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开口处使用的缝隙封闭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961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器开口处使用的缝隙封闭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缝隙封闭阀门,用于容器开口处或类似物品中。本发明特别涉及自关闭及自开后的阀门,被装入到容器的开口处、或者是用来完善一个封闭盖。
已经公开一种缝隙封闭阀门(例如EP-A-0743259),它可以用不同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通过两组份注塑,在一道制造工序中制成一个整体式构件。这种方法具有显著的制造技术方面的优点,但另一方面,具有这种阀门的容器,在对容器内部物质施加压力将其排出而被压瘪之后,经常不能完全地恢复到其初始形态,或者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之后才能恢复。这是由于容器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没有达到压力平衡。因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形式的具有压力平衡功能的自关闭性阀门的结构(如DE-U-29817571,29818414)。为了获得压力平衡功能,需要一种以特殊方式构造及安装的封闭元件来将出口封闭,该流出口不是缝隙状构成的。这样,以牺牲阀门易于制造的构造为代价,换取到压力平衡的优点。
因此,需要一种如开头提出类型的缝隙封闭阀门,它具有压力平衡功能,同时还应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该缝隙封闭阀门尤其应当能够在一道制造工序中达到最终使用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缝隙封闭阀门,由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而具有优点。根据本发明,缝隙封闭阀门上膜片件的构造使得膜片件的膜壁区域以一个锐角连接于基体构件上。在连接位置范围内有一个或者几个缝隙状的通孔。这些通孔的作用是实现压力平衡。其过程是当容器内部处于负压状态时,能够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该孔进入到容器内部中去。相反,容器内部处于正压状态时,这些缝隙状的通孔保持封闭状态,因而使得该正压仅仅能够表现为使膜片件中心区域处的缝隙状出口打开。本发明的缝隙封闭阀门具有特别简明、不复杂的构造,并且包括所述的开口在内,能够通过一道工序-例如注塑-经济地制得。缝隙封闭阀门的一种更加有利于制造并同时增进所述的功能的构造是,膜片件能够有一个尖顶状构造。本发明的其它构造在权利要求中给出。
以下借助于一个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说明。图示为

图1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缝隙封闭阀门的俯视图,图2沿图1中Ⅱ-Ⅱ线的一个剖面,及图3沿图1中的Ⅲ-Ⅲ线的剖面。
根据本发明,缝隙封闭阀门包括一个以标号1标示的基件,和一个以标号2标示的膜片件。基件1具有环状构型,其作用是使缝隙封闭阀门装配于一个容器或者封闭盖及类似构件上需要被封闭的开口中。膜片件2被集成化地成形于基件1上轴向两端之间某个合适的中间位置上,最好接近于一个轴向端部,如用7所标示的那样。它最好具有大致为尖顶状的构型,如从图2中可以看到的那样。因此,膜片件2包括侧壁区域3、3′,它们相对于基件1上与缝隙封闭阀门的纵向中心轴线同心的内圆表面6向内倾斜一个角度α。另外,膜片件2具有一个中心脊区4,它最好位于相对于纵向中心轴线的径向平面内。在脊区4中加工出一条缝隙状的出口5。在本实施例中,该缝隙状出口5只沿缝隙封闭阀门的一个横向主轴线方向延伸。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一个其它方向的缝隙状出口5。此外,缝隙状出口5也可以呈多向方式构成,比如,可以沿缝隙封闭阀门的两个横向主轴线延伸。
图1中给出了处于封闭状态的隙状出口5,在缝隙封闭阀门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缝隙封闭阀门的制造材料所固有的弹性,出口5处于这种封闭状态中。优选的材料是橡胶弹性材料,如弹料、硅胶材料、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橡胶材料,或者类似材料。在弹料中,由于其良好的注塑加工性能,优先选用热塑性弹料。
从图2中可以看到,侧壁区域3、3′的厚度,沿着从脊区4到连接位置7的方向减小,并且在接近连接位置7处形成了一种密封唇状结构。
本发明中,侧壁3、3′中,在与脊区4沿直径相向而对的位置上各有一个缝隙状通孔,如图1中用8、8′所标示的那样。每个通孔8、8′的方向都是单方向地指向膜片件2的圆周方向,并且是一条缝隙。当缝隙封闭阀门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制造侧壁区域3、3′的柔性材料所固有的弹性,该缝隙保持为封闭状态。显然,缝隙状通孔8、8′的数量和设置,都不局限于上面所述及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设计数量多于或者少于两个的缝隙状通孔8,另外,也可以使相邻的缝隙状通孔之间相隔一定角度,而不是处于同一个直径上。
依上述方式构造的缝隙封闭阀门,其工作方式如下如果阀门被装配到容器(未示出)上并将液体密封住,例如,将其密封地压入容器开口中,只要没有外部压力作用于缝隙封闭阀门上,所有的缝隙状开口5和8都处于封闭状态中并且保持在该状态中。如果在这个出口位置处有一个挤压力作用于容器上,它对容器壁进行某种程度的挤压,容器的内部就会形成正压,从而向膜片件2施加作用力,后者能够使缝隙状的开口5张开。这样,只要正压存在,容器中的物质就会通过缝隙状开口5向外溢出。一旦去掉了作用于容器上的挤压力、容器内部因而又重新恢复到无压力状态,缝隙状开口5就因柔性材料的弹性回复特性重新回到封闭位置,使容器内部相对于外部紧密地封闭起来。
在容器内部处于无压力状态和正压状态下,容器内的物质不会通过缝隙状通孔8、8′向外溢出,这是由于通孔8、8′保持封闭。在这种情况下,侧壁3、3′上唇形构造的端部段密封地压靠于相邻的基件1的圆周表面6上。膜片件2的尖顶形构型既能促进通孔8、8′的封闭,又能促进缝隙状开口5的张开,因为侧壁区域3、3′在正压作用下,绕其在基件1上的连接位置7向外翻转。
去掉外部挤压力后,被挤压的容器恢复其原来形状时,在容器内部形成负压,如果不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压力平衡,该负压将阻止容器完全复原。这种压力平衡是通过缝隙状的通孔8、8′来实现的。该过程中,膜片件2的侧壁3、3′在负压的作用下,倾向于离开基件1的圆周表面6而向内移动。这样空气就可以从外部进入到容器内部,直到达到压力平衡为止。一旦又达到了这种平衡状态,由于制造侧壁区域3、3′的材料固有的弹性,使得通孔8、8′又重新关闭。
如果愿意,所有的开口5、8,可以在缝隙封闭阀门基本成形后,通过一道附加的加工工序制得。尽管如此,最好还是使开口的制造与缝隙封闭阀门的成形一道完成。这一点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脱模时,在注塑模具的适当区域、相应于开口5、8的安置位置处,将剪切元件向材料中移动,以便切入其中。剪切元件继续前移时,同时还能够用于完成推料过程。另外,缝隙封闭阀门的几何尺寸和材料的选择,最好能使出口5的保持力达到足够大,保证它在容器内物质的重力作用下不会变成张开状态,而是要等到有一个外部力作用于容器上、使容器内物质处于比其重力大的正压力下时才打开。因此,具有该缝隙封闭阀门的容器,可以翻转、倒置而不会使容器内物质流出。此外,膜片件不需要一定是尖顶状构成,也可以是一种其它适当弯曲的构型,前提条件是,这种构型能使膜片件在基底上的连接这样形成,即前面所述的角度α至少在通孔附近保持小于90°。
权利要求
1.用于容器开口或类似物品中的缝隙封闭阀门,具有一个由柔性材料制成、包含一个至少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缝隙状出口的膜片件,一个在外周将该膜片件包围起来的基件,其中基件与膜片件连接起来,并且由于材料的弹性使出口保持封闭状态,但在一定的正压力差作用于膜片件的一侧时,可以克服材料的弹性预紧力而使出口处于张开位置,其特征为基件(1)的圆周壁区域(6)和膜片件(2)上相邻的壁区(3)之间包含一个小于90°的锐角α,并且在靠近基件的膜壁区域中至少还设有一个基本上沿圆周取向的、由于材料的弹性被保持于封闭状态的缝隙状通孔(8),在一个负压力差从可承受所述的一定在压力差的那一侧作用于膜片件上时,该通孔(8)可被置于打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封闭阀门,其特征为膜片件(2)具有大致尖顶形的构型,带有一个包含出口(5)的脊区(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封闭阀门,其特征为膜片壁区域(3)在缝隙状通孔(8)的附近为密封唇形构成。
4.如权利要求1、2或者3所述的缝隙封闭阀门,其特征为一对缝隙状通孔(8)被设置在膜片件(2)上一直径的相反两端的位置上。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缝隙封闭阀门,其特征为它是一个集成化的成形件。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缝隙封闭阀门,其特征为膜片件(2)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基件(1)中。
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缝隙封闭阀门,其特征为所述或每个通孔(8)和出口(5)基本上沿平行于缝隙封闭阀门的纵向中心轴线方向设置。
全文摘要
用于容器开口或类似物品中的缝隙封闭阀门,具有一个由柔性材料制成、包含一个至少沿一个方向延伸的缝隙状出口(5)的膜片件(2),和一个在外周将该膜片件包围起来的基件(1),它与膜片件连接起来。该出口由于材料的弹性被保持于关闭位置上,但在一定的正压力差作用于膜片件的一侧时,可以克服材料的弹性预紧力作用而使其转置到打开位置。基件的圆周壁区域(6)和膜片件上相邻的壁区(3)之间包含一个小于90°的锐角α。在膜片上接近于基件的膜壁区域中,至少还有一个基本上沿圆周取向的、由于材料的弹性被保持于封闭状态上的缝隙状通孔(8),在一个负压力差从可承受所述的一定在压力差的那一侧作用于膜片件上时,该通孔可以被转置到打开状态。这样,该阀门能够实现容器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平衡,当人们为了倒出容器中的物质而用手挤压容器壁之后,这有利于容器恢复原形。
文档编号B65D47/04GK1302272SQ00800734
公开日2001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4日
发明者约翰内斯·欣斯, 蒂莫西·I·加巴尔德, 马克·加巴尔德 申请人:万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