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949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调平装置16安装在登机桥接机口17的外侧,登机桥接驳飞机时,登机桥接机口17与飞机舱门对接,登机桥接机口17的调平装置16保持紧贴飞机机身并进行调平作业,当飞机的载重变化导致飞机高度发生变化时,调平装置16会监测飞机高度的变化并反馈给登机桥控制室,登机桥控制室会相应地调节登记桥接机口17的高度,使其与飞机舱门实时对接,现有的调平装置16都是单摆杆式的,单摆杆式调平装置在调平的过程中,由于摆臂力矩值的变化会造成调平轮转角的误差,大大的降低了调平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包括外罩,该外罩内部活动设置有能够收缩进其内部或伸出其外部的调平臂,调平臂远离外罩的一端连接有调平机构,该调平机构用于监测飞机高度的变化,该外罩内还设置有能够推动调平机构移动靠近并与飞机机身相抵接的驱动机构。

本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包括滑轨,滑轨设置于外罩的内侧壁上,调平臂朝向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一活动连接在上述滑轨上的滑台,滑轨远离调平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推动滑台朝向调平机构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机构,所述第一丝杆机构远离调平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推动第一丝杆机构朝向调平机构移动的恒力矩电机。

本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包括滑座,滑座活动设置于外罩内部,该滑座朝向调平机构的一端与调平臂相连接,滑座远离调平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推动滑座朝向调平机构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

本技术方案中,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丝杆机构,所述第二丝杆机构远离调平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推动第二丝杆机构朝向调平机构移动的恒力矩电机。

本技术方案中,调平机构包括与调平臂相连的凹槽,该凹槽内铰接有突出于其外部的调平轮,凹槽内还设置有能够使上述调平轮复位的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内侧壁与调平轮的外侧壁相连接,同时凹槽内还设置有能够检测调平轮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的转动位移量的第一感应装置。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感应装置包括感应柱和感应器,感应柱安装在调平轮的外侧壁,感应器安装在凹槽的内侧壁。

本技术方案中,调平机构包括与调平臂相连的支架,该支架外侧壁铰接有调平轮,支架内还设置有能够使上述调平轮复位的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设置在调平轮的外侧壁,同时支架内还设置有能够检测调平轮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的转动位移量的第二感应装置。

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感应装置包括感应柱和感应器,感应柱安装在调平轮的外侧壁,感应器安装在支架的内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设计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反应灵敏的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该调平装置垂直紧贴机身,当飞机机身与调平装置做相对运动时,由于飞机机身和调平装置的切向摩擦力与该调平装置进给力角度为近似90度,所以该调平装置的进给力没有使调平装置产生误差的可能性趋势,这样飞机高度的上下变化值可以精确地转化为调平装置的转角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调平装置的安装位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底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底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如图2-图5所示,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包括外罩1,外罩1内部活动设置有能够收缩进其内部或伸出其外部的调平臂2,调平臂2远离外罩1的一端连接有调平机构,该调平机构用于监测飞机高度的变化,外罩1内还设置有能够推动调平机构移动靠近并与飞机机身相抵接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滑轨7,滑轨7设置于外罩1的内侧壁上,调平臂2朝向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一活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台6,滑轨7远离调平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推动滑台6朝向调平机构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第一丝杆机构,该第一丝杆机构远离调平机构的一端还设置有推动第一丝杆机构朝向调平机构移动的恒力矩电机8,该恒力矩电机8能够使调平轮4在接驳飞机时跟随着飞机上下运动而相应地转动,在接机调平时,恒力矩电机8保持恒定的力矩做旋转运动,使调平轮4能够一直紧贴飞机机身,恒力矩电机8提高了调平轮4受力的稳定性,也大大简化了调平的机械结构。

再进一步,调平机构包括与调平臂2相连的凹槽3,该凹槽3内铰接有突出于其外部的调平轮4,凹槽内还设置有能够使上述调平轮4复位的复位弹簧5,该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凹槽3的内侧壁与调平轮4的外侧壁相连接。

为了接驳飞机时能够检测飞机向上或者向下运动的位移量,凹槽3内还设置有能够检测调平轮4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的转动位移量的第一感应装置,第一感应装置包括感应柱11和感应器9,感应柱11安装在调平轮4的外侧壁,感应器9安装在凹槽3的内侧壁,感应柱11包括上升感应柱、下降感应柱和原始位感应柱,感应器8分为上升接近开关、下降接近开关和初始接近开关,当飞机向上运动时,调平轮4逆时针转动,上升感应柱触发上升接近开关并反馈到登机桥控制室内,确定登机桥接机口17向上运动,然后原始位感应柱触发初始接近开关并反馈到登机桥控制室内,确定调平轮4的转动位移量,登机桥控制室根据上述反馈的信息调节登机桥接机口17向上运动到相应的位置,反之亦然,本实施例实现了登机桥接机口17与飞机舱门实时对接。

第二实施例:如图6-图8所示,一种恒压力水平伸缩登机桥调平装置,包括外罩1,外罩1内部活动设置有能够收缩进其内部或伸出其外部的调平臂2,调平臂2远离外罩1的一端连接有调平机构,该调平机构用于监测飞机高度的变化,外罩1内还设置有能够推动调平机构移动靠近并与飞机机身相抵接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滑座12,滑座12活动设置于外罩1内部,该滑座12朝向调平机构的一端与调平臂2相连接,滑座12远离调平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推动滑座12朝向调平机构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第二丝杆机构,第二丝杆机构远离调平机构的一端还设置有推动第二丝杆机构朝向调平机构移动的恒力矩电机8,该恒力矩电机8能够使调平轮4在接驳飞机时跟随着飞机上下运动而相应地转动,在接机调平时,恒力矩电机8保持恒定的力矩做旋转运动,使调平轮4能够一直紧贴飞机机身,恒力矩电机8提高了调平轮4受力的稳定性,也大大简化了调平的机械结构。

再进一步,调平机构包括与调平臂2相连的支架10,该支架10外侧壁铰接有调平轮4,支架10内还设置有能够使调平轮4复位的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设置在调平轮4的外侧壁。

为了接驳飞机时能够检测飞机向上或者向下运动的位移量,支架10内还设置有能够检测调平轮4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的转动位移量的第二感应装置,第二感应装置包括感应柱11和感应器9,感应柱11安装在调平轮4的外侧壁,感应器9安装在支架10的内侧壁,感应柱11包括上升感应柱、下降感应柱,感应器8分为上升接近开关、下降接近开关,当飞机向上运动时,调平轮4逆时针转动,上升感应柱触发上升接近开关并反馈到登机桥控制室内,控制登机桥向上跟随调整,当限位开关复中间位,即登机桥与飞机的高度差恢复时,登机桥停止运动,调平过程结束,当接近开关失效时,调平轮4继续转动将触发限位开关,登机桥接机口17将上升到限位开关复位时,设定高度差值恢复,调平完成,控制系统报警,此时须检修保证调平装置正常状态,反之亦然。接近开关与限位开关组成冗余保护,本实施例实现了登机桥接机口17与飞机舱门实时对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