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集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620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集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可运送地储存粉体的软集装器。
背景技术
一般为了将由粉体构成的化学药品或合成树脂等的中间体运送到制造最终制品的工厂等,将规定量的粉体储存于挠性袋状软集装器中进行运送。
这种软集装器具有挠性储存袋部,此储存装部具有储存部、从该储存部上部突出规定长度并开口并可自由折叠的注入筒部、和从储存部下部突出规定长度并开口且可自由折叠的排出筒部。在注入筒部与排出筒部上设有由可遮断储存部与外部连通的线体形成的开关部。
在将材料注入软集装器情况下,以线体捆扎前述排出筒体,遮断储存部与外部的连通;从注入筒部注入材料,储存部中充填材料之后,再以软线体捆扎注入筒部,遮断储存部与外部的连通。在工厂使用材料时,提起软集装器,从该软集装器的排出筒部向设于工厂内的材料注入口注入粉体。
但是,上述软集装器,在以软线体将排出筒部捆扎遮断储存部与外部的连通同时,为了在运送时排出筒部不成为障碍,在排出筒部根部,设有在将软线体捆扎的排出筒部折叠起来的状态下覆盖起来的覆盖部。
该覆盖部成这样的构成它使用了和储存部与排出筒部同样的挠性材质;在排出筒部根部周围设多个折部,在这些折部端部设置插通线的插通部,由各插通部插通1根软线像钱褡那样地拧软线即可覆盖折叠起来的排出筒部。
可是,在上述构成的软集装器中,由于在集装箱底部设有排出筒部,运送中容易损伤覆盖排出筒部的挠性材质构成的覆盖部,耐久性上有问题。
另外,上述软集装器,由于由挠性储存装部构成,充填材料后,在保管集装器时,考虑到保管空间而层积集装箱时,由于稳定性差,积层有限。
通常的软集装器,由于排出筒部由挠性材料形成,如原样敞开的状态下进行排出,排出筒部运动,在内容物是易飞散的微粉体的情况下,从排出筒部开口部飞散微粉体将造成作业环境问题。
因此,考虑以带条或法兰构件将排出筒部固定于相对侧排出口。但是在现有的软集装器中,由于是在吊下状态排出内容物,从排出开始时至结束时,排出筒部形状发生变化、产生扭转,为使其不扭转,必须调整软集装器的吊下状态,在调整时,吊起量过多时将在排出筒部上作用超过需要的力,有着破环安装部、脱落带条等问题。
发明目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耐久性好、保管时稳定性优良、可防止排出内容物时的飞散的软集装器。
发明公开为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发明的软集装器具有挠性储存袋部,该储存袋部具有储存部、从该储存部上部突出规定长度并开口的且可自由折叠的注入筒部、和从储存部下部向下突出规定长度且开口并可自由折叠的排出筒部;在注入筒部与排出筒部上设有可遮断储存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关部,同时在前述储存袋部外周围设置固定支承该储存袋部的框架,在框架内收容前述储存部;使设于该储存部上部的注入筒部从前述框架上部突出规定长度并开口;使设于前述储存部下部的排出筒部从前述框架下部突出规定长度并开口,在这样的软集装器中,在排出筒部开口端部附近外周面上形成第三折部,同时在排出筒部的第三折部上方形成可遮断储存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关部;以具有2个环形构件并连接在注入储存袋部内储存材料的注入口上的第三法兰夹持固定前述第三折部,在位于框架内的储存袋部的排出筒部根部附近,在储存袋部外周面上一体地形成第二折部,在该第二折部上安装着具有夹持固定第二折部的一对环状固定部、和从一方固定部内周缘部突出来的筒状部的第二法兰,由该第二折部与第二法兰部,在框架内围着排出筒部,形成收纳折叠起来的排出筒部以及第三法兰的第二收纳部。
按权利要求2之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于前述筒状部的突出侧开口部设置可取下的盖体,在第二收纳部内折叠了前述排出筒部时以盖体关闭该第二收纳部;在伸展前述排出筒部时,取下前述盖体,敞开第二收纳部。
按权利要求3之发明,是在权利要求1或2所记述的发明中,在位于框架内的储存袋部的注入筒部根部附近,在该储存袋部外周面,一体形成第一折部,由该第一折部和具有安装于第一折部并夹持固定第一折部的环状的一对固定部、和从一方固定部的内周缘部突出来的筒状部的第一法兰,在框架内围详注入筒部,形成收纳折叠起来的注入筒部的第一收纳部,同时在前述筒状部突出侧开口部设置可取下的盖体。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软集装器充填材料前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软集装器充填材料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软集装器充填材料后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软集装器的框架之侧视图;图5是图4所示框架的俯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软集装器储存袋部侧视图;图7是图6的储存袋部的俯视图;图8是第一法兰的半部的俯视图;图9是图8第一法兰的剖面图;图10是第一收纳部要部部分剖面图;图11是第二收纳部要部部分剖面图;图12是第三法兰的半部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的第三法兰的剖面图;图14是安装第三法兰状态的要部部分剖面图。
实施发明最佳形态下边借


本发明实施形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软集装器的侧视图;软集装器1具有挠性储存袋部2、和配设于该储存袋部2外周围并固定支承储存袋部2的框架3。
框架3,如图4图5所示,是由构成骨架的12根主框架31形成的长方体,分别由焊接固定。形成上部四边形的主框架31,断面为L形;形成下部四边形的主框架31则是,2根断面为L形,其他2根为了升降输送是其内部中空,两端开口,断面为长方形。将位于上下的四边形角部连结起来,向上下方向延伸的4根至框架31内部是中空,断面为正方形。
另外,在框架3的底部4角上形成了断面为L字形的支承片32,该支承片32,如图3所示,是设置于搬运台座上时定位用的。
再者,在框架3的上部设有断面成L字形的法兰安装用框架33,用于安装设在后述的储存袋部2上的第一法兰71;如图5所示,该法兰安装用框架33由跨架在4根主框架31中相对的2相主框架31上的2根法兰安装用框架33a、和跨架于这2根法兰安装用框架33a上的2根法兰安装用框架33b构成。
另外,在由这4根法兰安装用框架33形成的正方形内方设有用于安装前述第一法兰71的4个安装片34;该安装片34形成于主框架31上面的下方,在安装第一法兰71时,该第一法兰71不从框架3突出出来。
还有,在框架3的侧面设有多根圆筒状推抵用框架35,用于在向储存袋部2注入粉体等中间体时抑制设框架3的膨胀。在1个侧面设置4根推抵用框架35,这4根推抵用框架35,由于向储存袋部2中注入中间体时在下部的膨胀程度大,越往下其间隔设置得越窄。
再者,在上部主框架31下方位置、和最下段推抵用框架35下方位置,上下分别各4根安装着用于将储存袋部2固定支承于框架3上的支承框架36,该支承框架36做成可从主框架31上取下。
即,在主框架31上形成了用于安装支承框架36的安装部37;该安装部37,从上方置入支承框架36,并承受着该支承框架36的底部,以螺栓将支承框架36固定于安装部37。
其次,借图6与图7对储存袋部2进行说明。储存袋部2是整体以聚乙烯等挠性材质形成为袋状,它具有收容于框架3内的储存部21、和从该储存部21上部中央连续形成的、从前述框架3上部突出规定长度并开口的注入筒部22、以及从储存部21下部中央连续形成的、从前述框架3下部突出规定长度并开口的排出筒部23。
储存部21用于储存粉体等中间体,使四棱柱下方成圆锥状,形成前端变细的形状,与其相连接地形成着前述排出筒部23。
另外,在储存部21上,在上部4处与下部4处,一体地形成筒状支承部24,筒状支承部24横向延伸,用于穿插前述框架3的支承框架36用于将储存部21固定支承于框架3上的;同时在圆锥部下方,设有用于安装后述第二法兰72的第二折部62。该第二折部62,在将储存袋部2固定于框架3时位于框架3内;与储存部21一体形成也可以;也可以以缝后与粘结等其他安装方法安装于该储存部21的外面。
在排出充填于储存部21的中间体时,为使其很好流动,要在储存部21的侧面上给予冲击,而为提高受冲击部分的强度,在储存部21的相对两侧面的上部与下部上设置了形成厚壁的加强部25、25。
在设于储存部21上部的前述注入筒部22的向着储存部21之根部,设有用于安装前述第一法兰71的第一折部61。第一折部61也和第二折部62一样,在将储存袋部2固定于框架3上时位于框架3内;也可以与注入筒部22一体形成;也可以以缝合与粘结等其他安装方法安装于该注入筒部22的外面。
另外,在注入筒部22外面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安装有软线体43,由该软线体43可形成使储存部21与外部的连通遮断的第一开关部41,借以软线体43捆扎注入筒部22的中间部,可在该注入筒部22中遮断储存部21与外部的连通。
另外,在排出筒部23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也安装了2根软线体43,由该软线43形成可遮断储存部21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开关部42,形成可遮断储存部21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开关部42,通过由2根软线体43捆扎排出筒部23的中间部,在该排出筒部23中可遮断储存部21与外部的连通。
还有,在排出筒部23的开口端部附近,形成了用于安装后述第三法兰73的第三折部63。该第三折部63也可以与排出筒部23一体形成,也可以以缝合与粘结等其他方法安装于该排出筒部23外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通过在位于框架3内的储存袋部2之注入筒部22与排出筒部23的根部附近,即在设于前述注入筒部22的第一折部61与设于储存部21的第二折部62安装第一法兰71与第二法兰72,构成了围着该注入筒部22与排出筒部23的、收纳折叠起来的注入筒部22与排出筒部23的第一收纳部51与第二收纳部52。
即,各收纳部51、52具有前述第一折部61和第二折部62、和安装在该第一折部61及第二折部62上的第一法兰71和第二法兰72,这些第一法兰71和第二法兰72的开口部用盖体8开闭。
各收纳部51、52,如图2与图9所示,在折叠注入筒部22与排出筒部23时由盖体8关闭;在延伸注入筒部22与排出筒部23时,取下盖体8向外部敞开。且使各收纳部51、52位于框架3的内方。
第一法兰71与第二法兰72,由于构成相同,关于第一法兰71与第二法兰72借图8、图9加以说明。第一法兰71(第二法兰72)具有夹持固定前述第一折部61(第二折部62)的一对环状固定部74、75,和从一方固定部74内周缘部突出出来的筒状部76。
在各固定部74、75上,形成了固定用螺栓插通孔77;在设于一方固定部74的筒状部76端部外周部上由焊接棒安装形成环状突起部78,在该突起部78上安装盖体8。
当将第一法兰71固定于第一折部61时,如图10所示,在以一对固定部74、75夹持第一折部61的状态下,由螺栓79a与螺母79b拧紧固定之;使设于一方固定部74的筒状部76位于注入筒部22开口部侧地将第一法兰71装于第一折部61。
前述盖体8构成为可开关前述筒状部76的突出侧开口部并可取下。由安装或取下覆盖关闭筒状部76突出侧开口部的盖体8外周缘部和形成于筒状部76上的突起部78的框体81,可将盖体8从筒状部76取下或安装于筒状部76上,借此可开关筒状部76的开口部。
另外,如图11所示,第二法兰72与第一法兰71一样,在以一对固定部74、75夹持着第二折部62的状态下,由螺栓79a与螺母79b拧紧固定之;设于一方固定部74的筒状部76位于排出筒部23侧地将第二法兰装于第二折部62。
再者,在设于排出筒部23开口端部附近的第三折部63上安装第三法兰73;第三法兰73是在通过排出筒部23排出充填于储存部21的中间体时,用于将排出筒部23连接于排出侧的材料注入口。
第三法兰73,如图12与图13所示,由3个环构件73a、73b、73c构成。当将该第三法兰73安装于第三折部63时,如图14所示,以位于排出筒部23开口部侧的第一环构件73a和配设于中间的第二环构件73b夹持第三折部63,而由第二环构件73b和储存部21一侧的第三环构件73c夹持较薄的聚乙烯筒状片11,由螺栓79a与螺母79b固定之。
该聚乙烯筒状片11,从第三环构件73c与排出筒部23间向上方延伸进行配置,中间体从排出筒部23排出结束之后,以聚乙烯筒状片11,包进第三法兰73、以塞绳捆扎开口部,使得排出筒部23内部的中间体不会飞散出去。
下边对本实施例的作用加以说明。本发明的软集装器,其向储存袋部2注入中间体前的状态如图1所示,延伸注入筒部22与排出筒部23,使储存部21处于与外部连通的状态。而后,当向储存部21注入中间体时,以排出筒部23的软线体43捆扎该排出筒部23;在遮断排出筒部23的连通之后,折叠遮断状态的排出筒部23与第三法兰73一起收纳于第二法兰72内方,即收纳入第二收纳部52内;以盖体8关闭第二法兰72的筒状部76,开始注入中间体。
而后,在向储存部21充填中间体结束之后,以软线体43捆扎注入筒部22,在遮断注入筒部22与外部的连通之后,折叠该注入筒部22收纳进第一法兰71内方,即收纳入第一收纳部51内。如图2所示,以盖体8关闭第一法兰71的筒状部76。
在排出储存袋部2内中间体的情况下,取下关闭第二法兰72筒状部76的盖体8,使第二收纳部52向外部敞开,取出排出筒部23,当将设于排出筒部23的第三法兰73连接到设于工厂内的中间体注入口之后,解开捆扎排出筒部23的软线体43,排出储存部21内的中间体。
从以上可知,在向储存袋部2注入中间体的情况下,由于该储存袋部2的储存部21在收容于框架3内的状态被固定支承,该储存部21以框架3支承,而且以框架3的推抵用框架35阻止储存部21的膨胀,比之于现有的软集装器,可使得保管时与运送时稳定性更好。
另外如图2图3所示,由于可将注入筒部22与排出筒部23折叠收纳于框架3内方,不仅运送简单,而且可将多个软集装器重叠,在有限的保管面积里,可充分利用空间并稳定保管许多软集装器1。
再者,由于由第二法兰72构成第二收纳部52,耐久性良好而且由于可将排出筒部23收纳于由第二法兰72构成的第二收纳部52的状态保管软集装器1,在保管时不会损伤排出筒部23;同时,由于保管时将储存袋部2收容于框架3内,也不会损伤储存袋部2。
而且,由于在排出筒部23开口端部附近的外周同形成了折部63。在该折部63上安装法兰73,由于将该法兰73连接于工厂等的材料注入口,故可在储存袋部2内的内容物不飞散的情况下进行注入。
这时,由于是在将储存袋部2固定支承于框架3内状态下,伸展排出筒部23排出内容物,故常可将排出筒部23与储存部21的高度位置置于一定地进行内容物排出。从而,排出筒部23,在内容物排出中无向上方的拉伸,其结果,由于无过大的力作用于排出筒部23,不会损伤排出筒部23,也可防止排出物的飞散。工业利用可能性如依照本发明,由于储存袋部的储存部处于被收容于框架内的状态,该储存部以框架支承、且可阻止储存部的膨胀,比之于现有的软集箱,保管运送时的稳定性良好。
另外,由于排出筒部可折叠收纳入框架内,不仅运送简单,而且可将多个软集装器重叠,在有限的保管面积里充分利用空间,可稳定保管许多软集装器。
再者,由于由法兰构成收纳部,耐入性良好,而且软集装器可在将排出筒部或注入筒部收纳入由法兰构成的收纳部的状态下进行保管,保管时还会损伤排出筒部或注入筒部。而且保管时,由于将储存袋部收纳于框架内,故也不会损伤储存袋部。
而且由于在排出筒部开口端部附近的外周面形成了折部,在该折部上装法兰,将该法兰连接到工厂等的材料注入口,故可在储存袋部内的内容物无飞散的情况下进行地注入。
还有,由于在将储存袋部固定支承于框架内的状态下,伸展排出筒部排出内容物,不仅可常将排出筒部与储存部的高度位置设为一定,并进行内容物的排出。从而,排出筒部,在内容物排出中不会向上方拉伸,其结果,由于无过大力作用于排出筒部,不会损伤排出筒部,并可防止排出物飞散。
权利要求
1.一种软集装器,这种软集装器具有挠性储存袋部(2),该储存袋部(2)具有储存部(21)、从该储存部(21)的上部突出规定长度且开口并可自由折叠的注入筒部(22)、从储存部(21)的下部突出规定长度且开口并可自由折叠的排出筒部(23);在注入筒部(22)与排出筒部(23)上设有可遮断储存部(21)与外部的连通的开关部(41、42),同时,在前述储存袋部(2)外周围设有固定支承该储存袋部(2)的框架(3),将前述储存部(21)收容于框架(3)内;将设于该储存部(21)上部的注入筒部(22)从前述框架(3)上部突出规定长度并开口,将设于前述储存部(21)下部的排出筒部(23)从前述框架(3)下部突出规定长度并开口,其特征在于,在排出筒部(23)开口端部附近外周面形成第三折部(63),同时在排出筒部(23)的第三折部(63)的上方形成可遮断储存部(21)与外部连通的开关部(42),以具有2个环状构件(73a、73b)、连接到用于注入储存于储存袋部(2)内的材料的注入口的第三法兰(73)夹持固定前述第三折部(63);在位于框架(3)内的储存袋部(2)的排出筒部(23)之根部附近,在该储存袋部(2)的外周面上一体形成第二折部(62),同时在该第二折部(62)上安装着具有夹持固定第二折部(62)的一对环状固定部(74、75)和从一边固定部(74)内周缘部突出出来的筒状部76的第二法兰(72),由前述第二折部(62)与第二法兰部(72)在框架(3)内围着排出筒部(23)形成收纳折叠起来的排出筒部(23)以及第三法兰(73)的第二收纳部(52)。
2.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软集装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筒状部(76)的突出侧开口部设置可取下的盖体(8),当将前述排出筒部(23)折叠进第二收纳部(52)内时,以盖体(8)关闭该第二收纳部(52);而在伸展前述排出筒部(23)时,取下前述盖体(8),敞开第二收纳部(52)。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记述的软集装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框架(3)内的储存袋部(2)之注入筒部(22)的根部附近,在该储存袋部(2)外周面上一体形成的第一折部(61),由第一法兰(71)与第一折部(61)在框架(3)内围着注入筒部(22)形成了收纳折叠起来的注入筒部(22)的第一收纳部(51),同时在前述筒状部(76)的突出侧开口部设有可取下的盖体(8);而所述第一法兰(71)具有安装于该第一折部上并夹持固定第一折部(61)的一对环状固定部(74、75)、和从一边固定部(74)内周缘部突出出来的筒状部(76)。
全文摘要
为提供易于运送、保管运送中稳定性、耐久性良好、并可防止内容物飞散的软集装器,在储存袋部外周设固定支承该储存袋部的框架,将储存部收容于框架内,将分别设于储存上下部的注入筒部与排出筒部从前述框架突出规定长度开口;在储存袋部的排出筒部根部附近与开口端部附近,在该储存袋部外周面一体形成折部,同时在各折部上设置具有夹持固定折部的一对环状固定部和从一边固定部内周缘突出来的筒状部的法兰,由此形成收纳在框架内折叠起来的排出筒部的收纳部。
文档编号B65D90/20GK1353662SQ00804081
公开日2002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2日
发明者木本有司, 尾野昭 申请人:和歌山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