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1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解决了现有施工机械自集散地往位于高处的施工地作业时,对施工机械转运花费大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包括承重索和滚轮式的跑车,跑车上的滚轮可转动地支承在承重索上,其特征在于,承重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锚碇上,一个锚碇处于高位,另一个锚碇处于低位,在两锚碇之间设有若干用于对承重索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设有鞍座,承重索支承在鞍座上的承接口上,牵引索用于对跑车在承重索上的移动进行牵引。
【专利说明】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运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重型机械进行吊装转运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山上矿山资源和旅游业被进一步开发。由于没有一种可靠的装运手段将大、中型建筑施工机械吊装上山,山上建设项目仍然采用手工替代机械操作的传统施工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如果项目建设前期依靠开辟盘山公路将建筑施工机械装运上山,则项目前期成本费用太高,甚至无法抵消手工施工操作所增加的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该吊装转运系统可以实现重型机械在有坡度的两地之间进行转运,能够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0004]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包括承重索和滚轮式的跑车,跑车上的滚轮可转动地支承在承重索上,其特征在于,承重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锚碇上,一个锚碇处于高位,另一个锚碇处于低位,在两锚碇之间设有若干用于对承重索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设有鞍座,承重索支承在鞍座上的承接口上,牵引索用于对跑车在承重索上的移动进行牵引。本吊装转运系统一般是应用在山地施工作业过程中,用于把施工机械自处于山脚处的设备集散地转运到处于山顶或山腰位置处的施工地。对于锚碇,可以选用山地上凸出的孤石、坚硬的岩壁,或者是通过混凝土浇铸成型来实现。所述的跑车一般优选为两个或三个,它们在承重索上间隔布置,跑车用于对施工机械进行吊装,然后在牵引索的牵拉下,跑车上的滚轮在承重索上滚动而达到对施工机械进行位置移动的目的。两锚碇一个处于高位,另一个处于低位,是指它们之间具有高度差,而使得固定在其上的承重索呈一定坡度,在实际的应用中,即是把施工机械由山脚运送到山顶或山腰处的施工地。
[0005]所述牵引索的两端分别与跑车相固连,牵引索同时绕接在滑轮组上,滑轮组中的滑轮分列在两个锚碇位置处,绞盘机与其中的一个滑轮传动连接。这种闭环式的牵引索既可以实现跑车在承重索上向上方移动,也可以实现跑车在承重索上向下方移动,一次架设完成,即可多次实现施工机械及施工材料的吊装转运,而能够有效提高本吊装转运系统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0006]绞盘机设置于低位的锚碇位置处。在实际的应用中,绞盘机位于山脚下,而不需要把绞盘机扛到位于高处的施工地,可选用大功率的铰盘机来进行作业。
[0007]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架,鞍座悬吊在支架的横梁上,承重索在支架处呈向上的凸弧形走向。支架把承重索稍微向上方托举,可以保证支架对承重索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以免支架过矮而出现支点飘起支架悬吊在承重索上的现象。
[0008]所述支撑装置为横向托索,横向托索与承重索之间具有夹角,鞍座悬吊在横向托索上。横向托索与支架的作用相同,也是起到对承重索进托举的作用。
[0009]所述跑车包括拱形板,在拱形板内设有滚轮,拱形板的一端侧固定有挂钩,另一端侧伸出到滚轮周缘的外侧。对拱形板的要求,使得跑车不易与承重索相胶离,而使得跑车稳定地保持在承重索上。
[0010]在跑车的挂钩上设置有手动式的葫芦。手动式的葫芦用于在对施工机械进行吊装时,把施工机械悬吊在承重索上。
[0011]在锚碇内设有两个呈“八”字形布置的孔道,孔道朝向承重索,箍接在锚碇上的绑索穿过孔道与承重索相连接。绑索的直径一般要求要比承重索的直径大,孔道一般是通过穿孔的方式而形成的,绑索穿过孔道,能够使绑索稳定地保持在锚碇上。
[0012]承重索的端部穿过绑索而形成环扣,在环扣与绑索之间设有卷索木。卷索木选用抗剪切强度高的硬木,承重索与绑索之间的紧固力主要是通过卷索木而传递的,承重索与绑索之间的直接作用力小,这会减少在施工机械吊装转运过程中承重索与绑索之间产生的摩擦,能够有效减少承重索与绑索之间的磨损。
[0013]在销碇的外侧设有销纤,销纤与承重索分列在销碇的相对两侧,销纤通过绷索与绑索相连接。设置有锚纤绷索结构,以提高锚碇的受力稳定性,提高锚碇的牢固性。
[001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能够很方便地把施工机械自低处转运到高处的施工地,相对于铺设盘旋道路,能够节省施大量的施工成本。本转运系统不仅仅能够用于转运施工机械,而且能够有效转运施工材料,从而为施工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6]图2是本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锚碇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绑索与承重索两者连接位置处的结构图。
[0019]图5是鞍座的结构图。
[0020]图6是跑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见图中,本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用于对一些重型机械进行吊装转运,主要是把施工机械自集散地吊装转运到位于高处的施工地。通过设置具有一定坡度的索道,并通过牵引的方式而实现施工机械及施工材料的吊装转运。
[0022]结构包括承重索3,承重索3的两端分别与一个锚碇I相固定,其中的一个锚碇I位于高位,另一个锚碇I位于低位。
[0023]在承重索3上设有滚轮的跑车2,跑车2上的滚轮15可转动地支承上承重索3上,跑车2 —般为两个或三个,它们在承重索3长度方向上具有间隔,该间隔是由吊运物的尺寸大小来确定。跑车2的支撑结构为拱形板14,滚轮15设置在拱形板14内,拱形板14的一端侧固定有挂钩16,另一端侧伸出到滚轮15周缘的外侧。在挂钩16上挂接有手动式的葫芦6,葫芦6直接与吊挂物相挂接。利用手动葫芦6的起重特性,而把吊挂物吊离地面而悬吊在承重索3上。
[0024]锚碇I可根据作业场所的条件,可以是就地取材,或者是通过混凝土浇铸成型。在锚碇I内设有两个孔道9,这两个孔道9呈“八”字型布置在锚碇I内,孔道9朝向承重索
3。箍接在锚碇I上的绑索10穿过孔道9而伸向承重索3,绑索10的两端通过U型卡扣而实现固连。承重索3的端部穿过绑索10而形成有一个环扣,在该环扣与绑索10之间设置有卷索木11,绑索10和承重索3上的环扣均箍接在卷索木11的外周面上。在进行承重索3与绑索10固定连接前,一般是采用复式滑车对承重索3进行拉紧。由于本吊装转运系统主要是用于吊装重量相对较大的重型机械,这对锚碇I的牢固性要求高,因此,有时需要在锚碇I的外侧设置锚纤,锚纤和承重索3分列在锚碇I的相对两侧,锚纤通过绷索与绑索10相连接在一起。
[0025]由于两个锚碇I之间的跨度相对较大,在两个锚碇I之间通常需要设置若干等间距布置的支撑装置,以便承重索3中部不至向下变形太严重。支撑装置一种是门形的支架5,另一种是横向托索。支架5的横梁上悬吊有鞍座12,在支架5位置处的承重索3支承在鞍座12的承接口 13上,承重索3在支架5位置处的走向为略向上的凸弧形,即鞍座12把承重索3向上拉起。由于受限于地形,有的地方不太适合设置支架5,可以通过设置横向托索的方式来实现对承重索3中部的支撑。横向托索位于承重索3的上方,横向托索与承重索3之间具有夹角,一般两者之间相垂直布置,鞍座12被悬吊在横向托索上,承重索3支承在该鞍座12的承接口 13上。
[0026]要实现吊挂物在承重索3上的移动,需要采用牵引的方式来实现。本吊装转运系统中采用牵引索4的方式来实现,牵引索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跑车2上,牵引索4同时绕接在滑轮组上,滑轮组中的滑轮8分列在两个锚碇I位置处,绞盘机7与其中的一个滑轮8传动连接。为减少工作量,绞盘机7位于低位的锚碇I位置处。
[0027]在对本吊装转运系统进行架设时,一般采用人力铺索。将较细的钢索从低点拉到高点,即先将直径为0.5cm的钢索铺设上山临时安装,再在高点安装小型绞盘机通过钢索将直径为1.2cm的回空索牵拉至高点再安装,第三次才利用直径为1.2cm的回空索将牵引索4与承重索3牵拉上山并铺设完成,承重索3的上端固定在上锚碇I上,用U形卡扣夹紧。另一端用绳夹板夹紧,绳夹板一端用42mm钢索与复式滑车连接,另一复式滑车固定在合适位置处,两复式滑车间用38钢索串联,串联一端固接在后一只复式滑车的螺栓上,另一端与绞盘机上的卷筒相连进行张紧。
【权利要求】
1.一种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包括承重索和滚轮式的跑车,跑车上的滚轮可转动地支承在承重索上,其特征在于,承重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锚碇上,一个锚碇处于高位,另一个锚碇处于低位,在两锚碇之间设有若干用于对承重索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设有鞍座,承重索支承在鞍座上的承接口上,牵引索用于对跑车在承重索上的移动进行牵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索的两端分别与跑车相固连,牵引索同时绕接在滑轮组上,滑轮组中的滑轮分列在两个锚碇位置处,绞盘机与其中的一个滑轮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绞盘机设置于低位的锚碇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架,鞍座悬吊在支架的横梁上,承重索在支架处呈向上的凸弧形走向。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横向托索,横向托索与承重索之间具有夹角,鞍座悬吊在横向托索上。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跑车包括拱形板,在拱形板内设有滚轮,拱形板的一端侧固定有挂钩,另一端侧伸出到滚轮周缘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跑车的挂钩上设置有手动式的葫芦。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锚碇内设有两个呈“八”字形布置的孔道,孔道朝向承重索,箍接在锚碇上的绑索穿过孔道与承重索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承重索的端部穿过绑索而形成环扣,在环扣与绑索之间设有卷索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型机械吊装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锚碇的外侧设有锚纤,锚纤与承重索分列在锚碇的相对两侧,锚纤通过绷索与绑索相连接。
【文档编号】B66C21-00GK204297970SQ201420704697
【发明者】吴勇杰, 沈安跃, 吴焕东, 沈好文, 洪海丽, 赵腊顺, 徐建丽, 朱天武, 孔伟江 [申请人]宇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