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4420发布日期:2021-04-13 22:3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3.现有的航拍无人机在航拍作业时,一般进行的是低空风行,而低空界面往往会遇到鸟类等其他障碍物,一旦与旋转叶片发生碰撞,可能会让装置发生急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现有无人机通常为固定结构,拆卸较为不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占用了较多的空间资源,装置的实用性得不到有效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能够对障碍物起到一定阻挡作用,伸缩性能好以及连接稳定的多旋翼无人机,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包括与若干个电机相连接的旋转叶片、位于护罩中控制器、底盘和拉杆,所述电机上开关通过导线数据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护罩底端固定在底盘上,所述护罩和电机之间通过拉杆相连接,所述拉杆一端延伸处靠近电机上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远离拉杆一侧通过锁扣固定在置于控制器外部的扇形环中,所述锁扣内设有与扇形环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扇形环之间设有节脚并通过紧固装置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装置包括与扇形环套接固定的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所述扇形环外壁两端均连接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一端靠近第一合页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置于第二合页上的凹槽,且所述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外壁四周均设有贯穿其内部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两端分别通过垫圈和螺栓组件实现锁紧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护罩外壁和拉杆之间通过斜杆支撑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护罩上底盘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拱形杆,所述拱形杆上远离护罩一端一体成型有支撑板。
8.进一步的,所述节脚均等设置在扇形环外壁上,且扇形环共同组合成一个圆环。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内均设有供扇形环穿过的通孔,且通孔的口径大小保持一致。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无人机上的电机由控制器电连接,从而通过转轴对旋转叶片进行转速和转向以及开启控制调节,无人机上的由扇形环组成的圆环,在低空飞
行的作业中,可以对其它障碍物起到阻挡的作用,而且圆环是由多个节脚上的紧固装置对扇形环进行锁紧固定,便于后序的安装拆卸,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首先打开安装孔上的锁孔,让圆环能够顾活动,推动伸缩杆向内移动,然后松开螺栓组件,接着推动扇形环,让扇形环上的凸起部脱离第一合页上的限位块,进而让相邻的扇形环进行脱离,把安装件拆卸方便维修,这样的多旋翼无人机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安全性能高,有效的对空中的障碍物起到隔挡的作用,方便拆卸维修,减少空间资源占用,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紧固装置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1-电机;2-旋转叶片;3-护罩;4-控制器;5-底盘;6-拉杆;7-伸缩杆;8-锁扣;9-扇形环;10-安装孔;11-节脚;12-紧固装置;13-第一合页;14-第二合页;15-凸出部;16-限位块;17-凹槽;18-螺纹孔;19-斜杆;20-拱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14.参照附图1-2,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包括与若干个电机1相连接的旋转叶片2、位于护罩3中控制器4、底盘5和拉杆6,所述电机1上开关通过导线数据连接的控制器4,所述护罩3底端固定在底盘上,所述护罩3和电机1之间通过拉杆6相连接,所述拉杆6一端延伸处靠近电机1上安装有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一端远离拉杆6一侧通过锁扣8固定在置于控制器外部的扇形环9中,所述锁扣8内设有与扇形环9相适配的安装孔10,所述扇形环9之间设有节脚11并通过紧固装置12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紧固装置12包括与扇形环9套接固定的第一合页13和第二合页14,所述扇形环9外壁两端均连接有凸出部15,所述凸出部15一端靠近第一合页13上设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上设有置于第二合页14上的凹槽17,且所述第一合页13和第二合页14外壁四周均设有贯穿其内部的螺纹孔18,所述螺纹孔18两端分别通过垫圈和螺栓组件实现锁紧固定。
15.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护罩3外壁和拉杆6之间通过斜杆19支撑固定,斜杆19的设置有利于拉杆6和护罩3之间进一步的连接稳定性。
16.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护罩3上底盘5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拱形杆20,所述拱形杆20上远离护罩一端一体成型有支撑板,拱形杆20的设置能够将物体受到的力均匀地分散到杆子上的的各个部分,可以较大程度上接受较大的压力,保证装置受力时的稳定性。
17.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拉杆6一端延伸处靠近电机1上安装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具体移动具体来说是通过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进行套接固定,当拉伸时,第一套筒在第二套筒中的滑槽进行前后移动,然后通过两者贯穿其内部的圆孔上的螺栓组件锁紧固定。
18.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节脚11均等设置在扇形环9外壁上,且扇形环9共同组合成一个圆环。
19.本方案的具体实施例为,所述第一合页13和第二合页14内均设有供扇形环9穿过的通孔,且通孔的口径大小保持一致。
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