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型飞机中外翼下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4504发布日期:2018-09-08 00:2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外翼下壁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型飞机中外翼下壁板。



背景技术:

飞机壁板通常是由蒙皮层及内部加强结构的骨架层所组成的一种薄壁类结构,经检索,申请公布号CN106697327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飞机壁板对接结构,提供一种可提高飞机表面蒙皮层对接质量、降低对接壁板错位以及提高对接装配效率的飞机壁板对接结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组对接单元,由对接单元内的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分别与需要对接的第一飞机壁板和第二飞机壁板的对接边缘相连,这样通过相应的对接头可对蒙皮层起到有效地定位及保型作用,可在后续的对接装配过程中确保蒙皮层不变形,进而提高壁板对接装配后飞机表面的质量;另外,飞机壁板的对接可直接通过对接单元实现间接对位,即只需通过将相应的对接单元进行匹配对接,即可实现对飞机壁板以及相应蒙皮层的精确定位对接,可避免飞机壁板对接错位;并且还可提高装配效率,但是其提到的飞机壁板的缓冲效果不好,导致抗冲击能力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冲击型飞机中外翼下壁板,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冲击型飞机中外翼下壁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冲击型飞机中外翼下壁板,包括下壁板本体和位于下壁板本体下方的缓冲板,所述下壁板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限位槽的顶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对应的限位槽侧壁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缓冲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下壁板本体的两侧相接触,两个滑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移动槽,第一移动槽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一移动块,两个第一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交错设置,所述下壁板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移动块,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一移动块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移动块转动连接,两个第二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第二移动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位于两个第二移动块之间,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板,两个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缓冲槽,滑板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块,缓冲块与对应的缓冲槽的侧壁滑动连接,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的两个缓冲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缓冲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滑杆,两个第一移动块均与第一滑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滑杆,两个第二移动块均与第二滑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支撑杆的相交处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转轴位于两个第一移动块和两个第二移动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为矩型结构,滑块为矩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矩型结构,滑板为矩型结构,滑板与通孔的侧壁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下壁板本体、缓冲板、第一弹簧、滑块和支撑板相配合,通过缓冲板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通过支撑板带动滑块进行移动,通过滑块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力收缩;

(2)、通过第一移动块、支撑杆、第二移动块、连接杆、固定座、滑板、缓冲块和第二弹簧相配合,当缓冲板向下壁板本体靠近时,两个支撑杆通过转轴进行旋转,同时使两个第一移动块和两个第二移动块相互远离,通过两个第二移动块带动两个连接杆进行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滑板进行移动,通过滑板带动缓冲块进行移动,通过缓冲块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受力进行收缩;

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提高了下壁板本体的抗冲击能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冲击型飞机中外翼下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抗冲击型飞机中外翼下壁板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壁板本体、2缓冲板、3限位槽、4第一弹簧、5滑块、6支撑板、7第一移动槽、8第一移动块、9支撑杆、10第二移动槽、11第二移动块、12连接杆、13固定座、14通孔、15滑板、16缓冲槽、17缓冲块、1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抗冲击型飞机中外翼下壁板,包括下壁板本体1和位于下壁板本体1下方的缓冲板2,缓冲板2可以承受下壁板本体1所受到的冲击力,下壁板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两个限位槽3的顶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与对应的限位槽3侧壁滑动连接的滑块5,通过滑块5挤压第一弹簧4,使第一弹簧4受力收缩,起到缓冲的作用,缓冲板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通过缓冲板2带动两个支撑板6进行移动,两个支撑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下壁板本体1的两侧相接触,两个滑块5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板6带动滑块5进行移动,缓冲板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移动槽7,第一移动槽7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一移动块8,两个第一移动块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支撑杆9,两个支撑杆9交错设置,支撑杆9转动时可以使两个第一移动块8相互远离,下壁板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移动槽10,第二移动槽10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移动块11,通过两个支撑杆9可使两个第二移动块11相互远离,支撑杆9远离第一移动块8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移动块11转动连接,两个第二移动块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2,通过第二移动块11带动连接杆12进行移动,第二移动槽10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位于两个第二移动块11之间,固定座13上开设有通孔14,通孔14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板15,通过连接杆12可以带动滑板15进行移动,两个滑板15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通孔14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缓冲槽16,滑板15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缓冲块17,通过滑板15带动缓冲块17进行移动,缓冲块17与对应的缓冲槽16的侧壁滑动连接,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的两个缓冲槽16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8,通过缓冲块17挤压第二弹簧18,使第二弹簧18受力进行收缩,可起到缓冲的作用,第二弹簧18的一端与对应的缓冲块17固定连接,通过下壁板本体1、缓冲板2、第一弹簧4、滑块5和支撑板6相配合,通过缓冲板2带动支撑板6进行移动,通过支撑板6带动滑块5进行移动,通过滑块5挤压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受力收缩,通过第一移动块8、支撑杆9、第二移动块11、连接杆12、固定座13、滑板15、缓冲块17和第二弹簧18相配合,当缓冲板2向下壁板本体1靠近时,两个支撑杆9通过转轴进行旋转,同时使两个第一移动块8和两个第二移动块11相互远离,通过两个第二移动块11带动两个连接杆12进行移动,通过连接杆12带动滑板15进行移动,通过滑板15带动缓冲块17进行移动,通过缓冲块17挤压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受力进行收缩,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提高了下壁板本体1的抗冲击能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移动槽7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滑杆,两个第一移动块8均与第一滑杆滑动连接,第二移动槽10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滑杆,两个第二移动块11均与第二滑杆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杆9的相交处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转轴位于两个第一移动块8和两个第二移动块11之间,限位槽3的横截面为矩型结构,滑块5为矩型结构,通孔14的横截面为矩型结构,滑板15为矩型结构,滑板15与通孔14的侧壁滑动连接,通过下壁板本体1、缓冲板2、第一弹簧4、滑块5和支撑板6相配合,通过缓冲板2带动支撑板6进行移动,通过支撑板6带动滑块5进行移动,通过滑块5挤压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受力收缩,通过第一移动块8、支撑杆9、第二移动块11、连接杆12、固定座13、滑板15、缓冲块17和第二弹簧18相配合,当缓冲板2向下壁板本体1靠近时,两个支撑杆9通过转轴进行旋转,同时使两个第一移动块8和两个第二移动块11相互远离,通过两个第二移动块11带动两个连接杆12进行移动,通过连接杆12带动滑板15进行移动,通过滑板15带动缓冲块17进行移动,通过缓冲块17挤压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受力进行收缩,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提高了下壁板本体1的抗冲击能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工作原理:当下壁板本体1将要受到冲击时,冲击力会先作用在缓冲板2上,缓冲板2受力向靠近下壁板本体1的方向进行移动,通过缓冲板2带动支撑板6进行移动,通过支撑板6带动滑块5进行移动,通过滑块5挤压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受力收缩,第一弹簧4收缩时产生的反弹力可起到缓冲作用,与此同时,两个支撑杆9通过转轴进行转动,通过两个支撑杆9带动两个第一移动块8和两个第二移动块11相互远离,通过两个第二移动块11带动两个连接杆12进行移动,通过连接杆12带动滑板15进行移动,通过滑板15带动缓冲块17进行移动,通过缓冲块17挤压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受力进行收缩,第二弹簧18收缩时所产生的反弹力同样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可减少下壁板本体1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下壁板本体1的抗冲击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