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5965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特别是一种自动翻盖垃圾桶。
背景技术
自动翻盖垃圾桶,是对传统的手掀或脚踏翻盖垃圾桶的改进,具有卫生、清洁、使用方便的优点。
在现已公开的关于自动翻盖垃圾桶的中国专利中,专利号90208382的实用新型专利“自动垃圾箱”,采用电子感应方式对垃圾箱门的开闭进行控制,其传感方式有接触式与非接触式,非接触式包括红外传感、高频传感、微波传感,垃圾箱门的开关传动采用齿轮或涡杆涡轮啮合方式。专利号00121554的发明专利“智能型自动开盖式废物筒”,其结构与之相类似。专利号00235592的实用新型专利的“感应式自动启闭垃圾桶”,公开一种由电机带动顶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垃圾桶盖开、闭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安装于桶体中。其传感方式也包括红外传感、高频传感、微波传感。该专利同时公开了一种由数字逻辑单元组成的控制电路。专利号0122605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感应式自动启闭垃圾桶”,其传动机构也包括一种拉杆装置。
上述的专利中,由于传动机构结构复杂、实用性较差,同时由于电路与机械部分均设置于垃圾桶的桶体中,不便于垃圾桶的清洗。
公告号为370091的中国台湾专利“自动掀盖垃圾桶装置”,其结构包括桶体、盖体和活动上盖,感应装置、控制电路、电机和传动齿轮均设置于盖体中,该设计克服了上述专利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专利号0221968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相似的结构,它将上盖的传动齿轮改变为扇齿轮。但是,这些专利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采用传统电路,易受其它遥控设备的干扰,产生误开、误关动作。(2)全部采用齿轮传动,其噪声较大,易产生刺耳的声音,而且由于桶盖开闭频繁,齿轮容易磨损、产生间隙,影响垃圾桶的使用寿命。(3)桶盖开闭使产生侧向摆动,不稳定,容易造成大尺寸垃圾桶盖的损坏。(4)垃圾桶不便于搬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型翻盖垃圾桶,包括上方开口的桶体,套设于桶体开口上的盖座,封盖于盖座上的活动盖,以及设置于盖座内的传感装置、控制电路和驱动装置,传感装置包括发射器、接收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齿轮,其特征是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连接在微处理器第一输入/输出端与所述发射器之间的发射驱动电路,与所述感接收器连接的接收电路,连接在微处理器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接收电路之间的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在微处理器第三输入/输出端与电机之间的正向驱动电路,连接在微处理器第四输入/输出端与电机之间的反向驱动电路。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翻盖垃圾桶的改进,其特征是活动盖与减速齿轮之间由非齿轮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非齿轮传动机构可以是一个传动杆,其两端分别与活动盖、减速齿轮活动连接。
所述非齿轮传动机构也可以包括分别固设于活动盖、减速齿轮上的带轮,以及连接在两带轮之间的传动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翻盖垃圾桶的另一种改进,其特征是所述的盖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活动盖上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活动嵌配于限位槽中。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翻盖垃圾桶的再一种改进,其特征是桶体上设置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除了具备自动开闭、清洁卫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1)采用微处理器电路和程序控制,能有效防止其它遥控设备的干扰,稳定性好,智能度高。(2)由于采用了非齿轮传动机构替代易损、大噪声的传动齿轮,延长了实用寿命,降低了噪声对人的刺激,提高了其实用性。(3)通过盖座上的限位槽与活动盖上的导向块的配合,使得活动盖开、闭时平稳顺畅,防止其产生摇晃、摆动,该设计特别适于在大尺寸的垃圾桶上应用。(4)由于桶体上设置有提手,垃圾桶便于搬移。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开启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的构件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图4所示控制电路的主程序流程图。
图6是图1所示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采用杆传动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杆传动的立体图。
图8是沿图7中A方向的视图。
图9是图1所示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采用皮带传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智能型自动翻盖垃圾桶,包括上方开口的桶体1,套设于桶体1开口上的盖座,封盖于盖座上的活动盖3。桶体1内设置一套圈17,用于安装垃圾袋。盖座由上盖座2a和下盖座2b构成。感应装置15装于上盖座2a上、可采用红外传感、高频传感、微波传感等形式。电池4通过盒盖7装于下盖座2b上的电池盒8中。控制电路和驱动装置置于盖座内,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和减速齿轮6a、6b、6c、5d、6e、6f,减速齿轮装于由两个盒体16a、16b嵌套而成的齿轮盒中。其中减速齿轮6a连接于电机5的输出轴上,减速齿轮6b、6c、5d、6e为双联齿轮,齿轮间啮合传动,如图6、图7、图8所示。以上结构在现有的文献中已详细公开,在此不一一累述。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以微处理器U1为核心构成,微处理器内部写入控制程序,主程序流程如图5所示。微处理器U1采用台湾义隆公司生产的8位单片机78P156E,其管脚功能可参照器件说明书。单片机78P156E的特点是低动耗、且内置看门狗功能。如图4所示,整个控制电路包括如下几个部分一、发射驱动电路由电阻R1、R2,晶体管Q1组成发射驱动电路。发射信号由单片机78P156定时10毫秒产生3组16位编码数据,从6号脚输出。输出的编码信号经通过发射驱动电路,驱动发射管L1向空间定时发射红外光信号。
二、接收电路接收电路由电阻R23,电容C1、C4组成。其中,电阻R23与电容C1组成接收管L2的电源滤波电路,电容C4的作用是隔离灯光、太阳光的照射所产生的100赫以下的信号。其工作原理如下当发射管L1发射的红外光信号被空间物体如人体反射至接收管L2,接收管L2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由电容C4送到信号处理电路。
三、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放大、整形电路,由电阻R5、R13,晶体管Q2组成信号放大电路,由电阻R6、R7,晶体管Q3组成整形电路。接收电路输出的信号经电容C4送至放大电路放大后,由整形电路整形后再送至微处理器U1的9号脚。
四、微处理器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以单片机78P156为核心构成。由微处理器U1的9号脚输入的数据信号,经微处理器U1内部运算处理器3次编码数据校对,如数据和发送的数据相同,微处理器U1的7号脚送出低电平700毫秒,显示灯L3亮700毫秒,同时10号脚送低电平700毫秒信号至正向驱动电路。随后延时3秒,再送500毫秒低电平至反向驱动电路,同时8号脚送500毫秒低电平信号,显示灯L4亮500毫秒。随即电路进入低功耗状态,等待下次信号的触发。按键开关S1、S2分别连接在微处理器U1的1、2号脚,用于手动控制垃圾桶的开盖、关盖。盖、关盖。
五、正向、反向驱动电路正向驱动电路由电阻R16、R18、晶体管Q4、Q6组成,用于开盖动作。反向驱动电路由电阻R15、R17、晶体管Q5、Q7组成,用于关盖动作。当微处理器U1的10号脚为低电平、11号脚为高电平时,晶体管Q5、Q7截止,晶体管Q4、Q6导通,电源电压经晶体管Q4号加至电机MD的正向端,再经Q6接地,电机正向转动,通过齿轮及传动机构将活动盖3打开。当微处理器U1的10号脚为高电平、11号脚为低电平时,晶体管Q4、Q6截止,晶体管Q5、Q7导通,电源电压经晶体管Q5号加至电机MD的反向端,再经Q7接地,电机反向转动将活动盖3关闭。
微处理器U1的18、19号脚与晶体管Q5、Q6的基极连接,防止电机MD短路,二极管D2、D3用于保护微处理器U1端口。
除此而外,本电路还包括由电阻R10、R11,电容C9、C10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实时监测工作电压。本电路还可通过插座HX连接语音或音乐集成电路由微处理器U1的13号脚驱动以使扬声器YS发出报警信号。本电路还包括交、直流供电电路,通过开关K转换。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个特征是活动盖3与减速齿轮6f之间由非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非齿轮传动机构可以是一个传动杆9,其两端分别与活动盖3、减速齿轮6f活动连接。所述非齿轮传动机构是图9所示的结构,它包括分别固设于活动盖3、减速齿轮上6f的带轮10a、10b,以及连接在两带轮10a、10b之间的传动带11。采用了非齿轮传动机构,延长了齿轮实用寿命,降低了噪声对人的刺激。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另一特征是如图10所示,活动盖3通过轴18及弹簧19可转动地设置上盖座2a上的凸耳20中。上盖座2a上设置有限位槽12,活动盖3上设置有导向块13,导向块13活动嵌配于限位槽12中,保证活动盖3开闭平稳,防止其摆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还有一个特征是桶体1上设置有提手14,便于搬移。
桶体1还可设置一底座21。
权利要求1.智能型翻盖垃圾桶,包括上方开口的桶体,套设于桶体开口上的盖座,封盖于盖座上的活动盖,以及设置于盖座内的传感装置、控制电路和驱动装置,传感装置包括发射器、接收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齿轮,其特征是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连接在微处理器第一输入/输出端与所述发射器之间的发射驱动电路,与所述感接收器连接的接收电路,连接在微处理器第二输入/输出端与接收电路之间的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在微处理器第三输入/输出端与电机之间的正向驱动电路,连接在微处理器第四输入/输出端与电机之间的反向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翻盖垃圾桶,其特征是活动盖与减速齿轮之间由非齿轮传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翻盖垃圾桶,其特征是所述非齿轮传动机构是一个传动杆,其两端分别与活动盖、减速齿轮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翻盖垃圾桶,其特征是所述非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分别固设于活动盖、减速齿轮上的带轮,以及连接在两带轮之间的传动带。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智能型翻盖垃圾桶,其特征是所述的盖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活动盖上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活动嵌配于限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智能型翻盖垃圾桶,其特征是桶体上设置有提手。
专利摘要智能型翻盖垃圾桶,包括设有提手的桶体,套设于桶体的盖座,封盖于盖座上的活动盖,以及设置于盖座内的传感装置、控制电路和驱动装置。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微处理器连接的发射驱动电路、信号接收与处理电路、正向驱动电路、反向驱动电路,具有智能控制自动开闭功能、能有效防止其它遥控设备的干扰。活动盖与减速齿轮之间由非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开闭时噪声小、平稳顺畅。具有清洁卫生、结构简单、便于搬移的特点。
文档编号B65F1/16GK2613460SQ0321722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2日
发明者杨空军 申请人:杨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