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

文档序号:32986864发布日期:2023-01-17 22:5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2.随着小型轻型多旋翼无人机的普及应用,飞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出台了相关法规来规范无人机的使用,比如空域管制、人员培训考证、飞行申报等,但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源头避免安全问题.
3.为了减少无人机的飞行安全事故,现有的很多无人机都装配有旋翼保护结构,例如,公开号为cn210618483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旋翼保护结构及无人机。该专利技术方案在无人机的旋翼处安装有保护架本体,该保护架本体结构与无人机的机臂固定连接,当无人机逐渐飞向建筑物或树干等外界物体时,保护架本体会直接与外界物体碰撞,从而保护了旋翼不受损坏。
4.然而,由于该保护架本体为刚性结构,当无人机以一定的速度撞向外界物体时,保护架本体会与外界物体产生刚性碰撞,碰撞后会导致无人机产生剧烈振动,因此非常容易造成无人机侧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无人机直接撞坏。为了降低撞击后无人机产生侧翻或损坏的概率,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机臂,所述机臂的末端设有旋翼,还包括:所述防撞支架与所述机臂一一对应,所述防撞支架呈弧形状且固定设置在旋翼的外侧,所述防撞支架背对机臂的一面开设有内嵌槽;以及防撞部,所述防撞部活动设置在所述内嵌槽中,所述防撞部伸出至内嵌槽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若干防撞轮,所述防撞部位于内嵌槽内部的一端设有弹性件。
8.可选的,所述机臂的末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部可拆卸式固定套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末端与所述防撞支架固定连接。
9.可选的,所述防撞部也呈弧形状结构,且每个所述防撞支架上的防撞部的数量均不少于三个。
10.可选的,所述防撞部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的活动柱,所述防撞支架的顶面与底面均贯穿开设有与所述活动柱一一对应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所述内嵌槽相通,所述活动柱均穿过相应的所述活动孔。
11.可选的,所述弹性件采用具有弹性的防撞胶垫,所述防撞胶垫的一端与所述防撞部胶接固定,其另一端与内嵌槽的内壁抵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撞支架上设置有防撞部,且防撞部上还具有可缓冲减震的弹性件,因此当防撞部与外界物体产生碰撞时,弹性件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无人机因产生剧烈振动而损坏;
14.2.本实用新型的防撞部上还具有防撞轮,当无人机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的速度撞向外界物体时,防撞轮可沿着外界物体滚动一段距离,由于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因此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无人机受损的概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支架侧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支架及防撞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0、无人机本体;20、机臂;201、旋翼;202、定位柱;30、防撞支架;301、内嵌槽;302、安装环;303、连杆;304、活动孔;40、防撞部;401、防撞轮;402、弹性件;403、活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4,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0以及机臂20,在本实施例中,机臂20共有四个,且每个机臂20的末端均设有旋翼201,本实施还包括防撞支架30和若干防撞部40,其中,防撞支架30与机臂20一一对应,防撞支架30呈弧形状且固定设置在旋翼201的外侧,防撞支架30背对机臂20的一面开设有内嵌槽301;具体的,机臂20的末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定位柱202,如图2所示,定位柱202的外部可拆卸式固定套设有安装环302,安装环30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杆303,连杆303的末端与防撞支架30固定连接,并且,安装环302通过螺栓与定位柱202固定连接,因此安装环302与定位柱202之间拆装方便。
22.进一步的,防撞部40活动设置在内嵌槽301中,防撞部40伸出至内嵌槽301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若干防撞轮401,如图3所示,防撞部40也呈弧形状结构,且每个防撞支架30上的防撞部40的数量均不少于三个;另外,防撞部40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的活动柱403,防撞支架30的顶面与底面均贯穿开设有与活动柱403一一对应的活动孔304,活动孔304与内嵌槽301相通,活动柱403均穿过相应的活动孔304;由于活动柱403插设在活动孔304内,因此,防撞部40活动设置在内嵌槽301中,又因为防撞部40的外端均匀设置有防撞轮401,当无人机撞向外界物体时,防撞轮401可沿着外界物体滚动一段距离,从而降低无人机产生侧翻的概率。
23.另外,防撞部40位于内嵌槽301内部的一端设有弹性件402,弹性件402采用具有弹
性的防撞胶垫,具体为橡胶材质,防撞胶垫的一端与防撞部40胶接固定,其另一端与内嵌槽301的内壁抵接;因此当防撞部40与外界物体产生碰撞时,弹性件402可起到缓冲减震作用。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0)以及机臂(20),所述机臂(20)的末端设有旋翼(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撞支架(30),所述防撞支架(30)与所述机臂(20)一一对应,所述防撞支架(30)呈弧形状且固定设置在旋翼(201)的外侧,所述防撞支架(30)背对机臂(20)的一面开设有内嵌槽(301);以及防撞部(40),所述防撞部(40)活动设置在所述内嵌槽(301)中,所述防撞部(40)伸出至内嵌槽(301)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若干防撞轮(401),所述防撞部(40)位于内嵌槽(301)内部的一端设有弹性件(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20)的末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定位柱(202),所述定位柱(202)的外部可拆卸式固定套设有安装环(302),所述安装环(302)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杆(303),所述连杆(303)的末端与所述防撞支架(3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部(40)也呈弧形状结构,且每个所述防撞支架(30)上的防撞部(40)的数量均不少于三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部(40)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设置有不少于两个的活动柱(403),所述防撞支架(30)的顶面与底面均贯穿开设有与所述活动柱(403)一一对应的活动孔(304),所述活动孔(304)与所述内嵌槽(301)相通,所述活动柱(403)均穿过相应的所述活动孔(3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02)采用具有弹性的防撞胶垫,所述防撞胶垫的一端与所述防撞部(40)胶接固定,其另一端与内嵌槽(301)的内壁抵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旋翼保护结构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以及机臂,机臂的末端设有旋翼,还包括:防撞支架与机臂一一对应,防撞支架呈弧形状且固定设置在旋翼的外侧,防撞支架背对机臂的一面开设有内嵌槽;以及防撞部,防撞部活动设置在内嵌槽中,防撞部伸出至内嵌槽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若干防撞轮,防撞部位于内嵌槽内部的一端设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撞支架上设置有防撞部,且防撞部上还具有可缓冲减震的弹性件,因此当防撞部与外界物体产生碰撞时,弹性件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无人机因产生剧烈振动而损坏。坏。坏。


技术研发人员:胡竞恺 赖巧晖 蒋雨芬 钟烈鑫 廖思琪 朱慧莹 林郁 蔡华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