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7704发布日期:2020-07-29 02:08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



背景技术:

对于那些居住在高楼中的人们来说,当发生突发灾难时的逃生一直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外部材料可能成为易燃物,把火势从较低的楼层迅速延伸至较高的楼层,从而使得住在更高的人生存几率大大降低,国内使用最多的高楼逃生装置是钢丝绳缓降器,其结构复杂,操作起来也很困难,需提前安装挂件,且对使用人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在危机发生的时候,人们处于慌乱之中,很难冷静的去处理一些复杂的操作流程,这就让逃生的概率大大降低,现有逃生降落伞打开速度慢,还有些逃生降落伞等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后才能使用,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使用时,逃生几率几乎为零,现有逃生降落伞使用楼层高度有限,必须在100米以上楼层才能使用,且落地冲击力大,容易使人受伤,因此需要一种高层逃生装置,无需专业培训即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体积小巧,便于存放,安全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包括伞面、连接气囊、伞面支撑气囊、环形气囊、缓冲气囊、充气组件以及挂接锁装置,所述的伞面边缘处连接伞面支撑气囊,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之间通过连接气囊连接并连通,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底端连接环形气囊,所述的环形气囊与伞面支撑气囊连通,所述的环形气囊底端连接缓冲气囊,所述的缓冲气囊上端与环形气囊连通,所述的环形气囊上通过管道连接充气组件,所述的环形气囊上设有挂接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中空气囊式支撑,以充气组件充气,不再借助空气动力开伞,能迅速将伞面打开,并且缓冲气囊能在落地时起到很好的的缓冲作用,使得逃生安全高度降低至10米,体积小巧,便于存放,更加安全。

作为改进,所述的缓冲气囊设为蜂窝状或环形。

作为改进,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至少设置有5个。

作为改进,所述的缓冲气囊至少设置有5个。

作为改进,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通过圆环连接在伞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伞面,2、连接气囊,3、伞面支撑气囊,4、环形气囊,5、缓冲气囊,6、充气组件,7、挂接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包括伞面1、连接气囊2、伞面支撑气囊3、环形气囊4、缓冲气囊5、充气组件6以及挂接锁装置7,所述的伞面1边缘处连接伞面支撑气囊3,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3之间通过连接气囊2连接并连通,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3底端连接环形气囊4,所述的环形气囊4与伞面支撑气囊3连通,所述的环形气囊4底端连接缓冲气囊5,所述的缓冲气囊5上端与环形气囊4连通,所述的环形气囊4上通过管道连接充气组件6,所述的环形气囊4上设有挂接锁装置7。

所述的缓冲气囊5设为蜂窝状或环形。

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3至少设置有5个。

所述的缓冲气囊5至少设置有5个。

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3通过圆环连接在伞面1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挂接锁装置与人体挂接,从而将逃生伞固定在背部,固定后背对窗外打开充气组件开关,充气组件快速给气囊充气,将环形气囊、缓冲气囊、伞面支撑气囊以及连接气囊迅速打开,倒向窗外即可逃生,在不使用时可以将气囊放气后折叠收纳起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面(1)、连接气囊(2)、伞面支撑气囊(3)、环形气囊(4)、缓冲气囊(5)、充气组件(6)以及挂接锁装置(7),所述的伞面(1)边缘处连接伞面支撑气囊(3),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3)之间通过连接气囊(2)连接并连通,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3)底端连接环形气囊(4),所述的环形气囊(4)与伞面支撑气囊(3)连通,所述的环形气囊(4)底端连接缓冲气囊(5),所述的缓冲气囊(5)上端与环形气囊(4)连通,所述的环形气囊(4)上通过管道连接充气组件(6),所述的环形气囊(4)上设有挂接锁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气囊(5)设为蜂窝状或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3)至少设置有5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气囊(5)至少设置有5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3)通过圆环连接在伞面(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逃生降落伞,包括伞面、连接气囊、伞面支撑气囊、环形气囊、缓冲气囊、充气组件以及挂接锁装置,所述的伞面边缘处连接伞面支撑气囊,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之间通过连接气囊连接并连通,所述的伞面支撑气囊底端连接环形气囊,所述的环形气囊与伞面支撑气囊连通,所述的环形气囊底端连接缓冲气囊,所述的缓冲气囊上端与环形气囊连通,所述的环形气囊上通过管道连接充气组件,所述的环形气囊上设有挂接锁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体积小巧,便于存放,安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冯彦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冯彦杰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