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78644发布日期:2023-08-31 21:5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城市生态空间研究,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开展生态评价并识别生态空间可以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保障区域国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资源安全;在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的过程中,一般是利用无人机搭在采集设备(如摄像设备)对城市的信息进行采集,再将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处理平台上进行处理,识别出城市的生态空间;

2、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是一定的,而城市又比较大,导致无人机无法一次性将城市的信息采集完成,因此需要无人机降落更换电池,然而无人机降落的区域是随机的(无人机续航不足时会在附近选择一个地面下落),在降落的区域凹凸不平时,因无人机支脚的底部高度是一定的,导致无人机下落后容易发生侧翻甚至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人机降落的区域是随机的,在降落的区域凹凸不平时,因无人机支脚的底部高度是一定的,导致无人机下落后容易发生侧翻甚至倾倒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主体、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上的采集设备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主体底部两侧的两个支脚;

3、所述支脚上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滑动设有用于上下移动的移动件以及用于推着移动件下移的弹性件,所述安装箱内设有用于吸附移动件的电磁铁,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延伸至支脚的下方并与支板连接,所述支板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信息且用于控制电磁铁断电的控制器;所述采集模块的无人机主体带着采集设备升空,对城市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传输模块传输到处理模块上进行处理,识别出城市生态空间,在无人机主体下落区域凹凸不平,使一个支脚上的压力传感器未与地面接触时,控制器接收到信息,控制此处电磁铁断电后,弹性件推动移动件带着支杆与支板下移与地面接触。

4、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器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支板与支脚的底部。

5、作为优选,所述支杆的侧壁上从上到下开设有若干组开槽,所述开槽内滑动插有限位块以及与限位块连接的弹性元件,所述限位块的侧壁底部为斜面。

6、作为优选,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配重件以及用于驱使配重件向支脚移动靠拢的驱动机构。

7、作为优选,所述配重件为水箱,所述水箱面向支脚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出水口处于同一面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滑动插有导向件以及与导向件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导向件的端部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的挡板;

8、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位于水箱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支脚处于同一侧的两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面向水箱的一侧设有与出水口对齐的插块,所述插块的端部上开设有开孔,所述支脚上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连通设有与开孔连通的连管。

9、作为优选,所述插块的长度大于出水口延伸的长度。

10、作为优选,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由控制器控制工作的警示器。

11、作为优选,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方法,其利用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2、s1:采集模块的无人机主体带着采集设备升空,在城市中飞行,利用采集设备对城市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传输模块传输到处理模块上;

13、s2:无人机主体在续航不足时,无人机主体下降,当无人机主体下落区域凹凸不平,使无人机主体的一个支脚悬空时,此支脚上的压力传感器未与地面接触,控制器接收到信息后,控制此支脚上的电磁铁断电,在弹性件推动下,移动件带着支杆与支板下移与地面接触,接着更换无人机主体的电池,继续采集城市信息:

14、s3:处理模块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识别出城市生态空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在无人机主体的下落区域凹凸不平,使无人机主体的一个支脚悬空时,此支脚上的压力传感器未与地面接触时,控制器接收到信息,控制此处电磁铁断电,使移动件受到限制消失,在弹性件弹力推动下,移动件带着支杆与支板下移与地面接触,阻止无人机主体发生侧翻,对无人机主体和采集设备进行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主体(1)、设置在无人机主体(1)上的采集设备(2)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主体(1)底部两侧的两个支脚(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1)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压力传感器(11)均匀分布在支板(4)与支脚(3)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4)的侧壁上从上到下开设有若干组开槽(141),所述开槽(141)内滑动插有限位块(143)以及与限位块(143)连接的弹性元件(142),所述限位块(143)的侧壁底部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上设有配重件(7)以及用于驱使配重件(7)向支脚(3)移动靠拢的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7)为水箱(71),所述水箱(71)面向支脚(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72),所述水箱(7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出水口(72)处于同一面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滑动插有导向件(74)以及与导向件(74)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导向件(74)的端部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72)的挡板(7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16)的长度大于出水口(72)延伸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上设有由控制器控制工作的警示器(6)。

8.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方法,其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生态空间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主体、采集设备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主体底部两侧的两个支脚;所述支脚上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滑动设有移动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安装箱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延伸至支脚的下方并与支板连接,所述支板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控制器;本申请中在无人机主体的下落区域凹凸不平时,此支脚上的压力传感器未与地面接触时,控制器接收到信息,控制此处电磁铁断电,使移动件带着支杆与支板下移与地面接触,阻止无人机主体发生侧翻。

技术研发人员:裴文明,葛峰,唐夫凯,张明珠,云晶晶,徐坷坷,张小燕,张慧,仇洁,张琨,杨悦,欧阳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