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745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间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一容器如抽屉内部大体呈四边形空间,使用者置放若干物品于该容器后,即使一开始规则地或整齐地排列该物品,但在经过一段时间,该容器会被移动或搬动,或使用者会再置放其他物品于该容器或翻动该容器内的物品,则该容器内的物品会相互纠结或交叠,因而造成使用者不容易寻找其所需的物品,同时亦减少该容器的置物空间,而使用者的心情也被杂乱的物品影响。
进一步,产制者在一容器二相对侧边设有若干间隔排列插槽,用以一隔片的二端嵌接该插槽,而形成有区隔的置物空间,使用者将可以方便地及分类地置放多样的物品;然而在该容器二相对侧边设有若干间隔排列插槽的制造过程,其为较繁复的制程而不具有较佳的生产经济规模,况且对于原来不具有前述隔间装置的容器则无法形成有区隔的置物空间。
故更进一步,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产制者独立地制造四支片体91,各该片体91设置于一容器92内缘并设有若干间隔排列插槽,用以一隔片93的二端插接该插槽,这样则具有较佳的生产经济规模,同时亦可加装于原来不具有隔间装置的容器;该隔片93可以由上而下的方式可插置于该片体91的不同位置插槽,用以变化置物的空间,而由于该隔片93并没有被固接或卡接,因此使用者在拿取物品或遇有不可预期的外力,该隔片93会脱离该插槽,造成相当的不便及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具有稳固的组合结构,又可以即时变换组合位置,用以变化置物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包含有一容室,由一底板及四侧板所围成朝上具开口的一立方形体;一对第一组合体,各该第一组合体具适当长度的片体而相对并相隔适当距离地设于该容室的底板内侧,各该第一组合体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上下方向具狭长状开孔的第一插槽;一对第二组合体,系具适当长度的片体,各该第二组合体分别位于各该第一组合体一端之间,用以形成一四边形框架;一第一隔条,一长度对应该对第一组合体间距离的片体,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嵌体用以嵌接各该第一插槽;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体包含一第一穿置部及一第一凸体;该第一穿置部由该第一隔条外端延伸一多边形块体,用以贯穿其所对应的该第一插槽;该第一凸体由该第一穿置部一端在该第一隔条短轴方向朝上延伸适当高度而成,用以卡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一组合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包含有一容室、一对第一组合体、一对第二组合体及一第一隔条,各该第一组合体相对并相隔适当距离地设于该容室内部,各该第一组合体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第一插槽,各该第二组合体设于该容室内部及分别位于各该第一组合体一端之间,该第一隔条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嵌体用以嵌接各该第一插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具有稳固的组合结构,又可以即时变换组合位置,用以变化置物空间。
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习用容器的隔间装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习用容器的隔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在I-I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在II-II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本实用新型所揭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1,其包含有一容室12、一对第一组合体14、一对第二组合体16及一第一隔条18。
该容室12由一底板及四侧板所围成朝上具开口的一立方形体。
各该第一组合体14具适当长度的片体而相对并相隔适当距离地设于该容室12的底板内侧,各该第一组合体14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上下方向具狭长状开孔的第一插槽42。
各该第二组合体16具适当长度的片体而分别位于各该第一组合体14一端之间,用以形成一四边形框架。
该第一隔条18一长度对应该对第一组合体14间距离的片体,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嵌体82用以嵌接各该第一插槽42,该第一嵌体82包含有一第一穿置部821及一第一凸体822。
该第一穿置部821由该第一隔条18外端延伸一多边形块体,用以贯穿其所对应的该第一插槽42。
该第一凸体822由该第一穿置部821一端在该第一隔条18短轴方向朝上延伸适当高度而成,用以卡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一组合体14。
通过前述结构,首先将该对第一、二组合体14、16放置于该容室12内缘,再将该第一隔条18二端的该第一嵌体82由上而下嵌接其所对应该第一插槽42,该第一穿置部821使得该第一隔条18不会倾倒,该第一凸体822使得该第一隔条18不容易脱离其所对应该第一插槽42;反之,若要拆卸该结构,则该对第一、二组合体14、16及该第一隔条18自该容室12取出,则该第一隔条18将轻易地朝下滑落出来,重新组合,用以变化置物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揭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1将具有以下诸特点1、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变化置物空间的功能,又具有稳固的结构。
2、不用藉助任何工具,可即时及方便地拆装该结构。
3、具有较佳产制经济规模,降低产制成本。
前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其中该第一穿置部821上下二侧抵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一组合体14,则更具有稳固的结构。
前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其中该第一凸体822上端至该容室12的底板内侧距离大于该第一插槽42上端至该容室12的底板内侧距离。
前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其中各该第二组合体16中段部位可进一步设有至少一上下方向具狭长状开孔的第二插槽62,该第一隔条18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具开放端的狭长孔84,更包含一具适当长度的第二隔条(图中未示),该第二隔条的形状类似于该第一隔条18的形状。
该第二隔条一长度对应该对第二组合体16间距离的片体,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嵌体用以嵌接各该第二插槽62,且该第二隔条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具开放端的狭长孔,用以嵌接该第一隔条的狭长孔84,使得该第一隔条18及该第二隔条呈经纬线的交织方式,而具有较多区隔的置物空间,其中该第二嵌体包含一第二穿置部及一第二凸体。
该第二穿置部由该第二隔条外端延伸一多边形块体,用以贯穿其所对应的该第二插槽62。
该第二凸体由该第二穿置部一端在该第二隔条短轴方向朝上延伸适当高度而成,用以卡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二组合体16。
前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其中该第二穿置部上下二侧抵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二组合体16,则更具有稳固的结构。
前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其中该第二凸体上端至该容室12的底板内侧距离大于该第二插槽62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
权利要求1.一种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包含有一容室,由一底板及四侧板所围成朝上具开口的一立方形体;一对第一组合体,各该第一组合体具适当长度的片体而相对并相隔适当距离地设于该容室的底板内侧,各该第一组合体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上下方向具狭长状开孔的第一插槽;一对第二组合体,具适当长度的片体,各该第二组合体分别位于各该第一组合体一端之间,用以形成一四边形框架;一第一隔条,一长度对应该对第一组合体间距离的片体,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嵌体用以嵌接各该第一插槽;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嵌体包含一第一穿置部及一第一凸体;该第一穿置部由该第一隔条外端延伸一多边形块体,用以贯穿其所对应的该第一插槽;该第一凸体由该第一穿置部一端在该第一隔条短轴方向朝上延伸适当高度而成,用以卡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一组合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穿置部上下二侧抵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一组合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体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大于该第一插槽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组合体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上下方向具狭长状开孔的第二插槽,该第一隔条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具开放端的狭长孔,更包含一具适当长度的第二隔条;该第二隔条一长度对应该对第二组合体间距离的片体,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嵌体用以嵌接各该第二插槽,且该第二隔条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具开放端的狭长孔,用以嵌接该第一隔条的狭长孔;其中该第二嵌体包含一第二穿置部及一第二凸体;该第二穿置部由该第二隔条外端延伸一多边形块体,用以贯穿其所对应的该第二插槽;该第二凸体由该第二穿置部一端在该第二隔条短轴方向朝上延伸适当高度而成,用以卡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二组合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组合体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上下方向具狭长状开孔的第二插槽,该第一隔条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具开放端的狭长孔,更包含一具适当长度的第二隔条;该第二隔条一长度对应该对第二组合体间距离的片体,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嵌体用以嵌接各该第二插槽,且该第二隔条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具开放端的狭长孔,用以嵌接该第一隔条的狭长孔;其中该第二嵌体包含一第二穿置部及一第二凸体;该第二穿置部由该第二隔条外端延伸一多边形块体,用以贯穿其所对应的该第二插槽;该第二凸体由该第二穿置部一端在该第二隔条短轴方向朝上延伸适当高度而成,用以卡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二组合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穿置部上下二侧抵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二组合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穿置部上下二侧抵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二组合体。
8.如权利要求4所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体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大于该第二插槽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
9.如权利要求5所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体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大于该第二插槽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体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大于该第二插槽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凸体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大于该第二插槽上端至该容室的底板内侧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容室内部的隔间板嵌接结构,其包含有一容室、一对第一组合体、一对第二组合体及一第一隔条,各该第一组合体相对并相隔适当距离地设于该容室内部,各该第一组合体中段部位设有至少一第一插槽,各该第二组合体设于该容室内部及分别位于各该第一组合体一端之间,该第一隔条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嵌体用以嵌接各该第一插槽;其中该第一嵌体包含一第一穿置部及一第一凸体,该第一穿置部贯穿其所对应的该第一插槽,该第一凸体由该第一穿置部一端在该第一隔条短轴方向朝上延伸适当高度而成,用以卡接其所对应的该第一组合体,形成一稳固但又容易拆卸的结构,以即时变化置物空间。
文档编号B65D25/04GK2620671SQ03243179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7日
发明者陈公正 申请人:宜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