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2862发布日期:2021-11-29 20:5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其是利用无线遥控设备和自备的控制程序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完成复杂空中飞行任务和各种负载任务,因此也被称为“空中机器人”。随着无人机的逐渐普及,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但无论在哪个领域,无人机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最受关注的,无人机飞行时螺旋桨转速较高,一旦出现飞行事故,不仅会严重损毁无人机,还会致使无人机失控造成人身伤害、或撞坏周边设施,所以经验不足的操作员在正式执飞无人机前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一种对无人机及训练人员的防护装置十分重要。
3.于是人们设计出了专用于无人机飞行训练的防护网架,具有防护框架与防护网围合成的训练空间,当训练人员操控无人机在空中飞翔出现失控情形时,弹性防护网使失控的无人机撞击力度得到较好的缓冲,有效降低无人机碰撞后毁损的几率,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减轻了无人机对整体防护网架的撞击强度,从而保障周围环境及训练人员的安全。
4.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训练防护网(中国专利号:cn201621361630.2),采用多根方钢管拼接出框架的安装方式,根据实际需求拼接出各种尺寸的防护网,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快捷,且拆卸后的体积较小,便于搬运,但其框架结构为多边形结构,结构强度不大,整体稳定性不足,防护网有被高速飞行的无人机撞坏、变形及倒塌的风险,不足以保证无人机及训练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具体包括架体和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包裹在所述架体外部,所述架体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多个立柱以及多个加固结构,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均设为多边形框,所述上框架各拐点处通过立柱与下框架各相对拐点处固定连接,所述加固结构靠近各拐点处设置,加固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另一端与上框架或下框架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由多个横梁首尾相连而成,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与相邻横梁间的斜撑杆。
7.优选地,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上框架各相邻横梁间靠近各拐点处也设有斜撑杆,各相邻斜撑杆通过连接件首尾相连。
8.优选地,所述上框架还设有两根相交的中横梁,所述中横梁的端部与所述上框架固定连接。
9.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定位基站,所述定位基站设置于所述立柱上。
10.优选地,所述架体还包括对称设置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门框和防护门,所述
防护门安装于所述门框内。
11.优选地,所述门框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间的两根支撑杆和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防护门一侧设有合页,所述防护门可通过所述合页相对门框转动。
13.优选地,所述中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
14.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缓冲防护的地垫,所述地垫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框架内部。
15.本实用新型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包裹在架体外部的防护网有效降低了无人机在训练失控或掉落时的毁损几率,上框架各拐点处通过立柱与下框架各相对拐点处固定连接,围合成用于支撑防护网的防护架体,各拐点处设置有加固结构,用于加固架体的支撑性及稳定性,加固结构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另一端与上框架或下框架固定连接,加固结构与相连接的上框架或下框架形成三角形结构,具有不易变形、支撑可靠的效果,提高了架体的稳定性,保障了无人机及训练人员的安全。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一种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实施例一的架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种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实施例一的上框架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一种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实施例一的加固结构爆炸图;
21.图4为一种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实施例一的门框及防护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一种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实施例一的地垫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29.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包括架体1和防护网,防护网包裹在架体1外部,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网选用高强度纤维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力效果,有效降低了无人机在训练失控或掉落时的毁损几率,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网也可选用其他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也具有同样效果,架体1包括作为顶棚的上框架11、放置于地面的下框架12和将上、下框架相连接的多个立柱13以及多个加固结构14,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均设为多边形框,上框架11各拐点处通过立柱13与下框架12各相对拐点处固定连接,围合成用于支撑防护网的防护架体1,加固结构设14置于各拐点处,用于加固架体1的支撑性及稳定性,加固结构14一端固定连接于立柱13,另一端与上框架11或下框架12固定连接,加固结构14与相连接的上框架11或下框架12形成三角形结构,具有不易变形、支撑可靠的效果,提高了架体1的稳定性,保障了无人机及训练人员的安全。
30.如图1

3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的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由多个横梁111首尾相连而成,可根据实际需求拼装出尺寸合适的框架,与立柱13固定连接后组成防护架体,具有强度高、使用灵活的特点,且安装、拆卸方便快捷,拆卸后体积小便于搬运,加固结构14包括设置于所述立柱13与相邻横梁111间的斜撑杆141,斜撑杆141靠近各拐点处设置,与立柱13及上框架、下框架固定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具有不易变形、支撑可靠的效果,提高了架体1的稳定性。
31.如图1

3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的加固结构14还包括连接件142,上框架11各相邻横梁间111靠近各拐点处同样设有斜撑杆141,同一拐点处的各相邻横梁111间、横梁111与相邻立柱13间的斜撑杆141通过连接件142首尾相连组成三角形结构,具有不易变形、支撑可靠的效果,提高了架体1的稳定性。
32.如图2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的上框架11还设有两根相交的中横梁112,中横梁112的端部与上框架11固定连接,相交的中横梁112端部抵住横梁111,对上框架11的多边形结构具有加固作用,从而提高架体1的整体稳定性。
33.如图1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还包括多个定位基站2,定位基站2设置于立柱13上,定位基站2的信号覆盖架体内部的训练区域,以实现对训练的无人机实时定位并分析训练效果。
34.如图1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的架体1还包括对称设置于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之间的门框15和防护门16,门框15和防护门16设置为矩形结构,门框15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上框11和下框架12固定连接且设置于两个相邻立柱13间,与立柱13同时支撑上框架11,提高架体的整体稳定性,防护门16安装于门框15内,用于无人机与训练人员进出。
35.如图4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的门框15包括设置于立柱13间的两根支撑杆151和横杆152,支撑杆151的两端分别与上框11和下框架12固定连接,与立柱13同时支撑上框架11,横杆152两端分别与支撑杆151固定连接,具有提高架体1稳定性的效果。
36.如图4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的防护门16一侧设有令防护门16开启和/或关闭的合页161,合页161与门框15固定连接,防护门16可通过合页161相对门框15转动,从而使无人机和/或训练人员通过开启的防护门16进出防护架。
37.如图1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的中横梁11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支撑杆17设置于上框架11与下框架12之间,也设置于相邻的两根立柱13之间,与立柱13同时支撑上框架11,增加上框架11与下框架12之间的连接,提高了架体1的整体稳定性。
38.如图5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训练用防护架还包括用于缓冲防护的地垫3,地垫3固定连接于下框架12的内部,有效避免因训练人员走动或无人机惯性使地垫3滑动错位造成防护不足的情形,在本实施例中,地垫3选用橡胶材质制成,弹性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力及防摔效果效果,有效降低了无人机在训练失控或掉落时的毁损几率。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40.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