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33262发布日期:2020-06-02 19: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的前端面的整流罩,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后端面的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后端面的装载仓,以及沿所述装载仓的长度方向开设的若干个装载槽;相邻的装载槽之间的间隔厚度相等;

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座内的扭矩倍增器,传动连接于所述扭矩倍增器且穿过所述基座的扇叶轴,紧密固定于所述扇叶轴且位于所述整流罩内的动力扇叶,传动连接于所述扭矩倍增器且位于所述装载仓内的驱动组件,对应铰接于所述装载槽内前端的承载叶片,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叶片内表面的安装槽;

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叶片,所述承载叶片的数量与所述装载槽的数量一致,用于控制所述承载叶片的张合;当所述承载叶片在驱动组件的控制下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承载叶片将所述装载槽密封,构成一个闭合的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与所述基座的安装结构如下:

设置在所述整流罩的尾部的内壁的内螺纹圈,开设在所述基座的头部的外表面处的外螺纹圈,沿所述外螺纹圈的长度方向等距离贯穿于所述外螺纹圈的若干个预埋槽,放置于所述预埋槽内的顶板,开设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外螺纹圈的尾部相邻的环形凹槽,及其预埋在所述环形凹槽内的线性导爆索;

当所述顶板的内壁与所述预埋槽紧贴时,所述外螺纹圈与所述内螺纹圈螺纹连接;为了使线性导爆索能够作用于顶板,所述顶板的尾部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后侧处的基座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导爆索通过电力引爆,所述线性导爆索的点火头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承载叶片内,所述电源的开关通过移动终端远程操控;

所述承载仓内安装有跟踪定位器,所述跟踪定位器与移动终端中的定位模块通过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导爆索的活动端沿所述整流罩的内螺纹圈缠绕一周,并紧贴整流罩的内部延伸至整流罩的头部然后返回至内螺纹圈,将所述整流罩沿其轴向等分隔成两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连接于所述扭矩倍增器的丝杆,传动连接于所述丝杆的丝杆螺母,一端铰接于所述丝杆螺母的外表面的若干个连杆,及其设置在在所述丝杆两端处的逆止器;

其中,所述连杆的个数与所述承载叶片相一致,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叶片的内壁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器包括:

分别紧密套接在所述丝杆的两端处的棘轮,与所述棘轮相对应铰接安装在所述装载仓内壁处的棘手,首端铰接与所述棘手靠近所述棘轮一端的第一连接杆,首端铰接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末端处的第二连接杆,以及铰接于所述装载仓内壁处的驱动块;

所述驱动块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末端相铰接,两个驱动块之间通过棘轮连杆相连接,所述装载仓与所述棘轮连杆相对应处开设有穿孔,用于穿绳迫使棘手与棘轮分离;

所述棘轮的外圆周面设置有棘齿,所述棘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接的长倾斜面和短倾斜面,所述棘手与棘齿之间有相互的推动作用,所述动力扇叶的扭转角的方向与所述倾斜面整体的转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器包括:

分别紧密套接在所述丝杆的两端处的转盘,铰接于所述转盘的边缘处的棘手,固定在所述装载仓的两端的内壁处且与所述转盘同轴的齿轮圈,及其设置在所述齿轮圈内壁处的棘齿;

其中,所述棘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接的长倾斜面和短倾斜面,所述棘手与棘齿之间有相互的推动作用,所述动力扇叶的扭转角的方向与所述倾斜面整体的转向相反;所述棘手靠近所述棘齿的一端开设有穿孔,用于穿绳迫使棘手与棘轮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倍增器包括:

传动连接于所述扇叶轴的输入轴,套接在所述输入轴上且位于所述连接座内的第一直齿轮,以所述输入轴为中心对称安装在所述连接座内的减速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速轴上且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相啮合的第二直齿轮;

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轴为同轴的且传动连接于丝杆的输出轴,紧密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二直齿轮,及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速轴上且与所述第二直齿轮相啮合的第一直齿轮;

所述第一直齿轮的齿顶圆小于所述第二直齿轮的齿顶圆。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手动转动动力扇叶,动力扇叶的转动带动扇叶轴自转,扇叶轴经扭矩倍增器增加扭矩并带动装载仓内的丝杆转动;

步骤二、因丝杆与丝杆螺母为螺纹传动连接,因此丝杆螺母在丝杆上移动迫使与丝杆螺母相铰接的承载叶片相对装载仓展开,此时逆止器中的棘手与棘齿相互作用,起到防止丝杆反转导致承载叶片闭合;

步骤三、将载荷安装在所述承载叶片内壁处的安装槽内;

步骤四、人为操控逆止器,使棘手与棘齿脱离,并反向转动动力扇叶,丝杆螺母在丝杆上反向移动,承载有载荷的承载叶片闭合,与装载槽紧贴,与所述装载仓构成一个闭合的柱体;

步骤五、利用管径类发射装置将运载装置推出,在接收到到达预定目标位置前,整流罩与柱体一直保持弹体外形;当接收到或到达预定位置信息以及减速到预设速度信息后,移动终端接通电源;

步骤六、预埋在预埋槽中和穿插在整流罩内壁的线性导爆索被起爆,在线性导爆索的作用下,整流罩被切割并脱落;

步骤七、此时前端动力扇叶将在风力的推动下产生转速和扭矩,即可通过扭矩倍增器传动丝杆和丝杆螺母,在极短时间内推开承载叶片,此时展开结构类似于伞状外形,展开过程同时起到增大风阻、迅速减小降落速度以减小对有效载荷的着地冲击,保护了展开结构的本体结构;随着承载叶片的展开载荷慢慢的外露出来便于取出或者直接拆卸;

步骤八、在发射成功后,该装置可重复使用,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四。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载的可发射后展开的运载装置及其方法,属于运载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整流罩、连接座、装载仓和承载叶片,以及沿所述装载仓的长度方向开设的若干个装载槽;相邻的装载槽之间的间隔厚度相等;安装在所述连接座内的扭矩倍增器,传动连接于所述扭矩倍增器且穿过所述基座的扇叶轴,紧密固定于所述扇叶轴且位于所述整流罩内的动力扇叶,传动连接于所述扭矩倍增器且位于所述装载仓内的驱动组件,对应铰接于所述装载槽内前端的承载叶片,以布置在所述承载叶片内表面的安装槽。本发明在发射过程中对载荷有着保护的作用,不仅降低冲击过载破坏、增租降落、回收重复利用而且还不易被对方发现,有利于隐藏。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