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机型安装环境的通用机载安装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4912发布日期:2023-03-22 09:4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多机型安装环境的通用机载安装托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机载电子设备安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机型安装环境的通用机载安装托架。


背景技术:

2.在飞机机载电子设备的安装技术领域中,同一型号的飞机有不同的安装环境(包括自然散热、飞机集中供风以及独立风扇供风),更不用说对于不同型号的飞机上就有更多的安装环境。随着机载电子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增多,不同型号的飞机对应了不同的机载安装托架的数量和型号,机载安装托架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不同型号的飞机需要不同型号的机载安装托架,但由于不同型号飞机上的不同安装环境的差异,目前大都是需要根据不同飞机的安装环境的差异定制不同型号的安装托架,因此存在以下问题:
3.1.因安装环境差异而定制的机载安装托架只能适用于特定机型上特定环境,利用率低,成本高,缺乏通用性;
4.2.传统带独立风扇的机载安装托架可维修性存在缺陷,当风扇线缆损坏时,需将风扇从机载安装托架上拆装后,更换整个风扇单元,操作繁琐且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不同型号的飞机需要根据不同型号飞机的安装环境差异定制不同型号的安装托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机型安装环境的通用机载安装托架,本实用新型是一个或一种机载安装托架能够在不同型号飞机的安装环境下使用。
6.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适用于多机型安装环境的通用机载安装托架,包括:
8.托架主体;
9.前加强板,该前加强板通过铆钉铆接在所述托架主体的一侧;
10.后加强板,该后加强板通过铆钉铆接在托架主体的另一侧;
11.支撑筋,该支撑筋设置在托架主体的一端,支撑筋的个数为两个,两支撑筋之间设置有后支板,所述后支板连接在托架主体和支撑筋上,支撑筋上开有用于接地的铆接孔,支撑筋通过铆接螺钉连接于托架主体;
12.所述前加强板设置有沉头安装孔,所述后加强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沉头安装孔通过沉头螺钉连接电子舱支架,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螺丝连接电子舱支架。
13.所述后支板通过螺钉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筋之间,支撑筋通过托架主体的折弯形成在托架主体的上端,后支板上开有arinc600连接器开孔,所述arinc600连接器开孔连通后支板的前后侧。
14.所述沉头安装孔到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距离为300
±
0.5mm范围内,沉头安装孔到所
7-密封圈压板、8-风扇组件、9-对插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6.实施例1
37.如图1、5所示,一种适用于多机型安装环境的通用机载安装托架,包括:托架主体1、前加强板2和后加强板3,前加强板2通过铆钉铆接在所述托架主体1的前侧,后加强板3 通过铆钉铆接在托架主体1的后侧,支撑筋4设置在托架主体1的上端,支撑筋4的个数为两个,两支撑筋4之间设置有后支板5,所述后支板5连接在托架主体1和支撑筋4上,支撑筋4上开有用于接地的铆接孔41,支撑筋4通过铆接螺钉连接于托架主体1并固定在托架主体1上。
38.前加强板2设置有沉头安装孔21,所述后加强板3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1和第二安装孔 32,所述沉头安装孔21通过沉头螺钉连接电子舱支架,所述第一安装孔31和第二安装孔32 通过螺丝连接电子舱支架,电子舱支架根据情况安装在前加强板2和后加强板3上,后支板 5通过螺钉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筋4之间,支撑筋4通过托架主体1的折弯形成在托架主体1 的上端,后支板5上开有arinc600连接器开孔51,所述arinc600连接器开孔51连通后支板5的前后侧,arinc600连接器通过螺丝固定在后支板5上,arinc600连接器位于arinc600 连接器开孔51的前侧或后侧。
39.沉头安装孔21到所述第一安装孔31的距离为299.5-300.5mm范围内,沉头安装孔21到所述第二安装孔32的距离为326.5-327.5mm范围内。
40.如图2所示,所述托架主体1开有风道口11,风道口11与密封圈压板7通过密封圈6,密封圈压板7上开有线性阵列的螺纹孔。
41.如图3、4所示,托架主体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风扇组件8,所述风扇组件8位于托架主体1的下侧或外侧。托架主体1开有风道口11,所述风扇组件8具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风道口11下侧或外侧。
42.支撑筋4为三角形筋板,支撑筋4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对插连接器9,风扇电线连接对插连接器9的一端,对插连接器9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43.实施例2
44.arinc600型通用机载安装托架包含三种构型状态,基本型、密封圈型及风扇型,分别如图1-图4所示,三种构型的托架只需通过简单的加减装配就可实现相互间的转换,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一架多用的效果。
45.如图1所示的基本型通用机载安装托架适用于散热方式为自然散热的电子设备在机上的安装。基本型的托架由托架主体1、后支板5、支撑筋4、前后加强板组成,其中托架主体1 为钣金折弯而成,后支板5、前后加强板既可钣金折弯也可机加,各个零件之间通过铆接工艺和螺钉进行连接,主体尺寸按照arinc600标准设计,此设计能够兼容目前几种主流民机机型上电子设备的安装,不需要再因机型不同而单独定制托架,同时托架的设计还考虑了地面环境试验、调试使用场景。沉头螺钉的沉头安装孔21大小的设计也是特地考虑了振动试验使用普通沉头螺钉(不再仅限于机载小沉头螺钉)安装,托架主体1的沉头安装孔
21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振动试验设备测试托架主体1的振动性,有益于使用的便捷性和经济性。此外,在托架主体1合适的位置设计预留了左右两个用于接地的铆接孔41,便于后期托架主体的接地需求。
46.实施例2
47.如图2所示,密封圈型通用机载安装托架适用于散热方式为强迫风冷,且供风方式为飞机电子舱集中供风的环境。密封圈型托架为基本型加装而来,其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加装密封橡胶圈6和密封圈压板7。密封圈6和压板7通过螺钉装配在基本型的托架主体1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将托架主体1上的arinc600连接器装置于飞机电子舱风道内即后支板5的前侧以及两支撑筋4之间的通道,冷风通过托架主体1的arinc600连接器开孔51 吹入设备机箱体(arinc600连接器)内,达到风冷散热的效果,密封圈压板7上开有线性阵列的螺纹孔可以将电子舱风道的余风通向托架主体1的下侧。
48.实施例3
49.如图3-4所示,风扇型机载安装托架适用于散热方式为强迫风冷,且供风方式为托架自带风扇的环境,此环境下飞机不再统一供风。风扇型机载安装托架为密封圈型机载安装托架改装而来,其在基本型的基础上拆除密封圈压板7,加装风扇组件8的风扇及线缆组件。为适应不同环境下对于风扇安装位置的差异,设计了两种风扇组件8,风扇既能实现底面(在托架主体1下侧)安装,风扇在托架主体1的下侧安装能够让风从托架主体1的下侧经过风扇流到电子舱风道内(如图3),风扇在托架主体1的外侧安装也能够让风从托架主体1的下侧通过风道口11流到电子舱风道内(如图4),满足不同安装需求。风扇型安装托架上的风扇供电线缆采用了一组对插连接器9,将风扇自身线缆与设备接线线缆(电源线缆)分离开,当接线线缆故障时,无需拆装风扇,只需将对插连接器9分离,更换设备接线电缆。当风扇自身线缆故障时,无需拆装搭接在设备连接器上的设备接线线缆,将对插连接器9分离,只需更换风扇单元即可。
50.而传统托架在风扇及线缆维修时,往往需要先将接在设备端的线缆取下,然后将风扇整体从托架上拆装。相比较传统安装托架,本发明中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安装托架的可维修性。同时,在支撑筋4和托架主体1上设计了用于线缆捆扎的扎线孔,优化线缆走位及捆扎。
5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