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腔通流式翼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095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腔通流式翼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腔通流式翼型。



背景技术:

机翼是飞机上用来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一般分为左右两个翼面,对称地布置在机身两边,机翼的一些部位(主要是前缘和后缘)可以活动,驾驶员操纵这些部分可以改变机翼的形状,控制机翼升力或阻力的分布,以达到增加升力或改变飞机姿态的目的;国内对于高气动效率翼型的研究一直从未间断,但现有机翼研究手段大多基于电脑仿真软件,利用计算流体的方法研究机翼气动效率,这样设计出的翼型气动效率低,且重量沉,增加了占重比,不足以面对复杂的气流环境;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腔通流式翼型,从机翼表面和内部结构出发,结合气动力的原理,不仅增大机翼气动效率,而且能使气动效率改变,从而能够适应更多的气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腔通流式翼型,是通过改变翼型内部结构,形成机翼内部导流腔,加上机翼内部传动系统改变机翼内部及周身气流环境,从而获得高效率的气动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腔通流式翼型,包括翼身下蒙板、翼身后蒙板、翼身上蒙板、内部气腔、前缘进气口、上部排气口、后部排气口、传动齿轮、前腹板、上腹板、后腹板、滑腔;其特征在于:翼型主要由位于上部的翼身上蒙板、翼身后蒙板和位于下部的翼身下蒙板组成,翼身上蒙板、翼身后蒙板和翼身下蒙板围成的内部腔体结构设置有内部气腔,翼型最前端设有通向内部气腔的前缘进气口,翼型后端设有通向内部气腔的后部排气口,翼身上蒙板上设有通向内部气腔的上部排气口,这种通流式翼型内部设有传动齿轮,当翼型需要减少进入翼身的气流量时,传动系统开始工作,前缘进气口变小,翼身顶部和机翼后缘出气口变小,机翼的气动效率发生改变,翼身上蒙板、翼身后蒙板上设有滑腔,前腹板、上腹板、后腹板位于滑腔内。

滑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翼身上蒙板上,另一部分位于翼身后蒙板上,前腹板和上腹板位于翼身上蒙板上的滑腔内,后腹板位于翼身后蒙板上的滑腔内,当需要减少气流进入机翼的进气量时,通过齿轮带动前腹板在滑腔内向前滑动,带动上腹板向后滑动,带动后腹板向后滑动。此时,前缘进气口开始变小,机翼进气量变小,上部排气口和后部排气口出气量变小,气动效率降低,以此应对复杂气流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翼型适用范围广,无论固定翼,旋翼都可适用,且该翼型气动效率高,应用前景好,与相同外形的现有其他翼型相比重量轻,减小了占重比,气动效率能够控制变化,适应环境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翼身下蒙板 2、翼身上蒙板 3、翼身后蒙板 4、内部气腔 5、前缘进气口 6、上部排气口 7、后缘排气口 8、传动齿轮 9、传动齿轮 10、传动齿轮 11、前腹板 12、上腹板 13、后腹板 14、滑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内腔通流式翼型,包括翼身下蒙板1、翼身后蒙板3、翼身上蒙板2、内部气腔4、前缘进气口5、上部排气口6、后部排气口7、传动齿轮(8、9、10)、前腹板11、上腹板12、后腹板13、滑腔14;其特征在于:翼型主要由位于上部的翼身上蒙板2、翼身后蒙板3和位于下部的翼身下蒙板1组成,翼身上蒙板2、翼身后蒙板3和翼身下蒙板1围成的内部腔体结构设置有内部气腔4,翼型最前端设有通向内部气腔4的前缘进气口5,翼型后端设有通向内部气腔4的后部排气口7,翼身上蒙板2或者翼身后蒙板3上设有通向内部气腔4的上部排气口6;滑腔14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翼身上蒙板2上,另一部分位于翼身后蒙板3上;前腹板11、上腹板12位于翼身上蒙板的滑腔14内,后腹板13位于翼身后蒙板的滑腔14内,翼型内部主要包括三个传动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和位于前部的前腹板11、后腹板13和位于上部的上腹板12;当需要减少气流进入机翼的进气量时,外部通电使齿轮8逆时针开始运转,带动前腹板11在滑腔14内向前滑动,齿轮9反向运转带动上腹板12向后滑动,齿轮10顺时针运转带动后腹板向后滑动。此时,前缘进气口5开始变小,机翼进气量变小,上部排气口6和后部排气口7出气量变小,气动效率降低。机翼适应环境能力增强,节约飞机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机翼的工作原理是:气流的运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从前缘进气口5进入翼身内部,通过机翼内的内部气腔4,在翼身上部的上部排气口6出来,在上表面与来流汇合形成环流;同样,气流在内部气腔4到达机翼后缘,与翼身下表面来流汇合,形成环流;这样机翼的升阻比、气动效率将大大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