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0851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头盖,特别涉及一种全开式四线启破罐头盖。该全开罐头盖能够承受罐头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和变形,具有很好的可靠性,而且开启容易,适用于所有全开式食品罐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罐头食品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罐装食用产品从开启方式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开口罐装饮料,另一种是全开盖罐装食品。对于罐装食品而说目前罐头产品已大量使用全开盖结构,但对消费者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罐头好吃,口难开”。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既能承受各种压力和变形,又使开启更加方便的产品,既保证全开盖的开启可靠性(拉环不失效)和便利性,同时还必须使全开盖能够抵抗实罐生产工艺过程中杀菌冷却工序等不规范操作造成的超压过大和运输装卸过程的严重碰撞现象,当罐头已严重变形时仍能保证全开盖刻线无破裂。这不仅是目前全开盖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是未来该产品的发展方向。为此,本实用新型从改进结构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全开式易开罐头盖,以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由盖体和铆接在盖体上的拉环组成,盖体上设有两道闭环冲压刻线和两道开环冲压刻线,两道闭环冲压刻线为一组并位于盖体外圈上,其中外道为主刻线,内道为保护刻线;两道开环冲压刻线为另一组并位于两道闭环冲压刻线内侧,其中外道为启破刻线,内道为保护刻线;拉环的铆接点设在闭环冲压刻线与开环冲压刻线之间且靠近启破刻线的位置上,拉环的前端作用点作为杠杆的一端位于主刻线上,环体作为杠杆的另一端悬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1、本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开式罐头盖结构,适用于圆听、方听等各种形状的罐装食品。所述全开盖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听装饮料使用的小开口罐装盖而言的。
2、所述“闭环冲压刻线”是指冲压刻线构成封闭环结构,一般由模具冲压而成,其形状可以根据食品罐体的形状而定,比如圆桶罐一般采用圆形封闭环;方桶罐一般采用方形封闭环;椭圆罐一般采用椭圆封闭环等。上述“闭环冲压刻线位于盖体外圈上”是指闭环刻线在盖体上的位置靠近外圈,因为是全开盖结构的罐头盖,盖体闭环刻线以外留有边缘,以便与罐身反边部位连接。所述“开环冲压刻线”是指冲压刻线构成开环结构,其刻线两端不闭合。
3、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更有效的发挥保护刻线的作用,将其设计成对应主刻线和启破刻线的偏移线,这里所述的偏移线概念相当于autoCAD画图软件中“偏移命令(offset)”的绘制效果,即将主刻线或启破刻线作等距离偏移。另外,主刻线和启破刻线的冲压深度分别大于其对应的保护刻线深度,这样开罐时在主刻线和启破刻线处容易破裂。
4、上述技术方案中,启破刻线的设计也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将启破刻线设计成左右对称,其靠近铆接点处有一个凹形波,两翼分别向两侧延伸。所述凹形波为凹弧、半圆、V形、梯形或矩形波中的一种,参见图7和图9。另外,考虑到变形等因素,可以在启破刻线两翼与凹形波连接处的弯道旁分别冲压有凸泡。
5、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在开盖时使手尖揿压的盖体相应部位产生较小的变形,可以在拉环环体内圈所对应的盖体上冲压有加强凸筋。同理在盖体中部可以冲压有抗变形压筋。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采用微线元设计分析法,对所涉及的全开盖进行全面力学测算和受力分析,刻线设计采用4线启破结构,即环绕盖体的主刻线及其保护刻线(Main Score with Protecting Score);铆接点旁的启破刻线及其保护刻线(Vent Score with Protecting Score)。正常开启时,由拉环的杠杆作用先启破启破刻线,从而改变启破主刻线时受力状态而保证开启的可靠性,同时主刻线和启破刻线均带有保护刻线,可将形变应力吸收使主刻线和启破刻线不受加工引伸作业影响其刻线的变化,从而保证预期的效果。启破刻线的线形设计更有利于启破时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使启破变得更加容易;主刻线和启破刻线的深度大于其对应的保护刻线是为了有效保证启破刻线和主刻线的启破性;加强凸筋、凸泡以及抗变形压筋设计是为了提高盖体本身的抗变形能力和将拉环定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冲压刻线的残留厚度(Score Residual),比如启破点刻线残留厚度从最低值0.095mm提高到0.105mm,从而提高了全开盖在实罐生产工艺过程和运输装卸过程中抵抗压力和冲击的能力。
2、本实用新型采用4线启破设计方案,当正常开启时,通过先启破启破刻线,然后再启破主刻线来改善主刻线启破时的受力状况,从而使开启更加容易。
3、本实用新型主刻线和启破刻线均带有保护刻线,可吸收形变应力使主刻线和启破刻线不受加工引伸作业影响,从而保证了全开盖的预期效果。
4、本实用新型由于开启性能的突破可节省拉环用料,原采用的拉环用料规格为0.457×54.07mm,每吨可生产749856片全开盖,而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后,拉环用料规格为0.36×36mm,每吨可生产1138900片全开盖,二者相比节省拉环材料34.16%,经济效益显著。就节省拉环材料而言,8.5亿个全开盖可节省铝条746.33吨,按目前每吨进价29600元(人民币)则可省原材料经费2209.14万元。
5、本实用新型完全适用于包括八宝粥、牛奶花生等其杀菌温度高达127℃的各种罐头产品。同时也适合于目前各地区的运输装卸条件,为我国的罐头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面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拉环后的正面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启原理和过程示意图(一);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开启原理和过程示意图(二);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启原理和过程示意图(三);附图7为刻线及铆接点示意图(其中主刻线为圆形,适用于圆罐);附图8为刻线及铆接点示意图(其中主刻线为矩形,适用于矩形罐);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其它启破刻线和对应的保护刻线形状。
以上附图中1、盖体;2、拉环;3、主刻线;4、保护刻线;5、启破刻线;6、保护刻线;7、铆接点;8、凹形波;9、凸泡;10、加强凸筋;11、抗变形压筋;12、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7所示,一种四线启线易开罐头盖,由盖体1和拉环2组成,拉环2由铆钉12铆接在盖体1上,盖体1上设有两道闭环冲压刻线和两道开环冲压刻线,两道闭环冲压刻线为一组并位于盖体1外圈上,两道闭环冲压刻线为圆环形状,其中外道为主刻线3,内道为保护刻线4。两道开环冲压刻线为另一组并位于两道闭环冲压刻线内侧,其中外道为启破刻线5,内道为保护刻线6。拉环2的铆接点7设在闭环冲压刻线与开环冲压刻线之间且靠近启破刻线5的位置上,拉环2的前端作用点作为杠杆的一端位于主刻线上3,环体作为杠杆的另一端悬置。保护刻线4、6分别为对应主刻线3和启破刻线5的等距离偏移线,主刻线3和启破刻线5的冲压深度分别大于其对应的保护刻线4、6深度,两者相差约0.054mm。启破刻线5残留厚度从最低值0.095mm提高到0.105mm。启破刻线5左右对称,其靠近铆接点7处有一个凹形波8,两翼分别向两侧延伸,所述凹形波8为半圆形,以此构成的整个启破刻线5为左右对称的波浪形。为了在开盖时使手尖揿压的盖体1相应部位产生较小的变形,在拉环2环体内圈所对应的盖体1上冲压有一个加强凸筋10。考虑到变形等因素,在启破刻线5两翼与凹形波8连接处的弯道旁分别冲压有一个凸泡9。为了提高盖体1表面的抗变形能力,在盖体1中部冲压有三道抗变形压筋11。
权利要求1.一种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由盖体[1 ]和铆接在盖体[1]上的拉环[2]组成,其特征在于盖体[1]上设有两道闭环冲压刻线和两道开环冲压刻线,两道闭环冲压刻线为一组并位于盖体[1]外圈上,其中外道为主刻线[3],内道为保护刻线[4];两道开环冲压刻线为另一组并位于两道闭环冲压刻线内侧,其中外道为启破刻线[5],内道为保护刻线[6];拉环[2]的铆接点[7]设在闭环冲压刻线与开环冲压刻线之间且靠近启破刻线[5]的位置上,拉环[2]的前端作用点作为杠杆的一端位于主刻线上[3],环体作为杠杆的另一端悬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刻线[4、6]分别为对应主刻线[3]和启破刻线[5]的偏移线,主刻线[3]和启破刻线[5]的冲压深度分别大于其对应的保护刻线[4、6]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启破刻线[5]左右对称,其靠近铆接点[7]处有一个凹形波[8],两翼分别向两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波[8]为凹弧、半圆、V形、梯形或矩形波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启破刻线[5]两翼与凹形波[8]连接处的弯道旁分别冲压有凸泡[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环[2]环体内圈所对应的盖体[1]上冲压有加强凸筋[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中部冲压有抗变形压筋[11]。
专利摘要一种四线启破易开罐头盖,由盖体[1]和铆接在盖体[1]上的拉环[2]组成,其特征在于盖体[1]上设有两道闭环冲压刻线和两道开环冲压刻线,两道闭环冲压刻线为一组并位于盖体[1]外圈上,其中外道为主刻线[3],内道为保护刻线[4];两道开环冲压刻线为另一组并位于两道闭环冲压刻线内侧,其中外道为启破刻线[5],内道为保护刻线[6];拉环[2]的铆接点[7]设在闭环冲压刻线与开环冲压刻线之间且靠近启破刻线[5]的位置上,拉环[2]的前端作用点作为杠杆的一端位于主刻线上[3],环体作为杠杆的另一端悬置。本实用新型在微线元设计分析基础上采用4线启破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罐头好吃,口难开”的状况,使全开式罐头盖不仅开启容易,而且具有很好的抗压力和抗变形的能力。
文档编号B65D17/28GK2567158SQ02263970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7日
发明者冯源发, 林天旺 申请人:太仓兴达制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