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旋翼的带推进器的救生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9572发布日期:2021-08-13 16:0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4旋翼的带推进器的救生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旋翼的带推进器的救生飞行器。



背景技术:

紧急危难发生时,救难人员必须尽快加以救援,而救援方式包括有处理伤势或提供救生设备及救援物资等。然而有些危难的事发地点位于救难人员难以到达之处,例如山岳偏险、悬崖或海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飞行器因其具有使用成本低、速度快的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救援领域中,无人机可以方便地抵达救援现场,并通过机载摄像机进行观察,并投放救援物品。

目前使用的救生飞行器结构简单且飞行动力较差,导致救生飞行器不能快速抵达救援区域,同时救生飞行器的环境适应能力不佳,从而不便于递送救生设备及救援物资,降低了救援升功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飞行动力强且带有推进器,可以快速到达救援区域,能够适用于陆地和水面环境,进而能够提高救援成功率的救生飞行器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4旋翼的带推进器的救生飞行器,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4旋翼的带推进器的救生飞行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栓接有保护壳,且保护壳与机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机体的外侧栓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垫,所述安装盘的外侧栓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栓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旋翼,所述机体的底部栓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远离机体的一端栓接有推进器,所述机体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存放箱,所述存放箱的表面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位于存放箱的正面,且密封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机体的底部栓接有防水摄像头,且防水摄像头位于存放箱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的四角均铰接有套管,且套管呈对称分布,所述套管的内部套设有连接柱,所述机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底座与两根连接柱铰接,所述底座之间栓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部通过固定扣栓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栓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且限位板的底部与连接柱之间栓接。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腔分别安装有电源模块、飞行控制器、gps定位模块和无线模块,所述飞行控制器与电源模块之间电性连接,且gps定位模块和无线模块分别与飞行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分别位于安装盘的四角,且安装框呈对称分布,所述电机和推进器分别与飞行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分别位于机体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臂与机体之间的夹角为45°,且连接臂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盘、气垫、电机、旋翼、推进器和存放箱的设置,具有飞行动力强且带有推进器,可以快速到达救援区域,能够适用于陆地和水面环境,进而能够提高救援成功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救生飞行器结构简单且飞行动力较差,导致救生飞行器不能快速抵达救援区域,同时救生飞行器的环境适应能力不佳,从而不便于递送救生设备及救援物资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机体;2、保护壳;3、安装盘;4、气垫;5、安装框;6、固定杆;7、电机;8、旋翼;9、连接臂;10、推进器;11、存放箱;12、密封门;13、防水摄像头;14、套管;15、连接柱;16、底座;17、连接杆;18、压缩弹簧;19、限位板;20、电源模块;21、飞行控制器;22、gps定位模块;23、无线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4旋翼的带推进器的救生飞行器,包括机体1,机体1的顶部栓接有保护壳2,且保护壳2与机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机体1的外侧栓接有安装盘3,安装盘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气垫4,安装盘3的外侧栓接有安装框5,安装框5的内壁栓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顶部栓接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旋翼8,机体1的底部栓接有连接臂9,连接臂9远离机体1的一端栓接有推进器10,机体1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存放箱11,存放箱11的表面铰接有密封门12,密封门12位于存放箱11的正面,且密封门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机体1的底部栓接有防水摄像头13,且防水摄像头13位于存放箱11的背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安装盘3、气垫4、电机7、旋翼8、推进器10和存放箱11的设置,具有飞行动力强且带有推进器10,可以快速到达救援区域,能够适用于陆地和水面环境,进而能够提高救援成功率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救生飞行器结构简单且飞行动力较差,导致救生飞行器不能快速抵达救援区域,同时救生飞行器的环境适应能力不佳,从而不便于递送救生设备及救援物资的问题。

进一步的,机体1底部的四角均铰接有套管14,且套管14呈对称分布,套管14的内部套设有连接柱15,机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6,底座16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底座16与两根连接柱15铰接,底座16之间栓接有连接杆17。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套管14、连接柱15、底座16和连接杆17的设置,可以起到支撑救生飞行器的作用,进而能够增加救生飞行器的安全稳定性。

进一步的,套管14的内部通过固定扣栓接有压缩弹簧18,压缩弹簧18的底端栓接有限位板19,限位板19与套管14的内壁滑动连接,且限位板19的底部与连接柱15之间栓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压缩弹簧18和限位板19的设置,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降低救生飞行器与地面的碰撞力度,保证救生飞行器平稳降落。

进一步的,机体1的内腔分别安装有电源模块20、飞行控制器21、gps定位模块22和无线模块23,飞行控制器21与电源模块20之间电性连接,且gps定位模块22和无线模块23分别与飞行控制器21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电源模块20、飞行控制器21、gps定位模块22和无线模块23的设置,可以为救生飞行器提供电力,同时便于控制救生飞行器的飞行航线,并对救生飞行器进行精确定位。

进一步的,安装框5分别位于安装盘3的四角,且安装框5呈对称分布,电机7和推进器10分别与飞行控制器21之间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安装框5、电机7和推进器10的设置,可以驱动救生飞行器进行起飞和降落操作,同时能够增加救生飞行器的飞行动力。

进一步的,连接臂9分别位于机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连接臂9与机体1之间的夹角为45°,且连接臂9呈对称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连接臂9的设置,可以增加推进器10与救生飞行器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推进器10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首先将救生器具放在存放箱11的内部,控制中心将飞行指令发送至无线模块23和飞行控制器21,飞行控制器21控制电机7启动,电机7的输出轴工作并带动旋翼8快速转动,从而能够使救生飞行器起飞,防水摄像头13拍摄救生飞行器飞行时周围的环境,然后根据gps定位模块22及时调整救生飞行器的飞行航线,情况紧急时,通过飞行控制器21控制推进器10启动,推进器10工作会增加救生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进而能够使救生飞行器快速到达救援区域,救生飞行器降落时底座16与地面接触,救生飞行器降落会使连接柱15带动限位板19沿套管14的内壁滑动,此时压缩弹簧18受力缩短,从而能够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降低救生飞行器与地面的碰撞力度,保证救生飞行器平稳降落,待救援人员开启密封门12即可将救生器具取出,当无人机在水面降落时,气垫4可以增加救生飞行器的浮力,防止救生飞行器沉没,推进器10工作可以带动救生飞行器在水面移动并接近遇难人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