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保温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7652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保温运输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包装箱,特别是一种多用途保温运输箱。
背景技术
在我国一些高寒地区,受高原气候的影响,气候条件非常恶劣,年中有相当长的时间内温度在零度以下,在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以下。为了解决高寒地区医疗液体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因低温造成凝固变质而无法使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9520164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玻璃钢保温、保护箱,它具有箱体、与箱体通过铰链扣合的箱盖,在箱体背面内壁设有自动恒温装置,箱体壁由外壳、内衬和充填在外壳与内衬之间的保温层构成,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在高寒地区运输,其外部气候环境恶劣,在运输过程中,箱体内的温度、湿度、压力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面上述的玻璃钢保温、保护箱从外面是无法看出这些变化的。因此无法准确控制箱内的参数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能准确控制箱内的参数变化的一种多用途保温运输箱。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用途保温运输箱,它具有箱体、与箱体通过铰链扣合的箱盖,在箱体内壁设有加热装置,箱体壁由外壳、内衬和充填在外壳与内衬之间的保温层构成,其特点是在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依次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在箱体内壁的底部设有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凹槽,在箱体底部的外壁与保温层之间设有一个全封闭抽屉式的控制器,所述的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连线与控制器相接,控制器包括一个主控芯片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通过键盘接口接入主控芯片的按键输入控制装置、控制面板上还设有通过显示接口与主控芯片相接的数码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箱体与箱盖之间的接合处设有互相咬合的接触面,在接触面处设有一圈整体的橡胶密封垫。互相咬合的接触面为双凸、凹形状,加大了接触面的面积,提高了密封性能,同时又能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为了便于保温运输箱的堆放、搬运,箱体的外形呈长方体形状,在箱体底部四角装有四个箱轮,在箱盖的顶部四周开有凹槽,保温运输箱在码放时箱底与箱盖接触,四个箱轮悬空,以保证堆放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箱体的两侧外壁设有嵌入箱体的抠手,另外铰链、扣具箱轮等配件都采用嵌入式装在箱体上,在堆放时,各配件间、配件与箱体外表面间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箱体内壁的底部依次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连线与控制器相接,控制器包括一个主控芯片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通过键盘接口接入主控芯片的按键输入控制装置、控制面板上还设有通过显示接口与主控芯片相接的数码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贮存和运输医疗用液体制品、生物制品、药品、血液及血液制品以及其他需低温冷藏的物品等。在运输过程中,能随时准确控制箱内的参数变化;能抵抗我国戈壁沙漠地区受到的沙尘吹袭;能适应我国高原地区受到的日晒;能抵抗我国沿海的盐雾腐蚀。可集中或分散储存,并允许按规定堆码,也可露天储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型结构图。
图2为图1纵向剖开结构简图。
图3为控制器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用途保温运输箱,它具有箱体7、与箱体7通过铰链扣合的箱盖5,在箱体7内壁设有加热装置8,箱体壁由外壳10、内衬12和充填在外壳10与内衬12之间的保温层11构成,在所述箱体7内壁的底部依次设有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5,在箱体7内壁的底部设有放置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5的凹槽,在箱体7底部的外壁与保温层之间设有一个全封闭抽屉式的控制器16,所述的加热装置8、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5通过连线与控制器16相接,控制器16包括一个主控芯片17和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上设有通过键盘接口20接入主控芯片17的按键输入控制装置21、控制面板2上还设有通过显示接口18与主控芯片17相接的数码显示装置19。
在箱体7与箱盖5之间的接合处设有互相咬合的接触面,在接触面处设有一圈整体的橡胶密封垫9。互相咬合的接触面为双凸、凹形状,加大了接触面的面积,提高了密封性能,同时又能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为了便于保温运输箱的堆放、搬运,箱体的外形呈长方体形状,在箱体底部四角装有四个箱轮1,在箱盖5的顶部四周开有凹槽4,保温运输箱在码放时箱底与箱盖接触,四个箱轮悬空,以保证堆放的稳固性。
在箱体的两侧外壁设有嵌入箱体的抠手3,另外铰链、扣具6、箱轮1等配件都采用嵌入式装在箱体上,在堆放时,各配件间、配件与箱体外表面间不接触。
箱体的外壳10、内衬12均采用玻璃钢材料,用接触法成型工艺成型,保温层11为硬制聚氨酯泡沫塑料,采用喷灌方法一次成型,该方法可以使保温材料的双组分混合均匀,发泡稳定,同时又能保证保温层与玻璃钢层的很好结合,发泡时将夹层内的空气排出,减少夹层内的空气量,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硬制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密度保持在30kg/m3左右保温效果较好。
控制器采用结构设计,一体化模块形式,方便安装、拆卸和维护。控制器16采用金属面板、全封闭抽屉式结构,箱体侧面设计X形安装导轨和面板用螺丝双重紧固。传感器、加热输出控制、电源输入等用圆形航空连接器,采用薄膜按键面板并与安装体间设计橡胶防水垫实现控制器防潮、防尘功能。
面板2开有四个数码显示窗口、四个发光二极管、三个按键和两个电源连接器。数码管分时循环显示箱内外的温度,箱内的相对湿度、压力参数,循环间隔2秒。温度显示范围-40.0℃~+55.0℃,温度低于-40℃显示“LLLL”,高于55℃显示“HHHH”;湿度显示从0~100;压力显示从0.1~0.2个标准大气压。
主控芯片17采用CMOS低功耗微处理器为核心控制芯片,实现温度、湿度、压力参数实时采集,在外电供应时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加热保温,按PID调节规律设定热升温曲线,在保证箱内温度满足设定要求同时循环显示温度、湿度、压力参数,并根据设定的报警上下限报警。当外电撤离后,控制器转为内电池供电,不再提供加热控制,只分别监控相关参数实施报警。
温度传感器采用优质铂电阻传感器,测温范围-50~100度,测温准确度±0.3度。
湿度传感器采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采用一体化常压测量模块。
加热元件采用自限式船用加热带,可靠均匀加热。
连接器采用MIC-C5015标准航空连接器,配防尘罩。
电源设有24V电源连接器和220V电源连接器两种。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保温运输箱,它具有箱体(7)、与箱体(7)通过铰链扣合的箱盖(5),在箱体(7)内壁设有加热装置(8),箱体壁由外壳(10)、内衬(12)和充填在外壳(10)与内衬(12)之间的保温层(11)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7)内壁的底部依次设有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5),在箱体(7)内壁的底部设有放置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5)的凹槽,在箱体(7)底部的外壁与保温层之间设有一个全封闭抽屉式的控制器(16),所述的加热装置(8)、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5)通过连线与控制器(16)相接,控制器(16)包括一个主控芯片(17)和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上设有通过键盘接口(20)接入主控芯片(17)的按键输入控制装置(21)、控制面板(2)上还设有通过显示接口(18)与主控芯片(17)相接的数码显示装置(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保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7)与箱盖(5)之间的接合处设有互相咬合的接触面,互相咬合的接触面为双凸、凹形状,在接触面处设有一圈整体的橡胶密封垫(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保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箱体(7)的外形呈长方体形状,在箱体底部四角装有四个箱轮(1),在箱盖(5)的顶部四周开有凹槽(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保温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7)的两侧外壁设有嵌入箱体的抠手(3),铰链、扣具(6)、箱轮(1)等配件都采用嵌入式装在箱体(7)上。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途保温运输箱,它具有箱体、与箱体通过铰链扣合的箱盖,在箱体内壁设有加热装置,箱体壁由外壳、内衬和充填在外壳与内衬之间的保温层构成,在箱体内壁的底部依次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连线与控制器相接,控制器包括一个主控芯片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通过键盘接口接入主控芯片的按键输入控制装置、控制面板上还设有通过显示接口与主控芯片相接的数码显示装置。主要是贮存和运输医疗用液体制品、生物制品、药品、血液及血液制品以及其他需低温冷藏的物品等。在运输过程中,能随时准确控制箱内的参数变化,可集中或分散储存,并允许按规定堆码,也可露天储存。
文档编号B65D81/38GK2604400SQ0229318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0日
发明者任桂芳, 杨力, 栾桂卿, 乔光辉, 刘卫生 申请人:连云港连众玻璃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