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372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器等的图像读取装置,特别是具有可将1张两面原稿图像在一次原稿输送过程中读取的两面原稿读取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装置。
这种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具有读取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线传感器的第一图像读取装置;在原稿台上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该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设于前述原稿输送装置上,并具有读取由该原稿输送装置输送的原稿的与前述第一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相反一侧的图像的线传感器。
将可读取最大原稿的短边方向定为线传感器的配列方向(主扫描方向)、可读取最大原稿长边,通过原稿的长度方向位于线传感器读取位置、或使原稿移动(副扫描方向)来读取原稿图像。这是由于通过以最大原稿长度方向作主扫描方向可用像素数较少的线性传感器进行读取。
清扫原稿台、或进行所输送原稿的塞纸处理,当将原稿载置于原稿台上时,在装置本体上设置可旋转地支承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支承装置;使原稿输送装置从装置本体向离开间距的方向旋转、敞开原稿台上面,在分别进行这些作业之后,再使原稿输送装置反向旋转,原稿输送装置构成为可动作状态。
在现有的这种原稿输送装置中具有第二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为尽量减小由原稿输送装置的开闭对设于原稿输送装置的第二图像读取装置所施加的冲击,使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支承装置的旋转轴平行于主扫描方向,借此可减少由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引起的第二图像读取装置的移动量,防止第二图像读取装置的破损、变形。
但是,即使是使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轴平行于主扫描方向,原稿输送装置开闭时的冲击并不是不施加于第二图像读取装置;在使用者对原稿输送装置给予强冲击进行开闭情况下,恐怕依然会产生使读取装置变形、或调整变得异常等不良情况。
另外,在使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轴平行于主扫描方向情况下,由于是与最大原稿短边方向平行配置,如果假设使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轴靠里侧使用者进行操作,原稿长度方向成前后(里)方向,指示标牌远离使用者。另外若假设使原稿的短边成为前后方向地使用者进行操作,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轴成左或右,原稿输送装置的开闭操作变得非常麻烦。
另外的发明在于提供在提高原稿输送装置的开闭操作性的同时、容易将原稿载置于读取部的图像读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第一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具有原稿台的装置本体;具有读取上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线传感器的第一图像读取装置;在原稿台上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对前述原稿台可旋转地支承着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支承装置;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该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设置于前述原稿输送装置,具有读取由该原稿输送装置输送的原稿的与前述第一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相反侧的图像的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旋转支承装置的旋转轴设置成与前述第一与第二图像读取装置所具有的线传感器的配列方向正交。
前述第二图像读取装置最好是通过弹性体安装于原稿输送装置。
第二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具有原稿台的装置本体;具有读取前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线传感器的第一图像读取装置;在原稿台上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对前述原稿台可旋转地支承着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支承装置;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该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设于前述原稿输送装置,具有读取由该原稿输送装置输送的原稿的与前述第一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相反侧的图像的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弹性体将前述第二图像读取装置安装于原稿输送装置。
上述弹性体中可使用橡胶材料或板簧等。
图2是说明

图1图像读取装置开闭动作的立体图。
图3是说明图1装置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的固定方法的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固定方法的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说明图5装置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固定方法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的固定方法的图。
即,图像读取装置具有作为具有原稿台的装置本体的扫描部100,作为在原稿台上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的原稿输送装置200,和作为相对扫描部100可旋转地支承着原稿输送装置200的旋转支承装置的铰链部21。
扫描部100具有框体,在框体上面具有构成原稿台的书本原稿用玻璃台板3、和纸张原稿用玻璃台板2;在框体内设置作为第一图像读取装置的第一读取组件1,该第一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读取在作为原稿台的书本原稿用玻璃台板3与纸张原稿用玻璃台板2上的原稿的线传感器11。在书本原稿用玻璃台板3上,设置基准白板901,通过线传感器11读取该基准白板901的浓度数据,由基于该浓度数据生成的浓淡值S1,进行对第一读取组件1读取的图像的浓度修正。
第一读取组件1具有安装着灯4和第一反射镜5的第一反射镜台6,安装着第二、第三反射镜7、8的第二反射镜台9,透镜10,作为光电转换装置或图像传感器的线传感器11。线传感器11按图2中箭头A的方向配列。
在书本原稿用玻璃台板3或纸张原稿用玻璃台板2上的原稿S的图像,被灯4照明,经第一、第二、第三反射镜光路折射并通过透镜10在线传感器11上成像,再通过光电转换来读取。
第一反射镜台6与第二反射镜台9由于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驱动装置按2∶1的速度比被移动,从在书本原稿用玻璃台板3与纸张原稿用玻璃台板2上载置的原稿到线传感器11的物像间保持一定。
原稿输送装置200具有作为第二图像读取装置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该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读取与由该原稿输送装置200输送的原稿前述读取组件1读取的图像相反一侧的图像。
原稿输送装置200具有框体200a,由该框体支承、收纳的输送系统具有将原稿托架300上的原稿S一张张取出的拾取滚子12,用于防止取出的原稿重叠输送的分离滚子对13,将原稿S导向纸张原稿用玻璃台板2的输送滚子对14、15、16、17,供纸导纸件904与中继导纸件905,使其接近纸张原稿用玻璃台板2的压纸滚子18,使其接近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的压纸白板902,用于将其移送到原稿排纸托架400上的排纸滚子对19和排纸导纸件906。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设于压纸滚子18的下游侧的输送滚子对17与排纸滚子对19间。
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由图中未示出的作为光源的LED(发光二极管)、透镜、和作为光电转换装置的线传感器的传感器元件构成。与线传感器11读取面相反侧的原稿S的图像,在由原稿输送装置200输送原稿S时,通过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内的灯照射,通过透镜在传感器元件上成像,由光电转换进行读取。由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读取压纸白板902的浓度数据,由基于该浓度数据生成的浓淡值S2,进行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读取图像的浓度修正。
在读取由原稿输送装置200输送的原稿的情况下,将第一、第二反射镜台6、9固定于图1所示位置。
另外,在读取书本原稿和不能够使用原稿输送装置200的原稿时,使原稿输送装置200旋转、敞开书本原稿用玻璃台板3之后,将原稿载置于其上面,通过使第一反射镜台6、第二反射镜台9等光学系统移动扫描、进行读取。
原稿输送装置200具有将原稿推压于作为读取部的纸张原稿用玻璃台板2上进行输送的功能、和通过原稿排纸托架400下侧的原稿推压面400a覆盖书本原稿用玻璃台板3上的原稿将其推压的功能。在进行纸张原稿用玻璃台板2的清扫、或在进行压纸滚子18的塞纸处理时,以上述铰链部21为支点,使原稿输送装置200旋转从纸张原稿用玻璃台板3离开间距。
而且,铰链部21的旋转轴X,设置成与前述第一读取组件1的线传感器11及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上所具有的线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的配列方向正交。
下边使用图2说明装置的操作性。
首先是原稿输送装置200的开闭操作性。使用者在相对于扫描部100的C位置(装置前面)操作时,对使用者来说使原稿输送装置200的铰链部21的旋转轴X设在装置里侧(A2方向),将原稿输送装置200前缘(A1方向)抬起,这样配置比较好,因此,进行读取动作开始与张数设定等操作的装置,也假设使用者在装置前面C位置操作来配置(装置前(A1)方向)。
另一方面,在将原稿载置于书本原稿用玻璃台板3上时,作为原稿对书本原稿用玻璃台板3定位装置的指示标牌3a配置于书本原稿用玻璃台板3里侧。这时,由于使用者在装置前面C位置操作,使指示标牌3a不远离使用者地配置为最大原稿短边在前后方向(A方向)、长边在左右方向(B方向)。
下边说明动作。
如在原稿托架300上积载原稿S,拾取滚子12即可将托架最上部的原稿取出输送。
这里,如即使在若干张原稿同时送出的情况下,由于分离滚子对13下侧的阻碍滚子13a通过力矩限制器被驱动向时针方向旋转,1张以外的原稿被推回,只分离输送1张。
而后,由下边的输送滚子对14、15、16向纸张原稿用压纸滚子18输送、1张原稿S在通过线传感器11与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的读取位置之前,分别读取基准白板901、压纸白板902的浓度数据,生成浓淡值S1、S2。
在线传感器11读取压纸滚子18的浓度D1之后,第一张原稿S以规定速度通过线传感器11的读取位置,由此开始第一面图像信息的读取。
其次,在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读取压纸白板902的浓度E1之后,第一张原稿S被输送到输送滚子17,由通过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的读取位置,开始第二面图像信息的读取。由线传感器11与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读取的图像数据,分别基于浓淡值S1、S2进行图像浓度的浓淡修正。
结束读取的原稿S,由排纸滚子19向原稿排纸托架400输送。
而后,再次读取压纸滚子18的浓度D2、压纸白板902的浓度E2之后,通过线传感器11与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读取第二张原稿S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的图像。由于灯4与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内的灯随时间光量变化,相应于浓度D1与D2的变化,根据修正的浓淡值S1进行第二张原稿S的第一面图像浓度的浓淡修正;相应于浓度E1与E2的变化,根据修正的浓淡值S2进行第二张原稿S的第二面图像浓度的浓淡修正。第三张以后,以反复进行同样的动作,最后的原稿S排纸后,动作停止。
而且供纸输送等的驱动由图中未示出的马达驱动。
这样,在一次输送过程中可通过扫描部100的线传感器11、和原稿输送装置200上装备的密贴型的图像传感器20读取两面原稿S的表背面。
下边表示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的安装例。
图3是从箭头D方向看图2的设置于原稿输送装置200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安装部的详细图。
即,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通过作为弹性体或缓冲构件的橡胶块33a、33b安装于原稿输送装置200。原稿输送装置200的前侧板31、后侧板32由支架33固定为一体构成框体,橡胶块33a、33b分别以粘结剂固定于前侧板31、后侧板32。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通过小螺钉34a、34b固定于该橡胶块33a、33b上。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部100包含线传感器的缩小光学系统,原稿输送装置200包含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但反过来组合也可以,扫描部与原稿输送部相同也可以。另外,如果不是将橡胶块33a、33b固定于前侧板31、后侧板32,而是固定于压纸白板902,由于可将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相对压纸白板902正确地固定,可通过压纸白板902使原稿S更确实地接近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
下边来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在以下说明中,仅就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于相同构成部分给予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第二实施例)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安装部的详细图。图4a是从下边看压纸白板902的图。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将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通过作为弹性体或缓冲构件的板簧35a、35b安装于原稿输送装置200。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由板簧35a、35b赋予弹力,通过台阶轴904a、904b突抵于压纸白板902。台阶轴904a、904b固定于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台阶轴904a、904b前端小直径部904c、904d嵌合于压纸白板902上形成的孔902a、902b,而且肩部904e、904f突抵于压纸白板902,因此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并不依板簧的精度而可相对于压纸白板902固定。为了对应由于内藏的LED与线传感器的热产生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的膨胀,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以台阶小螺钉37a、37b固定于在板簧35a、35b的一端上形成的长孔906a、906b;板簧35a、35b的一端由小螺钉36a、36b分别固定于前侧板31与后侧板32。在本实施例中,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由于不依板簧35a、35b的挠曲,常时对压纸白板902定位,可通过压纸白板902使原稿S确实地接近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当然,同时也可将长孔设于支架33上,同样可不依板簧35a、35b的挠曲正确地固定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第三实施例)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的安装部的详细图。
在第三实施例中,附加了与第一实施例原稿输送装置200上具有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相对的第二压纸滚子22。
图6是该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与第二压纸滚子22的安装详图。第二压纸滚子22通过作为弹性体的橡胶块33a、33b安装于原稿输送装置200。
前侧板31、后侧板32由支架33一体固定构成框体,橡胶块33a、33b分别由粘结剂固定于前侧板31、后侧板32。
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固定于保持部38。在该保持部38上,通过轴承39a、39b在与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可接离方向可移动地支承着第二压纸滚子22(未图示);同时由压缩弹簧40a、40b将设于第二压纸滚子22两端部的法兰部22a、22b分别压接于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因此,由于确实地保证了第二压纸滚子22与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间的间隔g,可将原稿S确实地密贴于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在保持部38上,设置了原稿S通过的开口部38C,通过小螺钉34a、34b固定于橡胶块33a、33b上。
在这样的构成中,即使橡胶块33a、33b变形,由于原稿S通过第二压纸滚子22使其接近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故可读取不发生焦点错位的高质量图像。另外,橡胶块33a、33b的硬度、设定为在不发生塞纸等的不良情况地可输送原稿S的范围内变形。再者,如不是将橡胶块33a、33b固定于前侧板31、后侧板32,而是将其固定于中继导纸件905与排纸导纸件906的话,由于可将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相对于中继导纸件905与排纸导纸件906 确地固定,可不产生原稿S的塞纸,可更确实地进行与中继导纸件905或排纸导纸件906的交接。(第四实施例)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的安装部详图。
在该第四实施例中,是用板簧35a、35代替第三实施例中的橡胶块。即,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通过作为弹性体的板簧35a、35b安装于原稿输送装置200。固定着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的保持部38,通过板簧35a、35b突抵于固定在支架33的台阶轴905a、905b的肩部905c、905d,并且形成于保持部38的孔38a、38b与台阶轴905a、905b前端小直径部905e、905f嵌合。保持部38,通过台阶小螺钉37a、37b固定于在板簧35a、35b一端上形成的长孔906a、906b,板簧35a、35b的一端由小螺钉36a、36b分别固定于前侧板31、后侧板32。在本实施例中,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由于不依板簧35a、35b的挠曲,也通常能对支架33定位,不产生原稿S的塞纸等,也可确实地进行与中继导纸件905或排纸导纸件906的交接。当然,即使将台阶轴设于中继导纸件905或排纸导纸件906,同样,也可不依板簧35a、35b的挠曲,正确地固定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铰链部21的旋转轴X,设置成与第一读取组件1的线传感器11及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所具有的线传感器的配列方向正交;但在通过橡胶等弹性体支承设于原稿输送装置200来吸收冲击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一定将铰链部21的旋转轴X设置成与第一读取组件1的线传感器11及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所具有的线传感器配列方向正交。根据情况也可以设置成与线传感器配列方向平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图像读取装置是使光学系统移动来读取压纸板上的原稿图像,但也可以构成为使图像传感器沿压纸板移动来读取图像。
如上说明,根据第一项发明,在原稿输送装置具有读取原稿背面的第二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将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轴配置成与读取图像的线传感器配列方向正交,相对于使用者将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轴配置于装置里侧,而且可将装置读取部上载置的最大原稿短边设成前后方向,由此,可提高原稿输送装置的开关操作性,同时可以很容易地将原稿载置于读取部。
根据第二项发明,通过在上述原稿输送装置旋转轴配置的基础上,又加上以橡胶等弹性体将设于原稿输送装置的第二图像读取装置支承起来,由此,即使使用者对原稿输送装置给予强冲击地进行开闭时,也不会产生读取装置变形、调整变得异常等不良情况,可保证稳定的图像读取质量。
另外,根据第三项发明,不管原稿输送装置旋转轴配置如何,通过以橡胶等弹性体支承设于原稿输送装置的第二图像读取装置,即使使用者对原稿输送装置给予强冲击地进行开闭时,也不会产生读取装置变形、调整变得异常等不良情况,可保证稳定的图像读取质量。
根据第四、第五项发明,通过以橡胶或板簧做弹性体,可以极简单的构成缓和对第二图像读取装置的冲击。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这种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具有原稿台的装置本体;具有读取前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第一图像读取装置;在原稿台上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可相对前述原稿台旋转地支承该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支承装置;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该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设于前述原稿输送装置,具有读取由该原稿输送装置输送的原稿的与前述第一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相反侧的图像的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旋转支承装置的旋转轴设置成与前述第一与第二图像读取装置所具有的线传感器的配列方向正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图像读取装置通过弹性体安装于原稿输送装置。
3.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这种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具有原稿台的装置本体;具有读取前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线传感器的第一图像读取装置;在原稿台上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对前述原稿台可旋转地支承该原稿输送装置的旋转支承装置;和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该第二图像读取装置设于前述原稿输送装置,具有读取由该原稿输送装置输送的原稿的与前述第一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相反对侧的图像的线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弹性体将前述第二图像读取装置安装于原稿输送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生在于,前述弹性体是橡胶材料。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弹性体是板簧。
6.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部分对原稿导向的导向件;沿前述导向件输送纸张的多个输送滚子对;读取沿前述导向件被输送的原稿第一面的图像的第一图像传感器;读取与沿前述导向件被输送的原稿前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图像的第二图像传感器;支承前述导向件、前述多个输送滚子对与前述第二图像传感器的框体;可从前述第一图像传感器离开间距地支承前述框体的支承装置;前述第二图像传感器通过缓冲构件支承于前述框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有载置原稿的玻璃台板,在前述框体上设有用于推压载置于前述玻璃台板的原稿的推压面,前述第一图像传感器读取载置于前述玻璃台板上的原稿图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沿前述玻璃台板扫描并使原稿图像在前述第一图像传感器上成像的光学系统。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缓冲构件是可弹性变形构件。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缓冲构件是橡胶材料。
11.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缓冲构件是板簧。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承装置可旋转地支承前述框体。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图像传感器支承于第二框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框体具有用于载置原稿的玻璃台板,前述第一图像传感器读取载置于前述的台板的原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支承装置可旋转地将前述框体支承于前述第二框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框体上设用于推压载置于前述玻璃台板上的原稿的推压面。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在读取由前述多个输送滚子对输送的原稿的图像时,以停止于规定位置的状态进行读取;在读取载置于前述台板的原稿的图像时,沿前述台板扫描并进行读取。
全文摘要
提供在原稿输送装置内具有读取原稿背面的第二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可缓和开闭原稿输送装置时施加于第二图像读取装置的冲击、提高原稿输送装置开闭操作性、并容易将原稿载置于读取部的图像读取装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具有读取原稿台(2、3)上的原稿的线传感器(11),在原稿台(2)上输送原稿的原稿输送装置(200),对装置本体(100)可旋转地支承原稿输送装置(200)的铰链部(21),设于原稿输送装置(200)并读取原稿背面的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其中,铰链部(21)的旋转轴(X)与线传感器(11)的配列方向正交地设置。密贴型图像传感器(20)通过弹性体(33、35)安装于原稿输送装置(200)。
文档编号B65H5/06GK1416260SQ02145778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30日
发明者青山武史, 菅隆之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