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降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6466发布日期:2020-09-01 17:2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降落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降落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现有的无人机降落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差,当无人机降落过程中,由于自身的重量在着陆时有较大的冲击力,容易使得无人机机体发生倾倒,进而使得机翼或机体受损,不利于无人机安全的进行着陆的问题。而且起落架较长容易使得无人机飞行不便,在狭小空间内飞行时容易使得无人机损坏,较大的起落架容易增加飞行时气流阻力,不便于无人机稳定飞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具有缓冲功能的无人机降落机构。

具体的、一种无人机降落机构,包括第一起落架臂、第二起落架臂、架臂连接件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的架臂连接件固定在无人机机身的下方,所述第一起落架臂和第二起落架臂均为杆形件,第一起落架臂的一端铰接在架臂连接件上,第一起落架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起落架臂一端铰接,第二起落架臂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杆,无人机机身和第一起落架臂之间设置有弹簧a,弹簧a一端固定在无人机机身上,弹簧a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起落架臂远离无人机的一端,第一起落架臂和第二起落架臂之间设置有弹簧b,弹簧b一端固定在第一起落架臂靠近无人机一端,弹簧b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起落架臂上,且固定点位于靠近第二起落架臂与支撑杆铰接的一端;第二起落架臂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弹簧c,弹簧c一端固定在第二起落架臂上,且固定点位于靠近与第一起落架臂铰接点的一端,弹簧c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且固定点位于远离支撑板与第二起落架臂铰接点的一端;所述的弹簧a、弹簧b和弹簧c均为竖直设置,支撑杆水平设置;

所述无人机机身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轴与支撑杆相平行,电机的轴前端设置有卷筒,卷筒上固定有绳索,绳索的自由端穿过支撑杆并固定在无人机机身上。

所述的无人机降落机构设置有两个,且呈对称布置。

所述的架臂连接件为板形件。

所述的支撑杆中部开有供绳索穿过的孔。

所述的第一起落架臂、第二起落架臂和支撑杆材料为铝合金,支撑杆嵌装有铁块。

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弹簧a、弹簧b和弹簧c的设计,使起落架与无人机之间存在缓冲,降低了起落架对无人机的冲击,确保了无人机能够安全着陆;而且,电机转动使绳索缠绕在卷筒上,绳索拉动支撑杆向上运动,从而使起落架折叠,降低了起落架的体积,减少了飞行时的气流阻力,保证了无人机稳定飞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机构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无人机降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起落架臂、2-第二起落架臂、3-架臂连接件、4-支撑杆、5-弹簧a、6-弹簧b、7-弹簧c、8-电机、9-卷筒、10-无人机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无人机降落机构,包括第一起落架臂1、第二起落架臂2、架臂连接件3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的架臂连接件3固定在无人机机身10的下方,所述第一起落架臂1和第二起落架臂2均为杆形件,第一起落架臂1的一端铰接在架臂连接件3上,第一起落架臂1的另一端与第二起落架臂2一端铰接,第二起落架臂2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杆4,无人机机身10和第一起落架臂1之间设置有弹簧a5,弹簧a5一端固定在无人机机身10上,弹簧a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起落架臂1远离无人机的一端,第一起落架臂1和第二起落架臂2之间设置有弹簧b6,弹簧b6一端固定在第一起落架臂1靠近无人机一端,弹簧b6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起落架臂2上,且固定点位于靠近第二起落架臂2与支撑杆4铰接的一端;第二起落架臂2和支撑杆4之间设置有弹簧c7,弹簧c7一端固定在第二起落架臂2上,且固定点位于靠近与第一起落架臂1铰接点的一端,弹簧c7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且固定点位于远离支撑板与第二起落架臂2铰接点的一端;所述的弹簧a5、弹簧b6和弹簧c7均为竖直设置,支撑杆4水平设置;

所述无人机机身10上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轴与支撑杆4相平行,电机8的轴前端设置有卷筒9,卷筒9上固定有绳索,绳索的自由端穿过支撑杆4并固定在无人机机身10上。

所述的无人机降落机构设置有两个,且呈对称布置。所述的架臂连接件3为板形件。所述的支撑杆4中部开有供绳索穿过的孔。所述的第一起落架臂1、第二起落架臂2和支撑杆4材料为铝合金,支撑杆4嵌装有铁块。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无人机降落时,支撑杆4与地面接触,在弹簧a、弹簧b和弹簧c的作用下,使起落架与无人机之间存在缓冲,降低了起落架对无人机的冲击,确保了无人机能够安全着陆;无人机起飞后,电机8转动使绳索缠绕在卷筒9上,绳索拉动支撑杆向上运动,使起落架折叠,降低了起落架的体积,减少了飞行时的气流阻力,保证了无人机稳定飞行。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降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起落架臂(1)、第二起落架臂(2)、架臂连接件(3)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的架臂连接件(3)固定在无人机机身(10)的下方,所述第一起落架臂(1)和第二起落架臂(2)均为杆形件,第一起落架臂(1)的一端铰接在架臂连接件(3)上,第一起落架臂(1)的另一端与第二起落架臂(2)一端铰接,第二起落架臂(2)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杆(4),无人机机身(10)和第一起落架臂(1)之间设置有弹簧a(5),弹簧a(5)一端固定在无人机机身(10)上,弹簧a(5)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起落架臂(1)远离无人机的一端,第一起落架臂(1)和第二起落架臂(2)之间设置有弹簧b(6),弹簧b(6)一端固定在第一起落架臂(1)靠近无人机一端,弹簧b(6)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起落架臂(2)上,且固定点位于靠近第二起落架臂(2)与支撑杆(4)铰接的一端;第二起落架臂(2)和支撑杆(4)之间设置有弹簧c(7),弹簧c(7)一端固定在第二起落架臂(2)上,且固定点位于靠近与第一起落架臂(1)铰接点的一端,弹簧c(7)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且固定点位于远离支撑板与第二起落架臂(2)铰接点的一端;所述的弹簧a(5)、弹簧b(6)和弹簧c(7)均为竖直设置,支撑杆(4)水平设置;

所述无人机机身(10)上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轴与支撑杆(4)相平行,电机(8)的轴前端设置有卷筒(9),卷筒(9)上固定有绳索,绳索的自由端穿过支撑杆(4)并固定在无人机机身(10)上;所述的支撑杆(4)中部开有供绳索穿过的孔;所述的第一起落架臂(1)、第二起落架臂(2)和支撑杆(4)材料为铝合金,支撑杆(4)嵌装有铁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降落机构,包括第一起落架臂、第二起落架臂、架臂连接件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架臂连接件固定在无人机机身的下方,第一起落架臂的一端铰接在架臂连接件上,第一起落架臂与第二起落架臂铰接,第二起落架臂铰接有支撑杆,无人机机身和第一起落架臂之间设置有弹簧A,第一起落架臂和第二起落架臂之间设置有弹簧B,第二起落架臂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弹簧C,弹簧A、弹簧B和弹簧C均为竖直设置,支撑杆水平设置,无人机机身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轴前端设置有卷筒,卷筒上固定有绳索,绳索的自由端穿过支撑杆并固定在无人机机身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着陆时起落架对无人机的冲击。

技术研发人员:杨润;朱鸿颖涛;何世雄;李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微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31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