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环易开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085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环易开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封口的保护性帽状盖,一种适合于靠器壁接合部分永久变形固定在适当位置上的帽状盖,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菊花瓣形帽状瓶盖,适用于玻璃瓶装啤酒、汽水及各种饮料瓶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环易开瓶盖,包括菊花瓣形盖体和盖体顶部的两条直线刻痕,其特征在于盖体的顶部与菊花瓣边之间的过渡圆弧处设有一段弧形凹窝,两条直线刻痕从弧形凹窝的两头延伸到另一面的边缘,所述的弧形凹窝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弧形凹窝平行的弧形刻痕,外侧的弧形刻痕与直线刻痕连通,内侧的弧形刻痕从弧形凹窝的中心向两头延伸,其长度为弧形凹窝的1/2~3/4。
灌装封口时,瓶口的过渡圆弧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凹窝向外顶,由于刻痕处强度低而被撕裂,迫使弧形凹窝中部向外拢起形成一拉手,开瓶者两指捏住该拉手用力一拉,盖体将沿两条直线刻痕被拉开,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环易开瓶盖的加工与普通的菊花瓣形瓶盖一样,可一次冲压成型,加工工序少;无其它任何附件,用料少,成本低。
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弧形凹窝2在灌装时被瓶口过渡圆顶出而拢起(参见图3),瓶口端面的密封性能必然要减弱,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使其能用于封装象啤酒一类的瓶内气体压力较大的饮料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重要附加技术特征在于盖体1的中心设有封堵瓶口的圆形凹窝6(参见


图1和图2)。
参见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重要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直线刻痕3自弧形凹窝2的两头向中心倾斜延伸到另一侧的边缘,呈喇叭形。这种喇叭形直线刻痕3自大头向小头拉,实际操作明显省力。这种设计的另一个优点是,在瓶口的另一侧形成一个较小的缺口,便于控制瓶内饮料倒出的流量。
参见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重要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刻痕3和外侧的弧形刻痕4、内侧的弧形刻痕5均以弧形凹窝2为对称参照物。这种对称设计可使两边撕力相等,避免拉偏。
为了防止内侧的弧形刻痕5与直线刻痕3的距离过小,造成强度过低而被撕裂,弧形刻痕5的长度为弧形凹窝2长度的1/2~3/4为宜,最佳为1/3(参见图2)。
权利要求1.一种无环易开瓶盖,包括菊花瓣形盖体(1)和盖体(1)顶部的两条直线刻痕(3),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顶部与菊花瓣边之间的过渡圆弧处设有一段弧形凹窝(2),两条直线刻痕(3)从弧形凹窝(2)的两头延伸到另一侧的边缘,所述的弧形凹窝(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弧形凹窝(2)平行的弧形刻痕(4、5),外侧的弧形刻痕(4)与直线刻痕(3)连通,内侧的弧形刻痕(5)从弧形凹窝(2)的中心向两头延伸,其长度为弧形凹窝(2)长度的1/2~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环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盖体(1)的中心设有封堵瓶口的圆形凹窝(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环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直线刻痕(3)自弧形凹窝(2)的两头向中心倾斜延伸到另一侧的边缘,呈喇叭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环易开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刻痕(3)和弧形刻痕(4、5)均以弧形凹窝(2)为对称参照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环易开瓶盖,该瓶盖包括菊花瓣形盖体和盖体顶部的两条直线刻痕,其特征在于盖体的顶部与菊花瓣边之间的过渡圆弧处设有一段弧形凹窝,两条直线刻痕从弧形凹窝的两头延伸到另一面的边缘,所述的弧形凹窝的内外两侧分别设有与弧形凹窝平行的弧形刻痕,外侧的弧形刻痕与直线刻痕连通,内侧的弧形刻痕从弧形凹窝的中心向两头延伸,其长度为弧形凹窝的1/2~3/4。
文档编号B65D41/32GK2590908SQ0226400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6日
发明者吴少华 申请人:吴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