;
[0009]2.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尤其适用于农林飞机等低速飞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实施例:参见图1,图2。
[0014]一种新型登机梯,包括口盖2、踏板3,所述口盖2为机身表面的一部分,口盖2上部通过弹簧合页I与机身铰接且从下部对口盖2施力后打开,所述踏板3设置于机体内的机体底部,所述踏板3下方设有支架4,所述支架4也设置于机体内部。当乘员需要出舱时,用脚尖对口盖2的下方施力,将口盖2顶开即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对于小型飞机,可直接出舱,对于高度较高的飞机,可配合使用机外梯。本实用新型的口盖2为机身表面的一部分,从外部来看,口盖2与机身融为一体,无过多的凸出之处,外形比较美观。踏板3设置于机体内部,与机体融为一体,不破坏飞机外形,节约空间,自身作为机体的一部分,同时也参与力的传递。
[0015]在踏板3的下方,还设置了一个支架,所述支架4包括一个支撑板41和一个支撑柱42,所述支撑板41的板面垂直于踏板3且支撑于踏板3的下方,支撑柱42的轴线与支撑板41的板面垂直,支撑板41的两边与支撑柱42的外表面相切。这种结构形式的支架,一方面能够很好的进行力的分布,另一方面,支架本身不容易发生应力集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登机梯,包括口盖、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盖为机身表面的一部分,口盖上部通过弹簧合页与机身铰接且从下部对口盖施力后打开,所述踏板设置于机体内的机体底部,所述踏板下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也设置于机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登机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一个支撑板和一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板的板面垂直于踏板且支撑于踏板的下方,支撑柱的轴线与支撑板的板面垂直,支撑板的两边与支撑柱的外表面相切。
【文档编号】B64C1/24GK203780793SQ201420189897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陈里根, 王建华, 王强, 吴根林, 徐环宇, 吉先武, 付杰斌, 胡定红, 熊懿, 李伟东, 尹晓霞, 王斌, 张伟, 陈龙辉, 王智珠, 邓承佯 申请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