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8501发布日期:2023-12-14 11:5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存,具体是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


背景技术:

1、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主要在航拍、农业、植保、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测绘等等领域应用;海上救援一般都采用无人机携带救生圈到指定位置投放,进行救援。

2、现有技术中,海上救援使用无人机时,只是进行无人机搜索受难人员和投放救生圈,因为海上范围太大同时若是特殊天气,救援人员可能不能及时到达,若受难人员无法及时得到补给,可能受到生命危险;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包括无人机本体、箱体机构,所述箱体机构包括箱体外壳、箱体门、救生圈,所述箱体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门轴,所述门轴的侧部转动连接有门筒,所述门筒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箱体门,所述箱体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绳夹块,两个所述绕绳夹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绕绳筒,所述箱体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架,所述绕绳筒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绳轴,所述绕绳轴远离绕绳筒一端卡接于环形架的顶部,所述箱体门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投放绳,所述投放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救生圈与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箱体门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存放夹块,两个所述存放夹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存放转轴,所述存放转轴的侧部转动连接有存放转筒,所述存放转筒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物资存放板,所述箱体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板架,所述物资存放板的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投放绳的侧部套接有四个存储环,两个所述存储环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医疗储存包,两个所述存储环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物资储存包,所述医疗储存包与物资储存包放置于物资存放板的顶部,所述箱体外壳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固定环,所述马达固定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动马达,所述推动马达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推动螺纹筒,所述推动螺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动轴,所述推动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块,所述转动连接块与箱体门固定连接;使用时:推动马达与无人机本体电连接,将急救包储存于医疗储存包内部,将水源等物质储存于物资储存包的内部,之后将医疗储存包和物资储存包通过存储环推动到投放绳靠近固定圈的一端,之后投放绳通过物资存放板,在之后绕在两个绕绳轴侧部,底端连接有救生圈,推动马达转动收缩推动螺纹筒,拉动推动轴,转动拉动转动连接块,拉动箱体门使箱体门关闭箱体外壳,同时箱体门通过门轴和门筒转动,物资存放板通过存放转轴和存放转筒转动,之后将物资存放板一端放置于板架的顶部,绕绳筒通过绕绳夹块转动,将绕绳轴放置于箱体门侧部环形架的顶部,当搜索到受难者时,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启动推动马达,通过螺纹推动推动螺纹筒移动,推动转动连接块,推动箱体门,使环形架与绕绳轴脱离,绕绳轴向下旋转,投放绳沿着绕绳轴展开,将救生圈投向受难者,之后物资存放板与板架脱离,物资存放板向下旋转,医疗储存包和物资储存包沿着投放绳滑下,投向受难者,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在各种环境和救生员无法快速到达的情况下,可以在高空将救生圈和物资投向受难者进行救援。

3、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机翼,所述控制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连接块,所述箱体连接块与箱体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外壳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连接柱、漂浮圈,所述支撑连接柱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漂浮圈,所述支撑连接柱与箱体外壳底部平齐,所述漂浮圈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漂浮架,所述漂浮架位于箱体外壳的底部;使用时:若无人机进行长时间运行,若无电时,可以通过漂浮圈和漂浮架进行支撑装置,使装置浮于水面,还有在储存装备时,通过漂浮架与地面接触从而支撑装置,同时箱体外壳底部与地面有一定距离,方便储存装备。

4、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5、其一: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推动马达与无人机本体电连接,将急救包储存于医疗储存包内部,将水源等物质储存于物资储存包的内部,之后将医疗储存包和物资储存包通过存储环推动到投放绳靠近固定圈的一端,之后投放绳通过物资存放板,在之后绕在两个绕绳轴侧部,底端连接有救生圈,推动马达转动收缩推动螺纹筒,拉动推动轴,转动拉动转动连接块,拉动箱体门使箱体门关闭箱体外壳,同时箱体门通过门轴和门筒转动,物资存放板通过存放转轴和存放转筒转动,之后将物资存放板一端放置于板架的顶部,绕绳筒通过绕绳夹块转动,将绕绳轴放置于箱体门侧部环形架的顶部,当搜索到受难者时,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启动推动马达,通过螺纹推动推动螺纹筒移动,推动转动连接块,推动箱体门,使环形架与绕绳轴脱离,绕绳轴向下旋转,投放绳沿着绕绳轴展开,将救生圈投向受难者,之后物资存放板与板架脱离,物资存放板向下旋转,医疗储存包和物资储存包沿着投放绳滑下,投向受难者,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在各种环境和救生员无法快速到达的情况下,可以在高空将救生圈和物资投向受难者进行救援;

6、其二: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若无人机进行长时间运行,若无电时,可以通过漂浮圈和漂浮架进行支撑装置,使装置浮于水面,还有在储存装备时,通过漂浮架与地面接触从而支撑装置,同时箱体外壳底部与地面有一定距离,方便储存装备;

7、总结: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通过箱体机构的设置,可以在各种环境和救生员无法快速到达的情况下,可以将救生圈和物资投向受难者进行救援,通过支撑机构进行防护无人机本体,避免无人机本体沉入水底。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包括无人机本体(1)、箱体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机构(2)包括箱体外壳(201)、箱体门(204)、救生圈(211),所述箱体外壳(201)内部转动连接有门轴(202),所述门轴(202)的侧部转动连接有门筒(203),所述门筒(203)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箱体门(204),所述箱体外壳(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绳夹块(205),两个所述绕绳夹块(205)之间转动连接有绕绳筒(206),所述箱体门(2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架(215),所述绕绳筒(206)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绳轴(224),所述绕绳轴(224)远离绕绳筒(206)一端卡接于环形架(215)的顶部,所述箱体门(204)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207),所述固定圈(20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投放绳(208),所述投放绳(2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9),所述固定柱(20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10),所述救生圈(211)与安装块(2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门(204)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存放夹块(212),两个所述存放夹块(212)之间固定连接有存放转轴(213),所述存放转轴(213)的侧部转动连接有存放转筒(214),所述存放转筒(214)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物资存放板(216),所述箱体外壳(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板架(2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资存放板(216)的内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投放绳(208)的侧部套接有四个存储环(225),两个所述存储环(225)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医疗储存包(226),两个所述存储环(225)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物资储存包(227),所述医疗储存包(226)与物资储存包(227)放置于物资存放板(216)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壳(20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马达固定环(218),所述马达固定环(2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动马达(219),所述推动马达(219)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推动螺纹筒(220),所述推动螺纹筒(2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柱(2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柱(2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动轴(222),所述推动轴(222)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块(223),所述转动连接块(223)与箱体门(20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包括控制盒(101),所述控制盒(101)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机翼(102),所述控制盒(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连接块(103),所述箱体连接块(103)与箱体机构(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壳(201)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连接柱(301)、漂浮圈(302),所述支撑连接柱(301)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漂浮圈(302),所述支撑连接柱(301)与箱体外壳(201)底部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圈(302)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漂浮架(303),所述漂浮架(303)位于箱体外壳(201)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人机用储存箱,所述箱体外壳内部转动连接有门轴,两个所述绕绳夹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绕绳筒,所述箱体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架,所述绕绳筒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绳轴,所述绕绳轴远离绕绳筒一端卡接于环形架的顶部,所述箱体门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投放绳,所述投放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救生圈与安装块固定连接,通过箱体机构的设置,可以在各种环境和救生员无法快速到达的情况下,可以将救生圈和物资投向受难者进行救援,通过支撑机构进行防护无人机本体,避免无人机本体沉入水底。

技术研发人员:杜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砾梦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