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式自动补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5388阅读:1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节式自动补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力输送系统中的补气阀,特别是一种调节式自动补气阀。
背景技术
目前气力输送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补气阀为重力式或孔板式。该阀的孔径在15~300mm之间。这类阀在系统运行中调整性能较差,难以适应系统的变化。以后改进的阀门中开度虽然可以调整,但阀门的弹力仍无法调整。在系统气密性试验时需更换阀门,使用不方便。阀门工作的安全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困难,为气力输送系统提供一种调节式自动补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阀体上沿阀座的中心线固定一导向门轴;在门轴上设置可与之相对滑动的轴套;门板与轴套相联;调节弹簧安装在门板下的门轴上;在轴套顶部设有开度调整螺栓。
上述的轴套与门板可以通过螺纹联接,轴套上设有背紧螺帽。
上述的开度调整螺母上可以设有背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阀门开度连续可调,可由零连续地调整到设定开度。
2、弹簧压力连续可调,从而实现了补气压力的连续调整。大大提高了此类阀门的调节性。
3、该阀的主要零件为一体式结构,各种零件在任何工况下都不会脱落而掉入补气系统中,提高了阀门自身工作的安全性。
4、使用方便,在系统气密性试验时可以不必更换阀门。


图1是调节式自动补气阀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在补气阀的阀体1上固定有门轴4。门轴4沿阀座9的中心线设置。门轴4上设有可与之相对滑动的轴套5。门轴4伸入轴套5的孔中,对轴套5和门板2起导向作用。轴套5下部有外螺纹,门板2通过螺纹与轴套5相联,并有螺母6背紧。套在门轴4上的调节弹簧3抵住轴套5和门板2。弹簧3的压力决定门板2开启补气的压力。在轴套5顶部沿其中心线设置阀门开度调节螺栓7。当螺栓7尾端抵住门轴4时,门板2即不能再开大。因此该阀可以通过调节螺栓7使阀门开度由零连续地调整到设定开度,实现阀门开度连续调整。开度调整螺母7上设有背紧螺母8。通过螺纹调整轴套5与门板2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弹簧3的预压力,从而连续调整补气压力。本阀门的门轴4、轴套5、门板2和背紧螺母6等的设计,使各零件在任何工况下都不会掉入补气系统中,大大提高了该阀工作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调节式自动补气阀,包括阀体(1)、阀座(9)、门板(2)和调节弹簧(3),其特征是在阀体(1)上沿阀座(9)的中心线固定一导向门轴(4);在门轴(4)上设有可与之相对滑动的轴套(5);门板(2)与轴套(5)相联;调节弹簧(3)安装在门板下的门轴(4)上;在轴套(5)顶部设有开度调整螺栓(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轴套(5)与门板(2)通过螺纹联接,轴套(5)上设有背紧螺母(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度调整螺母(7)上设有背紧螺母(8)。
专利摘要调节式自动补气阀,其特征是在阀体上沿阀座的中心线固定一导向门轴;该门轴上设有可与之相对滑动的轴套;门板与轴套通过螺纹相联;在轴套顶部设有开度调整螺栓;调节弹簧套在门板下的门轴上。本阀门开度连续可调,弹簧压力连续可调,从而大大提高了此类阀门的调节性。该阀的各种零件在任何工况下都不会脱落而掉入补气系统中,提高了阀门自身工作的安全性。使用方便,在系统气密性试验时可以不必更换阀门。
文档编号B65G53/46GK2526292SQ0222447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5日
发明者刘军轩, 王香茹, 杜存艳, 史海宏, 史作钦 申请人:史海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