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用多功能无人机

文档序号:26005221发布日期:2021-07-23 21:2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陆两用多功能无人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陆两用多功能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主要通过无线传感技术利用地面控制器控制飞行,其活动灵活,反应快速,操作要求低等,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作用是现场勘查,摄影,采样,运输等作用,往往无人机在江河附近飞行,需要在水面降落,或者无人机在水面上空出现故障时,无人机无法及时降落而坠毁湖中,因而水陆两用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现有的水陆两用无人机多具备摄像功能,但是摄像器与无人机多为固定安装,拆卸不便,同时摄像角度不便调节,降低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陆两用多功能无人机,将摄像器与无人机结合,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摄像角度的自由调节,提高了使用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陆两用多功能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体本体,在无人机体本体的两侧安装飞行板,飞行板的表面对称安装飞行螺旋桨;

在飞行板的底面对称安装平衡杆,且平衡杆向外部扩张倾斜;在平衡杆的底端安装平衡块;

飞行板的底面以中心线为对称线,对称安装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底端通过支撑板实现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调节框,前述调节框的封闭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其开口端朝向地面,在调节框封闭端内部开设电动滑轨,齿条通过电动滑块可滑动连接在电动滑轨内;

齿条的两端分别通过联动器连接在调节框开口端的两个垂直臂上;

齿条相对地面的一侧啮合一个半齿轮,半齿轮通过转动轴与调节框连接,且转动轴与齿条平行布设;在半齿轮的底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面中心位置开设卡槽,摄像头顶部设置卡块,卡块卡接在卡槽内,将摄像头固定在安装座上;

在卡块上对称开设限位槽,安装座的底部同样对称安装限位器,每个限位器与相邻的限位槽匹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限位器包括限位盒,在限位盒内布设动力块,还包括螺纹动杆,其一端伸进限位盒内,且伸入的端部嵌设在螺纹套块的开口端内,螺纹套块的封闭端通过触动柱与动力块的一侧连接,触动柱的两端分别与螺纹套块的封闭端、动力块垂直布设;

在触动柱上套设接触滑块,限位盒内对称两个内壁上分别安装接触器,接触滑块上对称安装接触杆,接触杆与相邻的接触器连接;

在动力块的另一侧连接动力球,动力球同时与动力卡杆固定,动力卡杆的一端位于限位盒内与动力球连接,其另一端伸出限位盒,且动力卡杆与动力块垂直布设,在动力卡杆伸出限位盒的端部固定动力卡块;

限位器启动时,动力卡杆端部的动力卡块卡设在匹配的限位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限位盒内部底部壁上开设稳定滑槽,稳定滑槽与螺纹套块相邻,稳定滑块的一端垂直固定在螺纹套块的底部,稳定滑块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稳定滑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接触器包括接触套盒,接触套盒内设有报警滑块,且报警滑块可以在接触套盒内滑动,报警柱的一端伸入接触套盒内与报警滑块的一侧垂直连接,报警柱的另一端伸出接触套盒与接触杆连接;在报警柱上套设报警弹簧,报警弹簧的一端与接触套盒内侧壁连接,其另一端与报警滑块连接;

报警滑块的另一侧固定报警动触片,在接触套盒远离报警柱的另一端内壁上安装报警静触片,报警滑块向报警静触片方向滑移时,报警动触片与报警静触片可接触;

在接触套盒的外侧壁底部安装报警器;

在设置报警静触片的接触套盒端部的外侧壁上安装回防机构,回防机构与动力块配合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回防机构包括回防铰块和辅助器,回防铰块固定安装在接触套盒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回防触块通过对称设置的辅助器与接触套盒的外侧壁固定,且两个辅助器分别位于回防铰块的两端;

回防铰块的一侧固定在接触套盒的外侧壁上,另一侧上同时铰接两根回防斜杆,两根回防斜杆的一端铰接在回防铰块上,两根回防斜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回防触块上,两根回防斜杆之间连接回防弹簧;

接触套盒向回防触块推移时,回防斜杆在回防触块上发生滑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辅助器包括辅助套盒,辅助套盒的封闭端固定在接触套盒的外侧壁上,其开口端内插设辅助柱,辅助柱的一端嵌设在辅助套盒内,辅助柱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回防触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动力卡杆位于限位盒内的部分上开设卡位口,在限位盒内顶壁上安装气缸,气缸与动力卡杆垂直布设,限位盒内底壁上开设缓冲槽,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缓冲槽内,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下断电触片,气缸的自由端连接上断电触片;

上断电触片与下断电触片匹配,两者接触后实现报警器的断电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联动器包括联动盒,联动盒内滑动连接联动滑块,联动柱的一端与相邻齿条端部连接,联动柱的另一端伸入联动盒内与联动滑块的一侧垂直连接;

联动滑块的另一侧连接两根联动斜杆,联动斜杆的一端与联动滑块铰接,联动斜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联动盒内侧壁上;

在两根联动斜杆之间连接联动弹簧,联动滑块滑移后,联动斜杆的另一端在联动盒内侧壁上可滑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电动滑块与电动滑轨的匹配设置,结合齿条和半齿轮的啮合,摄像头位置可以移动,实现摄像角度的变化;

2、本发明通过接触器与接触杆的匹配设置,当报警动触片与报警静触片接触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动力卡块与限位槽卡接完成,即实现摄像头位置的固定;

3、本发明在接触器部分设置了回防机构,不仅提高了回防触块运动的稳定性,还可以避免接触器发生碰撞造成损坏,起到了保护效果;

4、本发明在限位器部分设置了气缸相关结构,通过上断电触片与下断电触片相对位置的变化保证整个无人机工作进程的推进,同时能够避免摄像头位置卡定后报警器的继续警报提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限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联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接触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回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上断电触片、下断电触片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无人机体本体,2为飞行板,3为飞行螺旋桨,4为平衡杆,5为平衡块,6为支撑架,7为支撑板,8为调节框,9为电动滑轨,10为电动滑块,11为齿条,12为联动器,121为联动盒,122为联动滑块,123为联动斜杆,124为联动弹簧,125为联动柱,13为半齿轮,14为转动轴,15为安装座,16为卡槽,17为摄像头,18为卡块,19为限位槽,20为限位器,21为回防机构,22为卡位口,23为气缸,24为上断电触片,25为缓冲槽,26为缓冲弹簧,27为下断电触片,201为限位盒,202为螺纹动杆,203为螺纹套块,204为触动柱,206为接触滑块,207为接触器,2071为接触套盒,2072为报警滑块,2073为报警柱,2074为报警弹簧,2075为报警动触片,2076为报警静触片,2077为报警器,208为接触杆,209为动力块,2010为动力球,2011为动力卡杆,2012为动力卡块,2013为稳定滑槽,2014为稳定滑块,211为回防铰块,212为回防斜杆,213为回防触块,214为辅助器,215为回防弹簧,2141为辅助套盒,2142为辅助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现在市面上的兼顾水陆两用的无人机,都需要带有摄像功能,但是一般摄像机仅仅作为无人机的附属部件,直接安装在无人机上,不容易进行拆卸,而且摄像机固定后无法自由调整角度,降低了使用效率。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水陆两用的多功能无人机,图1所示,是本申请的一个整体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包括无人机体本体1,在无人机体本体的两侧安装飞行板2,飞行板2的表面对称安装飞行螺旋桨3;在飞行板的底面对称安装平衡杆4,且平衡杆向外部扩张倾斜;在平衡杆的底端安装平衡块5;

飞行板的底面以中心线为对称线,对称安装两个支撑架6,两个支撑架的底端通过支撑板7实现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调节框8,前述调节框的封闭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其开口端朝向地面,在调节框封闭端内部开设电动滑轨9,齿条11通过电动滑块10可滑动连接在电动滑轨内;

齿条的两端分别通过联动器12连接在调节框开口端的两个垂直臂上;

齿条相对地面的一侧啮合一个半齿轮13,半齿轮通过转动轴14与调节框连接,且转动轴与齿条平行布设;在半齿轮的底部设有安装座15,安装座的底面中心位置开设卡槽16,摄像头17顶部设置卡块18,卡块卡接在卡槽内,将摄像头固定在安装座上;

在卡块上对称开设限位槽19,安装座的底部同样对称安装限位器20,每个限位器与相邻的限位槽匹配。

在优选实施例中,我们对限位器做了设计,图2所示,限位器包括限位盒201,在限位盒内布设动力块209,还包括螺纹动杆202,其一端伸进限位盒内,且伸入的端部嵌设在螺纹套块203的开口端内,螺纹套块的封闭端通过触动柱204与动力块的一侧连接,触动柱的两端分别与螺纹套块的封闭端、动力块垂直布设;在触动柱上套设接触滑块206,限位盒内对称两个内壁上分别安装接触器207,接触滑块上对称安装接触杆208,接触杆与相邻的接触器连接;在动力块的另一侧连接动力球2010,动力球同时与动力卡杆2011固定,动力卡杆的一端位于限位盒内与动力球连接,其另一端伸出限位盒,且动力卡杆与动力块垂直布设,在动力卡杆伸出限位盒的端部固定动力卡块2012;限位器启动时,动力卡杆端部的动力卡块卡设在匹配的限位槽内。在限位盒内部底部壁上开设稳定滑槽2013,稳定滑槽与螺纹套块相邻,稳定滑块2014的一端垂直固定在螺纹套块的底部,稳定滑块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稳定滑槽内。

当无人机启动时,飞行螺旋桨旋转,无人机起飞,平衡杆、平衡块的设置在保持整个无人机平衡的同时,方便其在水陆两处使用;

电动滑轨启动后,电动滑块在电动滑轨内滑行,从而带动齿条移动,由于齿条与半齿轮啮合,那么半齿轮在齿条的移动时同样可以在转动轴上滑移,继而带动安装座的移动,此时摄像头即可进行调整,那么带来的就是摄像角度的变化,方便进行勘测。

接着申请人还给出了关于限位器以及联动器的优选实施例,这里先对联动器做一个阐述,图3所示,联动器包括联动盒121,联动盒内滑动连接联动滑块122,联动柱125的一端与相邻齿条端部连接,联动柱的另一端伸入联动盒内与联动滑块的一侧垂直连接;联动滑块的另一侧连接两根联动斜杆123,联动斜杆的一端与联动滑块铰接,联动斜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联动盒内侧壁上;在两根联动斜杆之间连接联动弹簧124,联动滑块滑移后,联动斜杆的另一端在联动盒内侧壁上可滑动。图4所示是接触器的优选结构示例,接触器包括接触套盒2071,接触套盒内设有报警滑块2072,且报警滑块可以在接触套盒内滑动,报警柱2073的一端伸入接触套盒内与报警滑块的一侧垂直连接,报警柱的另一端伸出接触套盒与接触杆连接;在报警柱上套设报警弹簧2074,报警弹簧的一端与接触套盒内侧壁连接,其另一端与报警滑块连接;报警滑块的另一侧固定报警动触片2075,在接触套盒远离报警柱的另一端内壁上安装报警静触片2076,报警滑块向报警静触片方向滑移时,报警动触片与报警静触片2076可接触;在接触套盒的外侧壁底部安装报警器2077;在设置报警静触片的接触套盒端部的外侧壁上安装回防机构21,回防机构与动力块配合设置。

转动螺纹动杆,螺纹套块移动,从而带动触动柱移动,继而实现动力块移动,动力块与动力球连接,此时动力球配合移动实现动力卡杆的移动,最后通过动力卡块与限位槽卡接将摄像头固定。接触滑块向动卡卡杆方向移动时,带动接触杆移动,继而带动报警柱向报警静触片方向移动,当报警动触片与报警静触片接触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动力卡块与限位槽已经卡接完成,此时认定摄像头的位置已经调节完毕。

图5所示为回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回防铰块211和辅助器214,回防铰块固定安装在接触套盒外侧壁的中心位置,回防触块213通过对称设置的辅助器与接触套盒的外侧壁固定,且两个辅助器分别位于回防铰块的两端;回防铰块的一侧固定在接触套盒的外侧壁上,另一侧上同时铰接两根回防斜杆212,两根回防斜杆的一端铰接在回防铰块上,两根回防斜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回防触块上,两根回防斜杆之间连接回防弹簧215;接触套盒向回防触块推移时,回防斜杆在回防触块上发生滑移。辅助器包括辅助套盒2141,辅助套盒的封闭端固定在接触套盒的外侧壁上,其开口端内插设辅助柱2142,辅助柱的一端嵌设在辅助套盒内,辅助柱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回防触块上。通过动力块的移动,接触杆继续向回防机构方向推移,回防斜杆在回防触块上滑动,使得回防斜杆角度发生变化,两跟回防斜杆之间的回防弹簧实现缓冲,同时辅助柱在辅助套盒内滑动,提高了回防触块运动的稳定性,从而对接触器起到保护效果,避免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图6所示,动力卡杆位于限位盒内的部分上开设卡位口22,在限位盒内顶壁上安装气缸23,气缸与动力卡杆垂直布设,限位盒内底壁上开设缓冲槽25,缓冲弹簧26的一端固定在缓冲槽内,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下断电触片27,气缸23的自由端连接上断电触片24;上断电触片与下断电触片匹配,两者接触后实现报警器的断电设置。

启动气缸后,气缸自由端带动上断电触片移动,当与下断电触片接触后,报警器会发生断电,从而使得报警器停止工作,避免继续报警影响工作;同时提醒动力卡块可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保证了工作正常进程;缓冲弹簧的设置可起到保护上断电触片、下断电触片。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