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翼航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3938发布日期:2018-08-28 23:5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器,具体涉及一种无翼航空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器可分为两大类: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前者靠空气静浮力升空;后者靠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又可分为固定翼航空器和旋翼航空器,现有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升力是由航空器与空气相对运动,机翼上下空气流动导致的压差和气流冲击效应所产生,造成现有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能效比低,飞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效比高,飞行成本低的无翼航空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无翼航空系统,包括升力导管和涵道风扇,升力导管垂直设置,升力导管内设置升力叶片,升力叶片为向上凸起的弧形叶片,涵道风扇连通升力导管,涵道风扇所产生的气流从下往上经过升力导管。

所述涵道风扇设置在升力导管的下端。

所述升力导管与过渡导管组成一个u型管,若干u型管依次连通,u型管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u型管的升力导管的上端连通下一个u型管的过渡导管的上端,涵道风扇设置在第一个u型管的过渡导管的上端,最后一个u型管的升力导管的上端连通一个过渡导管,过渡导管的开口向下。

所述升力导管与过渡导管组成一个u型管,若干u型管依次连通,u型管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u型管的升力导管的上端连通下一个u型管的过渡导管的上端,涵道风扇设置在第一个u型管的过渡导管的上端,最后一个u型管的升力导管的上端连通第一个u型管的过渡导管的上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涵道风扇产生的气流经过升力导管时,因升力叶片向上凸起、升力叶片的下表面形成凹面,升力叶片阻止了流体的流动、所以升力叶片的下表面处流速低,因升力叶片的上表面呈凸面流线型,同时这个上表面的凸面也没有阻止流体的流动,所以上表面流速高,承受的压强小;下表面流速低,承受的压强大;所以就产生了升力,升力导管的上端朝向任一方向就会产生朝向任一方向的推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效比高,可在大气层以外临近空间飞行,可实现垂直起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涵道风扇2过渡导管3升力导管4升力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无翼航空系统,包括升力导管3和涵道风扇1,升力导管3垂直设置,升力导管3内设置升力叶片4,升力叶片4为向上凸起的弧形叶片,涵道风扇1所产生的气流从下往上经过升力导管3,升力导管3与过渡导管2组成一个u型管,若干u型管依次连通,u型管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u型管的升力导管3的上端连通下一个u型管的过渡导管2的上端,涵道风扇1设置在第一个u型管的过渡导管2的上端,涵道风扇1所产生的气流从下往上经过升力导管3,最后一个u型管的升力导管3的上端连通一个过渡导管2,过渡导管2的开口向下。

实施例2:

无翼航空系统,包括升力导管3和涵道风扇1,升力导管3垂直设置,升力导管3内设置升力叶片4,升力叶片4为向上凸起的弧形叶片,涵道风扇1所产生的气流从下往上经过升力导管3,升力导管3与过渡导管2组成一个u型管,若干u型管依次连通,u型管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u型管的升力导管3的上端连通下一个u型管的过渡导管2的上端,涵道风扇1设置在第一个u型管的过渡导管2的上端,涵道风扇1所产生的气流从下往上经过升力导管3,最后一个u型管的升力导管3的上端连通第一个u型管的过渡导管2的上端,形成密闭循环系统,从而实现在大气层以外临近空间飞行。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器,具体涉及一种无翼航空系统。无翼航空系统,包括升力导管和流体压缩装置,升力导管垂直设置,升力导管内设置升力叶片,升力叶片为向上凸起的弧形叶片,流体压缩装置连通升力导管,流体压缩装置所产生的气流从下往上经过升力导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效比高,可在大气层以外临近空间飞行,可实现垂直起降。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金海
技术研发日:2018.02.09
技术公布日:2018.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