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750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袋。
背景技术
普通的包装袋,如图1和图2所示,有前表面1,后表面2和两个侧面3,其底面4是通过前表面1,后表面2和两个侧面3折叠,粘合形成的,底面4的结构为在离一个侧面3底边有一定距离处,有一条向内的水平折痕三5,从该折痕三5与前表面1和后表面2的交点处开始,在前表面1和后表面2上,分别有一条向斜下方的向内的折痕四6和一条水平的向内的折痕五7,在该交点以下,沿各表面之间的侧棱13剪开,这样,侧面3沿折痕三5向内弯曲,前表面1与后表面2先沿折痕四6向内折一个三角形,再沿水平折痕五7向内折,使前表面1、后表面2在底面4搭接。这样,底面4的两端分别有一个三角形,中间是两个搭接的梯形,三角形的一底边为折痕三5,三角形的表面为沿折痕三5内弯的侧面3,三角形的两侧边为两个梯形的侧边,也就是折痕四6,两梯形的表面是沿水平折痕五7向内折的前表面1与后表面2,这三个内折的面之间粘合在一起。
由上所述可知,在普通的包装袋底面有多条缝隙存在,不易防水;且各接口集中在包装袋的底部,不牢固,易开裂;加工时,需要剪开部分侧棱,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包装袋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底面缝隙少的包装袋,还提供了一种底面强度较高的包装袋,还提供了一种加工简单的包装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有前表面,后表面,包装袋的底部是通过前表面,后表面折叠、贴合形成的,前表面、后表面的内表面在所述包装袋的底边处贴合,前表面及后表面,沿贴合处的上边缘向同一方向折叠,折叠后相接触的表面相互贴合。这样的包装袋没有侧面,所以是一种较薄的包装袋。
为了增加包装袋的容积,在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可以有两个侧面,包装袋的底部是通过前表面,后表面及两个侧面折叠、贴合形成的,两个侧面沿与侧棱相平行的线向外折叠后,前表面、后表面及两个侧面的内表面在所述包装袋的底边处贴合,包装袋的前表面、后表面及两个侧面,沿贴合处的上边缘向同一方向折叠,折叠后相接触的表面相互贴合。
在前述的包装袋中,也可有这样的变化,即前表面和后表面,在包装袋的底边处,其中一个面比另一个面长,长出部分在包装袋沿贴合处的上边缘向同一方向折叠后,与所接触的表面相贴合。折叠方向可以是使较长的表面在外部。
在所述包装袋的每个侧面上,有两个三角形,该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贴合处的上边缘,沿贴合处的上边缘与侧面的中心线的交点,向中心线两侧对称地向斜上方的两条折痕一,及与折痕一相交的包装袋的侧棱。所述三角形的内表面可与相对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贴合。
在前表面、后表面及两个侧面上,在折痕一与包装袋的侧棱的交点之间有四条折痕二,前表面和后表面及两个侧面沿折痕二折叠后,所形成的包装袋的底面有四条边,分别为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上的两条折痕二,及前表面和后表面折叠后的侧棱。长出部分贴合后的上边缘可以较折痕二高。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由于底部的外表面是前表面或后表面折叠而成的,所以是一个整体平面,不是两个面搭接而形成的,所以底面的缝隙较现有技术少,易实现防水、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由于底面是通过两次贴合形成的,所以底面的强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在底面处,前表面、后表面、及侧棱无需剪开,可直接贴合,因此减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表示普通包装袋没有封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普通包装袋封口后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封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没有封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封口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前表面,2——后表面,3——侧面,4——底面,5——折痕三,6——折痕四,7——折痕五,9——贴合处,10——贴合处9的上边缘,11——长出部分,12——折痕一,13——侧棱,14——三角形,15——折痕二,16——长出部分11贴合后的上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3、图4和图5,将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如图3所示,有前表面1,后表面2,包装袋的底部是通过前表面1,后表面2折叠、贴合形成的,前表面1、后表面2的内表面在所述包装袋的底边处贴合,在包装袋的底部形成第一个密封口;前表面1及后表面2,沿贴合处9的上边缘10向同一方向折叠,折叠后相接触的表面相互贴合,这样,在包装袋的底部形成第二个密封口。这样的包装袋没有侧面,所以是一种较薄的包装袋。贴合的方式可包括粘合,缝合,或热压合,贴合处9的宽度根据袋子的大小及贴合方式而定。
所述前表面1和后表面2,在包装袋的底边处,其中一个面可以比另一个面长,长出部分11在包装袋沿贴合处9的上边缘10向同一方向折叠后,与所接触的表面相贴合,所述折叠方向最好是使较长的表面在外部。
实施例2为了增加包装袋的容积,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在所述前表面1与后表面2之间增加两个侧面3,两个侧面3沿其中心线向外折叠后,使前表面1、后表面2及两个侧面3相接触,前表面1、后表面2及两个侧面3的内表面在包装袋的底边处进行贴合,包装袋的前表面1、后表面2及两个侧面3,沿贴合处9的上边缘1向同一方向折叠,折叠后相接触的表面相互贴合。
在包装袋的每个侧面3上,有两个三角形14,该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贴合处的上边缘10,沿贴合处的上边缘10与侧面3的中心线的交点,向中心线两侧对称地向斜上方的两条折痕一12,及与折痕一12相交的包装袋的侧棱13。
所述三角形14的内表面可以与相对的前表面1和后表面2贴合。在前表面1、后表面2及两个侧面3上,在折痕一12与包装袋的侧棱13的交点之间有四条折痕二15,前表面1和后表面2及两个侧面3沿折痕二15折叠后,使三角形14处于水平位置,这形成了的包装袋的底面4,该底面4有四条边,分别为在前表面1和后表面2上的两条折痕二15,及前表面1和后表面2折叠后的侧棱13。这样,使扁平的包装袋变成了立体包装袋,长出部分11贴合后的上边缘16较折痕二15高。
以上实施例中的包装袋在装了东西之后,进行封口,其顶部的结构可以和底部的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袋,有前表面(1),后表面(2),包装袋的底部是通过前表面(1),后表面(2)折叠、贴合形成的,其特征在于,前表面(1)、后表面(2)的内表面在所述包装袋的底边处贴合,前表面(1)及后表面(2),沿贴合处(9)的上边缘(10)向同一方向折叠,折叠后相接触的表面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表面(1)与后表面(2)之间有两个侧面(3),包装袋的底部是通过前表面(1),后表面(2)及两个侧面折叠、贴合形成的,两个侧面(3)沿与侧棱(13)相平行的线向外折叠后,前表面(1)、后表面(2)及两个侧面(3)的内表面在所述包装袋的底边处贴合,包装袋的前表面(1)、后表面(2)及两个侧面(3),沿贴合处(9)的上边缘(10)向同一方向折叠,折叠后相接触的表面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1)和后表面(2),在包装袋的底边处,其中一个面比另一个面长,长出部分(11)在包装袋沿贴合处(9)的上边缘(10)向同一方向折叠后,与所接触的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1)和后表面(2),在包装袋的底边处,其中一个面比另一个面长,长出部分(11)在包装袋沿贴合处(9)的上边缘(10)向同一方向折叠后,与所接触的表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方向是使较长的表面在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面(3)沿其中心线(8)向外折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包装袋的每个侧面(3)上,有两个三角形(14),该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贴合处的上边缘(10),沿贴合处的上边缘(10)与侧面(3)的中心线的交点,向中心线两侧对称地向斜上方的两条折痕一(12),及与折痕一(12)相交的包装袋的侧棱(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14)的内表面与相对的前表面(1)和后表面(2)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前表面(1)、后表面(2)及两个侧面(3)上,在折痕一(12)与包装袋的侧棱(13)的交点之间有四条折痕二(15),前表面(1)和后表面(2)及两个侧面(3)沿折痕二(15)折叠后,所形成的包装袋的底面(4)有四条边,分别为在前表面(1)和后表面(2)上的两条折痕二(15),及前表面(1)和后表面(2)折叠后的侧棱(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长出部分(11)贴合后的上边缘(16)较折痕二(15)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袋,有前表面(1),后表面(2),包装袋的底部是通过前表面(1),后表面(2)折叠、贴合形成的,前表面(1)、后表面(2)的内表面在所述包装袋的底边处贴合,前表面(1)及后表面(2),沿贴合处(9)的上边缘(10)向同一方向折叠,折叠后相接触的表面相互贴合。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底面的缝隙较少,易实现防水、密封。
文档编号B65D30/10GK2656318SQ20032010297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3日
发明者缪昌三 申请人:缪昌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