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罐式集装箱封头及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7504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罐式集装箱封头及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罐式集装箱及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贮运液体运输的罐式集装箱封头,以及采用这种封头的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罐式集装箱包括圆柱状的罐体及两端的封头,和固定罐体的框架。封头一般包括向外突起的球冠,和与罐体连接的肩部。
由于封头球冠曲率的存在,造成罐式集装箱的罐体无法充分利用集装箱端框两根角柱以及上下端框构成的空间,使得集装箱的容积受到限制。
申请号98233196.7,
公开日1999.11.10的“轻质液体罐式集装箱”,其罐体的截面形状为方形,罐体四角设有圆弧倒角,由于容积增大,可使运输成本相应降低。但是,由于罐体侧面及端面为平面,刚性及强度难于承受运载物体速度快时的冲击力及液体盛装物的压力。
申请号99227338.2,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的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主要技术特征是罐体的径向截面的周边由4段或6段、8段弧形线连接而成,相邻两弧线段之间构成内凹的连接点,罐体两端分别焊接有与罐体匹配的封头,没有充分利用前后两个端框内的空间,制造工艺比较复杂。
申请号97249857.5,
公开日1998年4月14日的实用新型“液体方型集装箱”主要是扩大同一个型号的集装箱的容积。箱体为长方体,六面都是平面,难以承受汽车或者火车突然减速时候产生的冲击力,不能用于液体的危险品运输。
以上的罐式集装箱因罐体结构原因无法充分利用每一种规格的集装箱外部尺寸限定的空间,而能够充分利用集装箱外部尺寸限定空间的方形液体集装箱其箱体为六面体,每个侧面都是平面,不耐罐体内的液体的压力,刚性、强度不如罐式集装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罐式集装箱封头,使得采用这种结构封头的罐式集装箱能够充分利用集装箱框架内的空间,从而提高罐式集装箱的装载效率,并具有好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新型封头的集装箱,提高装载效率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罐式集装箱封头,包括封头端部,肩环面和内柱面,封头端部外缘与肩环面内缘连接,内柱面一端外缘与肩环面外缘连接。
所述封头端部一般为一球冠;也可为带一外柱面的球冠,在带外柱面时,外柱面外缘与肩环面内缘连接。
上述内柱面外缘与肩环面外缘可为圆弧连接。
封头端部内侧可设有加强筋,以增加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包括椭圆柱形和圆柱形罐体及其两端封头,由四边角柱、上下四根端梁和上下四根侧梁组成的框架,罐体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封头包括封头端部,肩环面和内柱面,封头端部外缘与肩环面内缘连接,内柱面一端外缘与肩环面外缘连接,另一端与罐体一端密封连接;两封头肩环面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罐式集装箱纵向两端角柱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封头端部外缘处于框架端部角柱和端梁组成的端框之内;内柱面横向外径大于横向两角柱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封头,能够充分利用角柱横向与纵向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间,扩大罐体的直径,增加罐式集装箱的有效容量,减少自重,提高复合封头的刚性与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在同一种框架尺寸的罐式集装箱中其容积最大,同时由比液体方形集装箱刚性、强度大。


图1是椭圆形罐式集装箱纵剖面构造图图2是椭圆形罐式集装箱横剖面构造图图3是椭圆形复合封头正面视图图4是正圆形复合封头正面视图图5是正圆形罐式集装箱纵剖面构造图图6是正圆形罐式集装箱横剖面构造图图7是不带外柱面的复合封头剖视图图8是带外柱面的复合封头剖视图图中,1—角柱,2—角柱,3—下端梁,4—封头端部球冠,5—加强筋,6—外柱面,7—肩环面,8—上端梁,9—内柱面,10—罐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罐式集装箱的封头为复合封头,封头有两个不同直径的柱面、柱面之间的环状平面肩环面及封头端面。外柱面外径与角柱横向内侧面相接,肩环面与集装箱纵剖面的角柱内侧面平面接触,内柱面横向剖面直径与左右两个角柱横向剖面外侧面距离相近,前后两个复合封头的肩环面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与集装箱前后两个端框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对于超高型集装箱,复合封头的内柱面及罐体为椭圆柱形,外柱面为圆柱形。对于标准高度集装箱,复合封头外柱面、内柱面均为圆柱形;加强筋设在封头端面内侧以增加整个罐体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第一个实施例,图1、2、3是超高型罐式集装箱,端框高度比宽度大,罐体部分及封头内柱面为椭圆柱形。图1、2中,复合封头的外柱面6横向剖面直径与角柱1、角柱2内侧面相接。肩环面7与集装箱纵向剖面的角柱1、2内侧面平面接触。内柱面9与罐体10焊接。内柱面9下端紧靠下端梁3。上端梁8紧靠肩环面7。封头端面4靠近端框的外平面。进料口11于罐体10上部设置,出料口12自下端梁引出(当然,进出料口可根据情况而选择不同位置来开设,如可根据阀门类型而侧面安装;或利用泵装卸时,进料口及出料口都设在上部);从集装箱上部出料时,缩小罐体10与集装箱底部最低点距离,增加罐体10与集装箱最高点距离,以安装进料、出料口及其他装置。
图3中角柱1、角柱2与下端梁3、上端梁8组成端框,复合封头的外柱面6在端框内,外径与角柱1、角柱2相接,内柱面9直径与角柱1、角柱2外侧面距离相近,加强筋5在封头内侧,加强封头端面4,封头端面4较已有的球形或者蝶形封头扁平,通过设置于其内侧的加强筋5增加其刚性与强度,不占罐体外部的纵向尺寸。
第二个实施例图4、图5、图6是标准高度的罐式集装箱。角柱1、角柱2与下端梁3、上端梁8组成的端框的高度与宽度接近。罐体10、复合封头的内柱面9与外柱面6均为正圆形。其他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罐式集装箱封头,其特征在于该封头包括封头端部,肩环面和内柱面,封头端部外缘与肩环面内缘连接,内柱面一端外缘与肩环面外缘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罐式集装箱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端部为一球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罐式集装箱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端部为带一外柱面的球冠,所述外柱面外缘与肩环面内缘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罐式集装箱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面外缘与肩环面外缘为圆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新型罐式集装箱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端部内侧设有加强筋。
6.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椭圆柱形或圆柱形罐体及其两端封头,由四边角柱、上下四根端梁和上下四根侧梁组成的框架,罐体开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包括封头端部,肩环面和内柱面,封头端部外缘与肩环面内缘连接,内柱面一端外缘与肩环面外缘连接,另一端与罐体一端密封连接;两封头肩环面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罐式集装箱纵向两端角柱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封头端部外缘处于框架端部角柱和端梁组成的端框之内;内柱面横向外径大于横向两角柱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端部为一球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端部为带一外柱面的球冠,所述外柱面外缘与肩环面内缘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面外缘与肩环面外缘为圆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端部内侧设有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封头,及采用这种封头的罐式集装箱。包括椭圆柱形或圆柱形罐体及其两端封头,由四边角柱、上下四根端梁和上下四根侧梁组成的框架,罐体开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封头包括封头端部,肩环面和内柱面,封头端部外缘与肩环面内缘连接,内柱面一端外缘与肩环面外缘连接,另一端与罐体一端密封连接;两封头肩环面外表面之间距离等于罐式集装箱纵向两端角柱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封头端部外缘处于框架端部角柱和端梁组成的端框之内;内柱面横向外径大于横向两角柱内表面之间的距离。能够充分利用角柱横向与纵向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间,提高罐式集装箱的容积,并保证稳固性。可广泛应用于罐式集装箱领域。
文档编号B65D90/08GK2654547SQ20032010296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1日
发明者吴一凡 申请人:吴一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