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9964发布日期:2019-10-28 22:30阅读:10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翼尖涡流"又称为翼尖涡,当机翼产生正升力时,下翼面的压强比上翼面高,在上、下翼面压强差的作用下,下翼面的气流就绕过翼尖流向上翼面,这样就使下翼面的流线由机翼的翼根向翼尖倾斜,而上翼面的流线则由翼尖偏向翼根。由于上、下翼面气流在后缘处具有不同的流向,于是就形成漩涡,并在翼尖卷成翼尖涡,翼尖涡向后流即形成翼尖涡流。机翼上产生的升力越多,翼尖涡也就越强。翼尖涡带动空气,含有很大的能量,拖带在翼尖之后,形成可观的阻力。这种阻力就是我们所说的诱导阻力。翼尖涡的方向:从飞机的后部向前看,右翼尖涡是逆时针旋转,左机翼的翼尖涡是顺时针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利用分布式动力的中螺旋桨产生的气流破坏翼尖产生的翼尖涡,减少诱导阻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其包括多个动力短舱,多个所述动力短舱均匀连接在机翼的前侧,每个所述动力短舱的前侧均设有对应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的旋向与翼尖涡的旋向相反。

所述机翼的后侧连接动力长舱。

所述动力长舱设有两个,每个所述动力长舱的上端均连接上螺旋桨,下端均连接下螺旋桨。

所述上螺旋桨和所述下螺旋桨的旋向相反。

每个所述动力短舱和每个所述动力长舱内均设有对应的电机。

所述螺旋桨为可折叠式的螺旋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设有多个动力短舱和动力长舱,利用分布式动力的中螺旋桨产生的气流破坏翼尖产生的翼尖涡,减少诱导阻力,节约耗油,增加航时,提高飞行速度进而增大航程,也提高飞机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的螺旋桨使用可折叠式的螺旋桨,降低巡航模式下的空气阻力;

3、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的余度设计可以为飞机的安全多提供一份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动力短舱,2为机翼,3为螺旋桨,4为动力长舱,5为上螺旋桨,6为下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一种减少翼尖涡及诱导阻力的动力分布结构,其包括多个动力短舱1,多个动力短舱1均匀连接在机翼2的前侧,每个动力短舱1的前侧均设有对应的螺旋桨3,螺旋桨3的旋向与翼尖涡的旋向相反。

机翼2的后侧连接动力长舱4。

动力长舱4设有两个,每个动力长舱4的上端均连接上螺旋桨5,下端均连接下螺旋桨6。

上螺旋桨5和下螺旋桨6的旋向相反。

每个动力短舱1和每个动力长舱4内均设有对应的电机。

螺旋桨3为可折叠式的螺旋桨。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