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315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是一种不加任何内垫的双封口的热灌装饮料螺纹盖。
现有的瓶盖的结构一般包括端盖和盖体,在盖体上设有单螺纹,用于与瓶口的螺纹配合而旋接在瓶口上,在盖体上还设有刻痕线,刻痕线绕盖体一周形成一保险圈,当开启瓶盖时,螺旋张力使保险圈上的刻痕线断裂,从而起到防伪的作用,一般的瓶盖在端盖内部衬有垫片,当瓶盖旋在瓶口时,依靠垫片挤压瓶口,起到密封的作用。但是依靠垫片挤压密封,垫片为平面形状,挤压在瓶口时往往由于挤压力不均匀而导致漏气,当开启瓶盖时,通常瓶盖旋转90°-180°之间就有气体泄漏,密封和防伪性能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瓶盖结构改进,使得在开启瓶盖时,瓶盖旋转360°以后,才发生气体泄漏,以提高瓶盖的密封和防伪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在瓶盖的端盖下设有一内封口,内封口外围有凸设一凸缘,当瓶盖旋接在瓶口时,内封口塞入瓶口内,凸缘顶抵内瓶口。瓶盖盖顶下还设有一外封口,瓶盖盖在瓶口时,外封口下缘顶抵瓶口上缘。外封口的挤压力垂直轴向作用于瓶口;内封口的挤压力径向作用于瓶口,从而使得在开启瓶盖时,瓶盖在旋转360°以后,才发生气体泄漏,且保险圈于旋转360°以前已发生断裂,故确保进气角度大于保险圈的断裂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开启瓶盖时,旋转瓶盖的进气角度大于保险圈的断裂角度,提高了瓶盖的密封和防伪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剖视图。

图1所示,瓶盖1包括端盖11和盖体12,在盖体上设有单螺纹121,用于与瓶口的螺纹配合而旋接在瓶口上,在盖体上还设有刻痕线122,刻痕线122绕盖体一周,刻痕线122以下的盖体部分形成一保险圈123,当开启瓶盖1时,螺旋张力使保险圈123上的刻痕线122断裂,从而起到防伪的作用。在瓶盖的端盖11下设有一内封口111,内封口111外围有凸设一弧形凸缘112,当瓶盖1旋接在瓶口时,内封口111塞入瓶口内,凸缘112顶抵内瓶口。端盖11下还设有一外封口113,瓶盖盖在瓶口时,外封口113下缘顶抵瓶口上缘。外封口113的挤压力垂直轴向作用于瓶口;内封口111的挤压力径向作用于瓶口,使得在开启瓶盖时,瓶盖在旋转360°以后,才发生气体泄漏,且保险圈于旋转360°以前已发生断裂,故确保进气角度大于保险圈的断裂角度,因此提供了牢固而紧密的密封。
权利要求1.一种瓶盖,包括端盖和盖体,在盖体上设有单螺纹和刻痕线,刻痕线绕盖体一周,刻痕线以下的盖体部分构成一保险圈,其特征在于在瓶盖的端盖下设有一内封口和一外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封口外围凸设一凸缘。
专利摘要一种瓶盖,包括端盖和盖体,在盖体上设有单螺纹和刻痕线,刻痕线绕盖体一周,刻痕线以下的盖体部分构成一保险圈,端盖下设有一内封口,内封口外围凸设一弧形凸缘,瓶盖端盖下设有一外封口。在开启瓶盖时,瓶盖在旋转360°以后才发生气体泄漏,且旋转瓶盖的进气角度大于保险圈的断裂角度,从而提高了瓶盖的密封和防伪性能。
文档编号B65D41/34GK2483342SQ0122340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9日
发明者柯礼天 申请人:百利盖(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