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无人机自主充电基站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093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无人机自主充电基站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移动式无人机自主充电基站与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机具备小型轻便、低噪节能、高效机动、智能化等特点。以无人机为空中平台,对地形地貌、工程结构物等进行巡航监控,即“无人机+行业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其真正的刚需。无人机可广泛应用到国土整治监控、水利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数字地球等领域。目前,绝大多数无人机采用锂聚合物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源,其续航能力约30分钟。在巡航过程中,无人机自身电能储备较为有限,电量消耗完毕后,需停止飞行,降落后充电。对于远距离、长时间巡航应用领域,如堤坝常规巡查、灾害区域调查等,巡航区域的基础设施不完备,或已被损坏,无法为巡航中的无人机提供充电平台和电能。因此,续巡航能力不足,是限制无人机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之一,是其在民用行业运用的巨大短板。现有无人机充电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定位装置、现阶段多利用激光对准技术、电磁交互矫正技术等,来修正gps定位的误差,实现无人机的高精度自主着陆。但此类装置通常结构复杂、成本高,难以在高精度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同时,对于堤坝、受灾区域等巡航领域,域内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经常受强风,降雨等环境因素干扰,定位稳定性、可靠性存在较大问题,本发明包含了一种辅助着陆装置,可实现辅助精确着陆、固定无人机的作用,且成本低。2、敞开式基站:现阶段的无人机充电基站大多是敞开式的,不能对无人机进行有效的防护,本发明中,基站在无人机充电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封闭状态,将无人机与外部环境分隔,排除了降雨、降雪、大风等恶劣气候对无人机的影响;3、基站不可移动:现阶段的无人机充电基站往往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在堤坝巡查等工程应用中,巡航区域广、距离长,需在沿线布置充电基站,成本极高,本发明的充电基站是可移动,可在重点监控区域进行部署,极大的增加了无人机基站的适应性;4、基站蓄能方式:现阶段的无人机充电基站的蓄能方式大多是太阳能,本发明充电基站采用多种蓄能方式,采用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结合波浪能,使其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采用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中一种或多种方法对基站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无人机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无人机自主充电基站与系统,通过采用充电基站的方式,将其充电接口与无人机精准对接,实现自动充电功能,为无人机提供续能平台,提高其续航能力同时,充电基站自身具备蓄能装置,能够实现自主充电。因此,亟需研发高效、操作性强的无人机自主充电基站,是推广无人机应用的较好解决方案,较为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移动式无人机自主充电基站与系统,包括蓄能系统、充电系统、推进支撑系统、电极连接装置和防护系统,所述蓄能系统和充电系统通电连接,所述充电系统和推进支撑系统、电极连接装置及防护系统均通信连接;所述蓄能系统包括堤坝和安装在堤坝上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太阳能面板,所述蓄电池和充电基站通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左端和安装在堤坝左侧水面下的水流驱动发电机通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和安装在堤坝上方的风力发电机通电连接;所述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组和着陆平台,所述电池组和着陆平台通电连接,所述着陆平台的四个角端安装有升降器,所述着陆平台的下方箱体内安装有通信装置,所述充电系统的下方安装有推进支撑系统,所述推进支撑系统包括安装在箱体下方的万向轮和安装在箱体一侧的液压支撑杆,所述充电系统的着陆平台内部安装有电极连接装置,所述电极连接装置包括正极充电板、负极充电板和绝缘隔板,所述电极连接装置配合无人机的充电接头完成充电工作,所述充电系统的着陆平台所在的箱体上方开口处安装有防护系统,所述防护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板和安装在太阳能电板下方的驱动轮,所述太阳能电板通过固定装置卡在箱体上,所述滚动轮对应的箱体上安装有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蓄能系统采用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结合波浪能,使其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采用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中一种或多种方法对基站进行充电,风能,太阳能,水下涡轮发电三种方式选择性的相结合,提高了基站对不良天气状况的应对能力,保证了蓄电池可以长时间持高电量状态;其中利用水力推动涡轮转动进行发电,是涡轮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涡轮发电机都需要设置在河流中存在一定高度差的水域,利用水由高处流向低处的原理,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涡轮旋转的扭矩输出,并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但是在堤坝附近水位落差几乎为零,传统的为涡轮发电机不能发挥作用,所以采用水下涡轮发电机利用水下水流驱动涡轮转动发电,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系统的着陆平台上布满圆形小孔,孔与孔之间的间隙用凸起圆滑的曲面填充,保证为无人机正极接头能滑入孔内,同时平台与电源负极相连,充当基站充电负极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充电接头的负极即为为无人机起落架,正极接口采用弹簧连接置于无人机起落架内,可以伸缩,保证其与基站正极接口充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着陆平台可以将无人机降到基站的内部,对无人机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也是基站对无人机进行充电的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计了一种可移动无人机地面自动充电基站,他具有高度的智能化,一体化。在gps和辅助定位装置的共同作用下,解决了自主充电基站无人机着陆时的高精度和基站建设成本之间的矛盾。也简化了装置结构,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同时由于基站的集成程度高,可移动,基站自主充电装置形式丰富,不受环境的局限,大大增强了基站的适用范围,经济实用,操作简便。基站蓄能方式多样化,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对基站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蓄能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充电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充电系统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推进支撑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推进支撑系统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点击连接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防护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防护系统的俯视图。

图中:1、蓄能系统,11、风力电机,12、太阳能面板,13、水下涡轮机,2、充电系统,21、电池组,22、通信装置,23、着陆平台,24、升降器,3、推进支撑系统,31、万向轮,32、液压支撑杆,4、电极连接装置,41、正极充电板,42、负极充电板,43、绝缘隔板,5、防护系统,51、驱动轮,52、轨道,53、固定装置,54、太阳能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架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蓄能系统构成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充电系统构成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充电系统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推进支撑系统构成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推进支撑系统俯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点击连接装置构成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防护系统的构成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防护系统的俯视图。

作为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无人机自主充电基站与系统,包括蓄能系统1、充电系统2、推进支撑系统3、电极连接装置4和防护系统5,所述蓄能系统1和充电系统2通电连接,所述充电系统2和推进支撑系统3、电极连接装置4及防护系统5均通信连接;所述蓄能系统1包括堤坝和安装在堤坝上的蓄电池,蓄电池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太阳能面板12,所述蓄电池和充电基站通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左端和安装在堤坝左侧水面下的水流驱动发电机13通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和安装在堤坝上方的风力发电机11通电连接;所述充电系统2包括电池组21和着陆平台23,所述电池组21和着陆平台23通电连接,所述着陆平台23的四个角端安装有升降器24,所述着陆平台23的下方箱体内安装有通信装置22,所述充电系统2的下方安装有推进支撑系统3,所述推进支撑系统3包括安装在箱体下方的万向轮31和安装在箱体一侧的液压支撑杆32,所述充电系统2的着陆平台23内部安装有电极连接装置4,所述电极连接装置4包括正极充电板41、负极充电板42和绝缘隔板43,所述电极连接装置4配合无人机的充电接头完成充电工作,所述充电系统2的着陆平台23所在的箱体上方开口处安装有防护系统5,所述防护系统5包括太阳能电板54和安装在太阳能电板54下方的驱动轮51,所述太阳能电板54通过固定装置卡在箱体上,所述驱动轮51对应的箱体上安装有轨道52;所述蓄能系统1采用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结合波浪能,使其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采用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中一种或多种方法对基站进行充电,风能,太阳能,水下涡轮发电三种方式选择性的相结合,提高了基站对不良天气状况的应对能力,保证了蓄电池可以长时间持高电量状态;其中利用水力推动涡轮转动进行发电,是涡轮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涡轮发电机都需要设置在河流中存在一定高度差的水域,利用水由高处流向低处的原理,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涡轮旋转的扭矩输出,并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但是在堤坝附近水位落差几乎为零,传统的为涡轮发电机不能发挥作用,所以采用水下涡轮发电机利用水下水流驱动涡轮转动发电,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述充电系统2的着陆平台23上布满圆形小孔,孔与孔之间的间隙用凸起圆滑的曲面填充,保证为无人机正极接头能滑入孔内,同时平台与电源负极相连,充当基站充电负极接口;所述无人机充电接头的负极即为为无人机起落架,正极接口采用弹簧连接置于无人机起落架内,可以伸缩,保证其与基站正极接口充分接触;所述着陆平台23可以将无人机降到基站的内部,对无人机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也是基站对无人机进行充电的装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