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8643发布日期:2018-07-24 21:5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机,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等优点。而且在无人机上可装载各种负载,例如摄像头,可以实现影像实时传输,并可广泛应用于消防、军事、交能、警务、勘测以及气象等领域,以实现对指定地区的巡航拍摄和监视。

目前,无人机大多是多轴无人机,比如四轴、六轴等,并且由于机臂相对机身向外呈放射状设置,导致无人机的整体体积比较大,占用空间也比较大,很难做到便利运输及携带。可见,现有的无人机存在整体体积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以解决现有的无人机存在整体体积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第一机身、第二机身、以及用于承载动力装置的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其中:

所述第一机臂与所述第一机身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机臂上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一承载部;

所述第二机臂与所述第二机身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机臂上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二承载部;

所述第一机身与所述第二机身活动连接,所述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身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展开呈第一展开状态;所述无人机处于非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转动与所述第二机身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机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转动,使所述第一机身在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臂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机身展开呈第二展开状态;所述无人机处于非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臂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机身转动并收拢呈现第二折叠状态;所述第一机臂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机身转动,使所述第一机臂在所述第二展开状态和所述第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二机臂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展开呈第三展开状态;所述无人机处于非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二机臂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转动并收拢呈现第三折叠状态;所述第二机臂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转动,使所述第二机臂在所述第三展开状态和所述第三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身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呈现第二折叠状态的第一机臂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机身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呈现第三折叠状态的第二机臂的第二容置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机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的飞行坐标体系包括横滚轴、航向轴和俯仰轴,所述横滚轴与所述俯仰轴所在平面为所述无人机的第一基准面,所述横滚轴与所述航向轴所在平面为所述无人机的第二基准面;

其中,所述无人机处于非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相对所述第一基准面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相对所述第二基准面对称设置,所述两个第二容置空间相对所述第二基准面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处于非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臂在所述横滚轴方向的朝向与所述第二机臂在所述横滚轴方向的朝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身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展开呈现第一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臂的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二机臂的第二承载部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一机身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转动与所述第二机身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臂的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二机臂的第二承载部的朝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还包括机身转轴,所述第一机身通过所述机身转轴与所述第二机身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还包括云台,所述云台设置在第一机身或第二机身上;当所述第一机身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展开呈现第一展开状态时,所述云台处于显露状态,当所述第一机身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转动与所述第二机身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时,所述云台处于隐藏状态。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机身上,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二机身上;

当所述第一机身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展开呈现第一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处于支撑状态;

当所述第一机身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转动与所述第二机身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处于隐藏状态。

可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旋翼组件。

可选的,所述旋翼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与第二承载部上的电机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机上的螺旋桨。

可选的,所述螺旋桨为可拆卸桨。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第一机身、第二机身、以及用于承载动力装置的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其中:所述第一机臂与所述第一机身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机臂上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机臂与所述第二机身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机臂上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机身与所述第二机身活动连接,所述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身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展开呈第一展开状态;所述无人机处于非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转动与所述第二机身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机身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转动,使所述第一机身在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折叠状态之间切换。这样在无人机处于非飞行状态时,可以通过将第一机身相对第二机身贴合呈折叠状态,以减小无人机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100,包括第一机身10、第二机身20、以及用于承载动力装置的第一机臂30和第二机臂40,其中:

所述第一机臂30与所述第一机身1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机臂30上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一承载部31;

所述第二机臂40与所述第二机身20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机臂40上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动力装置的第二承载部41;

所述第一机身10与所述第二机身20活动连接,所述无人机100处于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身10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20展开呈第一展开状态;所述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身1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20转动与所述第二机身20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机身1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20转动,使所述第一机身10在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100还包括机身转轴,第一机身10可通过机身转轴与第二机身20转动连接。如图1所示,当无人机100处于飞行状态时,第一机身10能够相对第二机身20展开,并呈第一展开状态,优选的,第一机身10可相对第二机身旋转180°,呈第一展开状态;如图2所示,当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第一机身10能够相对第二机身20转动与第二机身20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机身10与第二机身20贴合之后,可以通过卡合设置在第一机身10和第二机身20上的卡扣结构50,将第一机身10与第二机身20维持在贴合状态;而需要控制第一机身10呈第一展开状态时,则可以通过松开卡扣结构50,并控制第一机身10相对第二机身20转动。且第一机身10能够相对第二机身20转动,使第一机身10在第一展开状态与第一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由于当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第一机身10相对第二机身20展开,会使得无人机100的整体体积过大,通过转动第一机身10,使第一机身10贴合第二机身20设置,可以有效减小无人机100在非飞行状态时的整体体积,进而方便用户对无人机100进行运输和携带。

为了进一步减小无人机100在非飞行状态时的整体体积,可以将第一机臂30贴合第一机身10设置,第二机臂40贴合第二机身20设置。

如图1及图2所示,无人机100处于飞行状态时,第一机臂30能够相对于第一机身10呈第二展开状态;当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第一机臂30能够相对第一机身10转动并收拢呈第二折叠状态;且第一机臂30能够相对第一机身10转动,使第一机臂30能够在第二展开状态和第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优选的,第一机身10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呈现第二折叠状态的第一机臂30的第一容置空间11,这样当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第一机臂30可容置在第一机身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内,相对贴合在第一机身10上,可以进一步减小无人机100在在非飞行状态时的整体体积。

同理,当无人机100处于飞行状态时,第二机臂40能够相对于第二机身20呈第三展开状态;当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第二机臂40能够相对第二机身20转动并收拢呈第三折叠状态;且第二机臂40能够相对第二机身20转动,使第二机臂40能够在第三展开状态和第三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优选的,第二机身20上设置有用于容置呈现第三折叠状态的第二机臂40的第二容置空间21,这样当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第二机臂40可容置在第二机身20的第二容置空间21内,相对贴合在第二机身20上,可以进一步减小无人机100在在非飞行状态时的整体体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机臂3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容置空间11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机臂40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容置空间21的数量为两个。

如图1所示,无人机100的飞行坐标体系包括横滚轴(x轴)、航向轴(y轴)和俯仰轴(z轴),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滚轴(x轴)与俯仰轴(z轴)所在平面为无人机100的第一基准面,横滚轴(x轴)与航向轴(y轴)所在平面为无人机100的第二基准面。

其中,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第一容置空间11与第二容置空间21相对第一基准面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容置空间11相对第二基准面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容置空间21相对第二基准面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第一机臂30在所述横滚轴(x轴)方向的朝向与第二机臂40在横滚轴(x轴)方向的朝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身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20展开呈现第一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臂30的第一承载部31与所述第二机臂40的第二承载部41的朝向相同;所述第一机身10相对于所述第二机身20转动与所述第二机身20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机臂30的第一承载部31与所述第二机臂40的第二承载部41的朝向相反。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机身10相对于第二机身20展开呈现第一展开状态时,即当无人机100处于飞行状态时,通过设置第一机臂30的第一承载部31与第二机臂40的第二承载部41的朝向相同,可以使安装在第一承载部31与第二承载部41上的动力装置的朝向相同,即使无人机100的动力牵引方向一致,可以有效提升无人机100的飞行性能,还可以节省飞行所耗能源。

本实施方式中,无人机100的动力装置可以是旋翼组件,其中,该旋翼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承载部31和第二承载部41上的电机以及设置在电机上的螺旋桨。

由于螺旋桨的桨叶较长,为了进一步减小无人机100在非飞行状态下的整体体积,可以将螺旋桨设计为可拆卸桨。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100还包括云台60,云台60可以设置在第一机身10上,也可以设置第二机身20上;如图4所示,当第一机身10相对第二机身20展开呈现第一展开状态时,云台60呈显露状态;如图2所示,当第一机身10相对于第二机身20转动与第二机身20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时,云台60呈隐藏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比如,云台60设置在第一机身10上,第二机身20则对应云台60设有收容云台60的收容槽,这样当第一机身10相对于第二机身20转动与第二机身20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时,云台60凸出于第一机身10的部分,可以收容在第二机身20的收容槽内,并呈隐藏状态。

同理,当云台60设置在第二机身20上,第一机身10则对应云台60设有收容云台60的收容槽,这样当第一机身10相对于第二机身20转动与第二机身20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时,云台60凸出于第二机身20的部分,可以收容在第一机身10的收容槽内,并呈隐藏状态。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100还包括第一支撑部71和第二支撑部72,其中,第一支撑部71设置在第一机身10上,第二支撑部72设置在第二机身20上,其中,第一支撑部71可以呈“n”型,第二支撑部72也可以呈“n”型。

在无人机100停靠在地面时,第一支撑部71与第二支撑部72可以起到制成无人机100的作用。

具体的,当第一机身10相对于第二机身20展开呈现第一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撑部71和第二支撑部72均处于支撑状态;当第一支撑部71和第二支撑部72均处于支撑状态时,第一支撑部71与第二支撑部72相对无人机100呈“v”型设置,以便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当第一机身10相对于第二机身20转动与第二机身20贴合呈第一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部71和第二支撑部72均处于隐藏状态。

这样,当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可以将第一支撑部71和第二支撑部72分别收容在第一机身10及第二机身20上,使第一支撑部71和第二支撑部72均处于隐藏状态,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无人机100在在非飞行状态时的整体体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无人机100的展开过程中,先松开用于固定第一机身10与第二机身20的卡扣结构50,并控制第一机身10相对第二机身20转动,呈第一展开状态,优选的,可以控制第一机身10相对第二机身20转动180°;然后,控制第一机臂30相对第一机身10转动,呈第二展开状态,以及控制第二机臂40相对第二机身20转动,呈第三展开状态,最终展开状态如图1所示。

在无人机100的折叠过程中,先控制控制第一机臂30相对第一机身10转动,呈第二折叠状态,以及控制第二机臂40相对第二机身20转动,呈第三折叠状态;然后,在控制控制第一机身10相对第二机身20转动,呈第一折叠状态,最后卡合卡扣结构50,使第一机身10与第二机身20贴合固定,最终折叠状态如图2所示。

这样,在无人机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可以通过将第一机身10相对第二机身20贴合呈折叠状态,并使第一机臂30容置在第一机身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内,以及使第二机臂40容置在第二机身20的第二容置空间21内,以减小无人机的整体体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