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间过道折棚的或飞机登机桥或乘客舷梯遮篷的材料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26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车辆间过道折棚的或飞机登机桥或乘客舷梯遮篷的材料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道的折棚的材料幅或者飞机乘客舷梯或飞机登机桥的遮篷的材料幅。



背景技术:

开头所述类型的折棚通常由至少一个加强底布层/加强支承件层——大多为织物——制成,其中,该织物作为加强底布层在两侧由弹性体包围。由这种材料幅制造折纹折棚或波纹折棚。在这方面还已知所谓的双层波纹折棚,即相互支承地形成过道的折棚装置的折棚。这种类型的双层波纹折棚特别是使用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中,且例如用于加强隔音效果。特别是通过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中使用这种双层波纹折棚避免了压力冲击/压力波动进入到车辆内部,该压力冲击如在下述情况下形成:这种快速行驶的列车驶入隧道,或者两列快速行驶的列车错车;至少降低了这种压力冲击的强烈程度。

然而隔音问题不仅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中出现,而且通常在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中都存在,该公共交通工具可能是有轨电车或铰接式公共汽车。然而在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中仅出于成本原因放弃安装这种双层波纹折棚或双层折纹折棚。这就是说,一定存在下述需求:以更简单的且尤其成本更为经济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隔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材料幅,其具有良好的在声学方面的降音值,并且尽管如此仍能廉价地制造,从而该材料幅即使在折棚的成本经济的设计方案中、例如在有轨电车或铰接式公共汽车中也能使用。

现在在下述情况下已经令人惊奇地发现——无纺织物被应用为加强底布层,该无纺织物在两侧具有弹性体覆层,其中,在弹性体覆层和无纺织物之间设置有附着力增强剂层,——这种材料幅不仅吸收噪音,而且最后还能隔音。对于下面的实施方式来说,无纺织物根据定义包括至少一个、优选多个彼此缝合的由长丝制成的平面织物层,其中,多个平面织物层同样可以彼此缝合。每个平面织物层或平面织物面具有多条长丝,其能单向或双向地延伸。吸收噪音和隔音的作用通过下述方式得出:无纺织物本身作为平面织物/纱布(gelege)吸收出现的噪音。由塑料、例如epdm或硅树脂制成的涂层质量较大,并且因此能够隔音。因此在组合方案中形成了一种材料幅,该材料幅实现了良好的在声学方面的降音值,该降音值处于降音值的近似范围内,其在下述情况下能利用双波纹折棚或双折纹折棚来实现:在那里织物被应用为加强底布。对于获得良好的在声学方面的降音值至关重要的是:在一方面无纺织物和另一方面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涂层之间应用附着力增强剂层。原则上适合的是,无纺织物非常易穿透。如果利用压延机(kalander)将弹性体覆层涂布到无纺织物上,原则上总是存在下述危险:与无纺织物的高度和其厚度相关地,弹性体材料完全穿过无纺织物层。现在已经令人惊奇地发现,通过在一方面无纺织物和另一方面弹性体覆层之间使用附着力增强剂层防止了,弹性体覆层在硫化之前和期间可能深地进入到无纺织物中。首要是通过附着力增强剂层确保了,弹性体覆层保留在无纺织物的表面上,然而在那里仍然实现了与无纺织物的稳定连接。如果弹性体覆层完全穿透无纺织物,则无纺织物的吸收噪音作用会趋近于零,这一点又会引起在声学方面的差的降音值。

本发明的有利的特征和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

无纺织物可以被设计成非织造织物、非织造衬里织物(vliesline)、非织造平面织物/无交织平面结构(vliesgelege)或起绒针织物(vliesgewirk),该无纺织物有利地包括多个平面织物层。如已经实现地那样,所述多个层可以作为由长丝制成的各个平面织物层彼此缝合,以便在各个层之间实现稳定连接。

详细地,平面织物层被制成为和/或彼此连接成使得无纺织物能沿不同的方向承受不同的拉力。这一点基于下述背景至关重要:经常沿车辆的纵向方向、特别是在转弯行驶时,特别是在侧壁范围内一定会引起较高的延展,例如在顶棚区域内或甚至在底部区域中。这就是说,各个层或平面织物具有单向取向的长丝,其中,由单向设计的长丝制成的各个平面织物层通过下述方式彼此叠置:各个层的长丝彼此成角度。这一点例如在下述情况下——长丝的两个平面织物层彼此成90°角——引起了:这种无纺织物沿45°角的方向提供了较高的延展性,然而在0°和90°的角区域内没有。由此直接得出了,这种无纺织物的使用区域能相对简单地匹配于外部条件。在这方面同样可以考虑,在各个平面织物层中使用不同塑料材料的长丝。在此可以设想——例如出于成本原因:在两个作为由芳族聚酰胺制成的层的平面织物层之间布置作为由聚酯制成的平面织物的中间层。以这种方式制成的无纺织物由于芳族聚酰胺层会具有良好的阻燃特性。

有利地,还可以在平面织物层内使用不同材料、特别是塑料的长丝,以便由此最终使整个无纺织物匹配于不同的使用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特征,无纺织物具有至少一个平面织物层,在其中布置有弹性的长丝。这种弹性的长丝例如可以由硅树脂或epdm制成。在以这种方式构造的无纺织物方面有利的是,沿一个方向实现高弹性,而沿另一个方向基本上不存在或仅存在非常小的延展性,具有多个平面织物层的这种无纺织物的不能延展的长丝沿所述另一个方向延伸。这种具有由弹性的或非弹性的长丝制成的平面织物或平面织物层的无纺织物特别是还可以用于下述情况:预计有高的破损情况。特别是当弹性的长丝横向于所设想的截面方向延伸时,——这一点基本上总是下述情况:这种长丝例如在侧壁中平行于车辆的纵轴延伸,——则实现了,折棚仅可以在极少数情况下在侧壁的整个高度上被撕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弹性的长丝由于其弹性而与截面的长度相关地树状地沿截面的方向构造,并且就此而言用于,使得该截面在没有过高的力消耗的情况下不能被进一步引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规定,无纺织物的长丝具有不同的厚度。长丝的强度或厚度又与材料幅的负荷方向相关。详细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规定:无纺织物的各个层或平面织物的长丝具有不同的厚度,其中有利地,至少一个具有厚度较大的长丝的层被埋入在至少两个具有厚度较小的长丝的层之间。其原因在于,如果假设在长丝之间的距离应该相同,那么具有较大厚度或强度的长丝的无纺织物的平面织物与具有较薄的长丝的层相比更容易被弹性体穿过。

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特征在于,材料幅的至少一个外部的弹性体覆层具有穿孔、特别是带有多个通道的所谓的微型穿孔。下述情况是有利的,在噪音形成的侧面上设置穿孔,这就是说,噪音通过穿孔和在此特别是微型穿孔的开口到达直至无纺织物中,并且在那里被吸收。微型穿孔被理解成一种穿孔,其中,所述开口处于微米范围内。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示例性地详细阐述本发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铰接式车辆,其具有作为在两个车辆部分之间的过道的部件的折棚;

图2示意性示出了彼此重叠设置的三个平面织物层,用于形成无纺织物;

图3以截面图示意性示出了在两侧涂布有弹性体的无纺织物;

图4示出了从两侧涂布有弹性体的无纺织物的示意图,然而其中,弹性体涂层在一侧具有穿孔。

附图标记列表:

1铰接式车辆

2车辆部分

3过道

4车辆部分

6折棚

7附着力增强剂层

9无纺织物

10、11、12平面织物层

20材料幅

21、22弹性体覆层

25通道

26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示出了用1标注的铰接式车辆,其具有总地用3标注的、在两个车辆部分2和4之间的过道,其中,所述过道包括总地用6标注的折棚。折棚6设计成折纹折棚或波纹折棚,并且具有多个通过缝合而彼此连接的折纹幅或波纹幅作为材料幅,其此外通过环绕的折棚框来保持。

现在,本发明涉及材料幅,用于形成折纹折棚或波纹折棚作为在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之间的过道的部件,以便利用折棚使人员能从一个车辆部分走到另一个车辆部分,而不会受到天气影响。

图2在这方面具有三个形成无纺织物9的长丝平面织物10、11和12,它们彼此成90°或45°角。这就是说,平面织物层11与平面织物层12的长丝成90°角,而平面织物层10与平面织物层11和12分别成45°角。能插入的平面织物层形成无纺织物;无纺织物与弹性体覆层一起在每个侧面上形成材料幅。

根据图3,无纺织物9本身具有四个平面织物层或平面织物面,其中,各个平面织物层11和12的长丝彼此成角度地布置,特别是成90°角。设计成无纺织物9的、包括多个平面织物层11和12的加强底布在两侧具有弹性体覆层21、22用于形成材料幅20,其中,绝对可以考虑,两个弹性体覆层由不同的弹性体材料制成。在此例如可以规定,其中一个外层由硅树脂制成,而另一个外层由epdm制成。在一方面各个弹性体覆层和另一方面无纺织物之间设置了附着力增强剂层7,其除了在弹性体覆层和无纺织物之间的材料结合的连接之外还用于,在压延涂布期间,即在涂层过程期间,会使弹性体覆层在非硫化状态下完全穿透无纺织物。这就是说,附着力增强剂层作为用于弹性体覆层的阻挡物。附着力增强剂层在此能与涂层材料相关地设计成聚烯烃附着力增强剂或聚酰氨纤维附着力增强剂。

从图4中得出了其中一个弹性体覆层的所谓的微型穿孔26。微型穿孔包括多个通道25,其从弹性体覆层21的外侧面伸入至设计成无纺织物的加强底布中。这种穿孔、特别是微型穿孔设置在材料幅的侧面上——在其上形成噪音源,即特别是在折棚的外侧面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